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齐国浮鹿山到太明国春阳镇成家村,共计万里有余。
周天和成冬林从梅月出发,一路上多少乘船坐马车,只走了不到三个半月。
不知道是不是近乡情怯的缘故,从离元国到太明国的那一段路程,周天和成冬林出奇一致的放慢了脚步。
以至于他们明明可以抵达得更快,却硬生生拖到了最是炎热的桂月初。
在他们路过离元国的时候,自然是去了一趟龙虎山。
多年未见,周天和成冬林的突然来访。
林正清的惊喜程度只差“引项高歌”了。
成冬林和林正清再次相见,两个小小少年少不了一阵“攀比”。
他们倒是不比修为,只比身高,只比谁读得书多......
林正清比起四年前倒是没变多少,面容和身材其实都没怎么变。
所以他与成冬林的身高之比,他输得极其惨烈。
但要说变化,还真是有的。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他的气质。
四年前众人告别的时候,林正清身上穿的法衣像极了从别人身上强行扒下来套上的一样。
极其不匹配。
但如今却不同了,也或许是面容略略长开了的缘故,也或许是日日耳濡目染道家气质的缘故。
如今的林正清,一身紫色法衣尤显仙人气质。
如此看来,林正清亦不是那个辈分极高的顽皮外俗小道童了。
他如今的功课是做得最好的那一个。
无论是法术还是符箓,林正清上手之后,都学得极快,学得极精。
当周天拿出那个符箓跳蛙的时候,讲了当时他们的窘迫的时候。
林正清忍不住的捧腹大笑。
尽管他早已经从庆云口中逼问出一二。
但他还是忍不住。
相比于这些,这四年过去了,林正清的修为进步却不大。
或者说,除了在第一年入了五境之后,其余日子的修行,他基本都是在原地踏步。
对此,林正清倒是不急不缓。
他打着哈哈说,还早勒,还有六年的时间,不急的不急的。
当然,林正清问得最多的还是成樱桃为什么没有一起来。
对此,周天还是笑着说成樱桃只是下山游历去了。
这一去应该要花些时间,或许得再有个三五年的。
周天又说成樱桃如今武道境界很高的,算得上是仙人了。
走得远一些,倒是很正常的。
更有成冬林在一旁言之凿凿,所以林正清自然是相信的。
成冬林又问周天如今是什么境界,周天笑而不语。
到后面说也只是说不高不低,没什么好说的。
对此,林正清还生了一会儿闷气,觉得周天楞小气。
但也只是一会儿,聪明如他,自然是知道周天不会平白无故隐瞒。
他当然不会傻乎乎的自讨无趣,惹人厌烦。
带林正清问完了问题,也就到了成冬林问他。
成冬林说成樱桃答应他游历回来会去成家村看他。
所以成冬林问林正清以后要不要去看他。
这个问题成冬林问得出奇的认真,问的时候,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林正清。
对此,当林正清知道成冬林不会继续待在浮鹿山,不再苦寻仙缘的时候。
对于成冬林的问话,他自然是不会再敷衍了。
于是他也看着成冬林的眼睛,极其认真的说他会的。
他说他一定会去成家村看成冬林的。
只是他不知道要多久,他说最起码还有六年他才能下山。
只是万一那个时候他没有到上三境,或许会更晚。
他还说他希望到时候成冬林当了大官,搬到了郡城里去,可别要忘了他哩。
毕竟书上说苟富贵勿相忘嘛......
对于林正清后面说的什么,成冬林只是当林正清在说笑打趣。
毕竟在他看来,比起神仙,当官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的。
只是多看,多写,多记而已。
但尽管他是这种想法,他也早在林正清说会的时候,就已经眉开眼笑了......
如此,谈天说地,联络感情,也终有词尽之时。
所以周天和成冬林两人只是在龙虎山待了两天不到,便告别了庆云和林正清等人。
临走的时候关于翠竹书箱的归属问题,林正清和成冬林又产生了分歧。
成冬林这次来龙虎山就是想归还书箱的。
但林正清说什么都不要,他执意要成冬林带走书箱。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龙虎山圣主天师张丹山出面了。
也就是在张丹山的劝慰下,成冬林也只得收下了翠竹书箱。
这一次不再是借,而是赠送。
林正清将说书先生给他的翠竹书箱正式转赠给了成冬林。
对于这一切,周天只是微笑看着,心中只感温暖如春。
他自然懂林正清的心思,以前不愿意赠送是因为他怕成冬林和他没有再相见的理由。
如今执意赠送更是如此,他是在给他自己留个念想。
他知道成冬林不在山上之后,更不会来与他相见了。
因为这般远行,对于凡人来说,的确太过于艰难了。
所以他要把书箱送给成冬林,他在给自己留一个不得不去见成冬林的念想。
他正是存了类似山不向我走来,我自向山走去的心思。
当然这也只是他们相互告别的小插曲,包括龙虎山圣主天师杨丹山看向周天的意味深长的目光。
都只是小插曲......
历经四年,周天再回成家村,纵使有万般情绪最终也化为了平常。
成家村还是那个成家村,有犬吠,有鸡鸣,更有人往。
只是相对于以前,的确冷清了不少。
而那些活下来的乡邻,自然是把学成归来的周天和成冬林当作那山上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