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卒 > 第212章 人口倒逼

第212章 人口倒逼(1 / 1)

大宋百姓真的富裕了么?不见得吧,虽然赵尚继位以来推行了许多利民的政策。

但真正富裕起来的是朝廷、是勋贵、是商贾、是工匠。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不是很大,他们挣的钱是多了,但物价涨了,孩子也多了,这样一抵消就相当于原地踏步。

而一些偏远地区就更别说了,那里的百姓估计现在还不知道赵尚继位了呢。

对此赵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慢慢来,后世中国也是花费了百年时光才慢慢富裕起来的,现在自己继位还不到十年,急什么?

当然这是赵尚的想法,而范仲淹等人却不这么想,天启七年最后的一次大朝会上,范仲淹率领众臣一起向赵尚贺喜。

赵尚有些不解的问道:“范卿,喜从何来啊?”

“恭喜官家,据统计今年大宋的新生儿要比去年多一百万之多,这充分说明了大宋在官家的治理下已经国泰民安,达到了盛世,远超尧舜之治啊。”范仲淹拍起马屁来也是丝毫不含糊。

赵尚反而有些脸红了,不由得失声笑道:“确实是喜事,在这个大时代里,投资什么东西都不如投资孩子,这才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官家英明,老臣请求官家兑现之前的承诺,奖励那些生育比较多的百姓。”范仲淹赞同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不仅如此,各级官员还要帮扶这些家庭,朕不想大宋出现生下孩子却养不起的惨剧。”

“官家仁慈。”众臣拱手拜道。

在古代,子孙满堂才是大家追求的最高生活目标。

古人追求子孙满堂的原因,并非是为了散播自己的基因,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婴儿夭折率高的吓人的时代里,一个孩子要想安全的长大成人,没有一点运气是不成的,一个贫穷的人,如果想要变得富裕,他们该如何做呢?

依靠自己的智慧成为人上人?

还是依靠自己的武勇博一个马上封侯?

亦或是经商而富甲天下?

这三种选择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很难,大宋普通的百姓绝对没有这个能力。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气在土地里找食物吃,然后娶一个好生养的婆娘结婚。

而生子正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只有生子后他们才能在失去劳动力之后依然能够靠自己的儿子活着,不至于饿死在荒郊野外。

在大宋,老一辈人逝去之后,他们的儿子会沿着父亲的脚步继续重复以前的生活,如果侥幸活在太平年间,他们便会拥有一些积蓄,这样三四代之后,只要家里的孩子不败家,总会成为地主,有了钱之后,他们便会大力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

这种现象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直到这个家族出现了一个不甘心平庸的人,这个家族才会跳出平民阶层。

但是这种概率却很小,也就是因为概率小的原因,才让天下人拥有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希望。

希望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希望,那也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其实随着人口的增多,也给赵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赵尚是大宋的皇帝,也就相当于大宋百姓所有人的君父,孩子找君父要地、要钱那是理所应当的,所以赵尚必须要给百姓们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要不然等待赵尚的将是灾难。

如果大宋给不了百姓希望,那也就到了大宋灭亡的时候了。

赵尚控制住自己的胡思乱想,临襟正坐,对着范仲淹与庞籍道:“太祖在位时,曾下诏曰: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天子执政,首在活命,如今地方豪强借势广纳土地,御百姓如牛马,操执生杀大权,朕意重新修改此法令,中书勘察地方田亩,按照资产数量重新划分上、中、下户,制定田亩上限,田亩超过上限之户,需放出手中田地,朝廷以市价购买。”

此言一出,将门中人的心立刻便凉了,官家这是准备强买强卖了,而文官们则都很兴奋,尤其是改革派们,他们早就想控制土地兼并了,但一直是难以实施。

范仲淹与庞籍站出来毕恭毕敬的回道:“官家圣明,臣等遵旨。”

将门这边石元孙刚想站出来,只见赵尚摆了摆手道:“当初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时,曾经说过,要与勋贵们同富贵,此等约定朕不敢忘,所以朕决定这次勋贵们损失的土地,朕会用皇庄来补齐。”

然后赵尚便似笑非笑的看着将门中人,这已经是个很大的台阶了,要是将门中人还是不识抬举,那就别怪赵尚下狠手了。

石元孙苦笑一声出列拜道:“臣等叩谢官家。”

赵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石卿如此识大体,朕心甚慰,来人赏石卿玉如意一柄。”

“多谢官家。”

石元孙手里拿着玉如意,心里委屈极了,官家说的好听,但其实就是强买强卖,官家的补偿,谁敢要啊?

要是真收了官家的补偿,就不怕日后官家给你小鞋穿。

见赵尚三言两语便搞定了此事最大的障碍,范仲淹眼中的欣喜之色再也拦不住了,眼泪都激动的差点流出来。

当初自己的庆历新政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控制土地兼并,使大宋老有所归,幼有所养,实现天下大同。

但先帝却半路退缩了,导致自己的新法半途而废,这是范仲淹一生的痛。

今日这个愿望终于又实现了,范仲淹顿时感觉自己轻松了很多。

赵尚来到范仲淹身旁笑道:“先生,朕为您贺喜了,恭喜您多年的夙愿达成。”

听了赵尚的话,范仲淹再也绷不住了,老泪纵横道:“老臣多谢官家。”

范仲淹的失态也感染了很大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与范仲淹一起并肩奋斗过的老臣们,个个哭的鼻涕眼泪横流。

韩琦浓密的胡子上不知道沾了什么液体,一把抱住旁边瘦弱的老包,嚎啕之声震耳欲聋。

赵尚揉了揉耳朵,重新坐好,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感觉很好玩,大宋士大夫们的感情真是太丰富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烽火刀侠 大明从怒怼朱元璋开始崛起 三国超级大军阀 我的父亲是嘉靖 重生之军火寡头 汉末昂魏 废皇子逆袭为王 明廷 大唐:开局获得霸王之力 东汉秦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