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湯州离元国。
章元书院立址于离元国皇城。
因为国境之地有章元书院的存在,离元国皇室从来都没担心过王朝纠纷。
更别说还有一个龙虎山了。
离元国皇帝眼高于顶,其实有很多次出兵扩张疆土。
只是碍于章元书院那边的压力,战事吃钱也吃人,离元国皇帝想打却总是没打起来。
相比章元书院儒生,其实皇帝更中意龙虎山道人一些。
龙虎山足够有威慑力,也不会像章元书院那样提出条条框框来约束皇帝。
当皇帝还当得不自在,或许也就是离元国了。
这不,眼看着杨院长闭关未出,柳大神仙更是早早飞升天外,鬼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就趁着这个空档,离元国皇室已经暗自集结了十万北上大军,想给书院来一次先斩后奏。
毕竟皇帝眼馋西北一富饶小国彩衣国委实已久。
不过说起离元国和彩衣国的渊源,那还得追溯到离元国开国先帝身上。
彩衣国原本就是离元国皇室的家乡。
没错,开国皇帝的起兵之地就是那彩衣国。
其本身就是彩衣国皇室贵族一脉。
数百年前,离元国的地盘由四方小国分食盘踞。
那时的章元书院和龙虎山各居一国。
饶是神仙打架凡人勿扰,那凡人之间的摩擦,神仙自然也是不该管的。
这一来二去,牵扯了各方利益,四个小国国君相互联盟又各怀鬼胎,说哒也就打了起来。
那时候的离元国杨院长倒是想管,但管得了一个管不了两个,管得了两个却管不了那三四个。
其中情况远比治国一事要复杂很多。
牵扯到的是一个正统种族的问题。
也就是这般,诸国纷战,最后拔得头筹的却不是四国中的任意一国。
而是来自西北彩衣国的南下之军。
说浑水摸鱼就是小瞧了离元国开国皇帝的计略谋划。
可到底其中有没有章元书院的推波助澜,那就不得人知了。
反正自那以后,四国统一,离元国这个浚湯州中部庞然大物也就拔地而起。
而那彩衣国,就在后来的离元国开国皇帝南下的时候,被他人雀占鸠巢。
至于为何说是雀占鸠巢,据说彩衣国原本就该让离元国开国皇帝继承。
比起这个据说,彩衣国赌约一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因为那个赌约很滑稽,赌约内容是谁能一统南下四国,便是彩衣国下一任皇帝。
彩衣国很小,比原先四国都要小。
所以这个赌约也就只有那个别人口中的傻子皇子当真了。
然后就这般梦幻的成了。
但那个傻子却再也回不去彩衣国了。
离元国的成立,章元书院的影子太重,开国皇帝也没有开拔大军的权力。
直至如今,离元国九世皇帝,始终不忘先帝之遗憾,已然大军北上矣。
“院长,劝不住啊!”
“那朱九世油盐不进!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院长,咱们这山上人当得也太委屈了!”
“杨院长......”
杨学山独坐主位之上,始终挂着一丝笑容,章元书院祖师堂一如既往的吵闹。
这一次,竟是为了朱氏争吵,说的正是朱九世开拔大军北伐一事。
伤财害命不说,更违背了朱氏先祖对章元书院的承诺。
这些个君子贤人,虽是山上人,却是一身的世俗气息。
简直是比山下人更像山下人。
这样就很好啊。
杨学山很欣慰。
欣慰教书先生对摘柿子书童的真心关切。
欣慰一群老不休把山下人当人看。
至于更欣慰的人和事,那就离得远喽。
如今好像去了那木茯苓北地。
去吧去吧,去做你要做的事,待那人回了浚湯州,他这章元书院的功德林,那也也不用来了。
完全不需要啊,自毁吞天瓷片之后,一切都成了定局,再来一次测试也不过是画蛇添足,味如嚼蜡。
况且,杨学山自认很忙的好吧。
虽然被柳生叫做老杨,虽然杨学山的岁数的确不小了。
但杨学山看起来是真的很年轻。
一身淡青儒衫,头盘木簪,腰环素带。
面容自然不差,若是没人说,叫其他人一看,保不齐会将杨学山认成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当然,光是凭借长相,其就算是书生,也一定是那家境不错的书生。
如今杨学山出关稳固了两月有余,除了那天实在是嘴馋书院里的红柿子了,杨学山出关的消息不会有第二人知道。
是的,其实杨学山早就出关了,只是境界暂未稳定,且一想到日后要处理的烂摊子,杨学山选择了阴着偷懒。
也终于到今天,杨学山才“不情不愿”的开了出关之后的第一场书院会议。
果不其然,一群老家伙,那是那般有活力啊。
只是少了个插科打诨的平平无奇谓柳生,无法让这场会议的热闹程度达到巅峰。
也就是在会议之后的第二天,也是那大军开拔的第十天,还没走到彩衣国家门口,随着皇帝的一纸文书,十万大军又默默的原路返回。
军中无戏言,但君可有。
十万大军就宛如一个笑话,灰溜溜的不战而退。
而那朱九世可不管别人怎么看他,此刻他正盘坐在地上背诵儒家经典学说《礼记》。
里面关于礼制、礼意,仪礼的记录,朱九世活了半百的年岁,还是没读个明白。
诺大的皇宫轩扬殿,里面只有朱九世的朗朗读书声。
其中别说什么抑扬顿挫了,稚嫩得宛如一个才入学的学堂书童,只有嗓门,毫无感情。
“小朱啊,叫你平日里多读一些书你不读啊,偏偏要学你爹,你爹又学你爷,你爷又学你太爷,你们这帮人就是不知道给人省心啊!”
听到那人的揶揄,朱九世冷汗直流,连连点头的同时,口中朗读的《礼记》内容更是一点也不敢停。
“眼高于顶啊眼高于顶,今天打完彩衣国,明天是不是想南下打太明国?打完太明国干脆我们书院帮你把浚湯北部的四大国全打了算了。”
“到时候整个浚湯州就是你老朱家一国之地岂不美哉?”
朱九世咽了咽口水,一句反驳的话也不敢说。
心里一慌,那书中内容更是看得他眼花缭乱,漏洞百出。
杨学山心中数着日子,等过了年,他就没有像今天这般好日子过了。
这样想着,毅然决然的决定再数落这小朱过过瘾。
毕竟等过了年,他就要厚着脸皮找别人借家底去了。
九境啊九境。
“鹿老头,这太合九境的风景,其实也就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