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久别重逢,一顿饭吃得也分外和谐,不起半点争执。
用饭时,温莞随意问了一句:“尹统领的那个小妹,是叫知意吧,你放心,母亲没多想,只是想问一问,你同她关系好吗?”
“还好吧,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就是缘分了,这些年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为了分出个大小,没少打架。”
到底还是有点疑虑,温莞委婉的问道:“知意既与你同龄,如今也十七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顾景延自然明白,剔鱼刺的动作一顿,开玩笑一般的语气:“我?我打算送她一杆红缨枪当嫁妆。”
温莞禁不住失笑:“你这孩子。”
“左右你未及冠,亲事也不急,你自己有数就好,若遇着心仪的姑娘……”
说到此处,温莞忽而一噎,似是回忆起什么,一时无法再说下去。
顾景延将瓷碟里的鱼肉剔干净了,便递到温莞碗前,继续接下她方才的话:“若遇着心仪的姑娘,孩儿自当再三斟酌,绝不耽误人家。”
“……好,你懂就好。”
温莞脸上的笑,一时变得有些僵。
南康侯顾长捷与清乐郡主温莞这一桩婚事,当年也算一桩令人津津乐道的美谈,但,外人只知这桩姻缘的外表,不晓内里。
当年清乐郡主身为敬敏长公主膝下独女,风头无量,更兼一身才气,温文尔雅,柔婉知礼,长公主本便生得貌美,作为其女,温莞的外貌在一众琼都闺秀中亦属上佳。
某年皇家狩猎,各家公子老爷驰骋马上,肆意掳掠场上猎物,有世家女子自请献战舞一曲,为诸人助兴,场上备了筝,大多数人却不擅抚筝,更何况是战曲。
台下不知是谁起哄,温莞恰好颇通音韵之道,便被推上了台,半推半就弹了一曲。
一个温柔如水的女子,偏生指下抚得杀气腾腾,连那跳舞的世家女子几乎都撑不住这般锋锐的曲调,却引得场上的一人侧目,手上一偏,平日里也算是不错的水平,竟失了准头,直朝那台上的红裙贵女疾射而去。
温莞豁然站起,面上失了血色,明知无用,还是发自本能的抬手阻挡。
不过几息之间,预料中的不幸却没有发生。
千钧一发之际,说是告了病,守在台上要看歌舞的年轻侯爷跃身而起,拔出身旁侍卫的长刀,伸掌一劈,快刀带着极狠的力道,一举打偏了那支飞来的箭矢,然而疾速之下而产生的风锐,意外割破了那年轻郡主的袖角。
有惊无险。
温莞惊魂未定,刚刚站住脚,不忘维持礼节,遥遥一福:“清乐多谢侯爷。”
那时的南康侯顾长捷,确实身体抱恙,妄自动了内力,脸色一瞬间惨白得吓人,弄得场上众人都是吓了一跳,温莞更是浑浑噩噩跟着太医们一起走了。
不知不觉间,她居然跟到了南康侯的帐前,当即傻了眼。
就在她纠结着要不要走时,里面的一众太医忽然涌出,温莞疑惑的望进去,却和帐中坐着自得喝粥的人对上目光。
“郡主?”
他这一唤,温莞便回了神,鬼使神差的走了进去,南康侯见此,面上神色生出些不解来。
兴许是出身的缘故,这一刻,温莞的底气依然甚足:“我来谢侯爷的救命之恩,平白惹得侯爷旧病复发,清乐……”
南康侯却分外实在,饶有兴味的瞧着她看:“刚刚不是谢过了?”
一句无以为报,就这样卡在喉咙里,温莞噎得难受极了。
“那……”
似乎受不了她秀秀气气,欲说还休,南康侯索性直言道:“你想怎么样?”
然后……温莞就跑了。
不久后,第二年春,南康侯顾长捷又一次出征回来,跟还年轻的陛下讨了赏赐,朝堂之上,公然求娶清乐郡主。
意料之外,最后竟是连太后出面应允下这门亲事,众人便晓得怕是那郡主也是同意了,一时伤了无数京门公子哥怜花惜玉的心。
温莞私下去找过顾长捷,问他为什么求娶,顾长捷那时只答:“我去年秋猎,于你有救命之恩,我没什么缺的,就是府上缺个娘子,想你以身相许,可否?”
这话若说给旁的姑娘听,怕是都能羞得面红耳赤,温莞却依然很执着,很认真地追问:“到底为什么?”
顾长捷闻言,懒洋洋的倚着墙,这一点倒与他那儿子像了个十足十。
“听人说,你很好。”
那时,哪怕是战场男儿刚硬如南康侯,兴许胸中也有一颗爱美之心。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后来,婚期临至,他们顺利成婚,举案齐眉,很是恩爱。
逾一年,南康侯夫人温莞诞下嫡长子,南康侯为其子取名为迎,寓意言行相顾,无往不迎。
侯夫人则为爱子取景延为字,景心延意,景为明,延为续。
即为:明妾心,续君意。八壹中文網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许是以至于……
她温莞,沦为了昔年笑柄,谁人皆嘲她风光无限,实则柔弱可欺,连自己的儿子也护不住,最后迫不得已把儿子拱手让给太后,母子生离,岁岁年年难得再见。
怪只怪,温莞依傍终身的人,南康侯顾长捷,是个顾国远胜于顾家的男人。
他常年在外,以至侯府空虚,他荣耀加身,偏生引人忌惮,又或者说,是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温莞手腕子极软,看不住人,诸般原因,才造就了如今,一家三口,各自分隔三地,久不得聚。
说到底,是温莞选错了人家,却并没有选错人。
而如今,她的孩子景延,因着太后的缘故,要比当日的南康侯更身不由己……
连太后,那是个极为恐怖的女人。
即便那是她的亲外祖母,这却是温莞对她的定义。
当今连太后,出自绍兴连家,是世家中被精心培养出的佼佼之辈,闺名默霜,本来这样一个出众的女子,是被家中人当未来皇后看的,奈何,当朝皇后已经另有其人,先皇忌惮连家权势,仅仅给了连默霜一个贤妃之位……后来,李皇后的娘家犯了大忌,李皇后的宝座不稳,不知怎的,一向康健开朗的人,最后竟郁郁成疾,留下一个皇长子,便撒手人寰了。
后来,绍兴连家施压,连家女呼声最高,这便被立为继后,一举登天,后来,连皇后在育有明城长公主之后,又诞下一名嫡次子,便是如今的孝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