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野林杂记》收纳进包裹。
周天又去客房的床上,抱起一床淡粉色印花薄棉被子,他要用被子暂时收纳刘祈安的尸首。
周天把被子平铺在地上,他小心翼翼的将刘祈安放在里面,最后拉起四角,打了一个包袱结。
鲜血很快就侵染了整个薄棉被,入口的空气也全是夹杂着血腥和恶臭。
周天提着滲血的棉被,望着脖颈上的长命锁。
他要把长命锁藏好,在以后回成家村祭拜老何的时候,他会告诉刘祈安的父母,刘祈安在浮鹿山过得很好,还看了很多书,已经非常有学问了。
若是刘祈安的父母问起,他为什么不回来看看?
周天此刻却是语塞了,他不知道到时该说什么来哄骗叔叔婶婶。
好像他说什么都不对。
周天在离开院坝之前,朝着凄惨殒命的其他士卒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尽管这或许就是凌州郡城士卒本身的使命。
可是用凡俗肉体对抗山上纯粹武夫的行为,周天觉得怎么也值得尊敬。
况且他们,就是为了保护他们才跟着那云林山武夫过来的。
这笔账,周天会算。
“云林山!”
周天在心中暗暗发誓。
等着吧,这云林山他一定会去的。
会带着刘祈安的长命锁,带着枉死士卒的不甘和痛苦。
去找云林山要一个答案,一个那向立没有给出的答案。
究竟是为何如此?!
又是何故如此?!
———
凌州郡城内。
彩衣巷。
附近居住的住民,此刻被惊天的打斗声和一阵阵耀眼夺目的光芒惊醒。
方才明明平静的街道,此刻却是人声嘈杂。
已经有不少百姓,因为范先生和龙纹城修士的打斗而遭受波及,附近房舍已经倒塌数座。
凌州百姓不是毫无教化,愚昧无知之人。
自然知道这是高高在上的修士之间的战斗,只是他们只能看见光彩和巨响,根本就看不见黑夜里那些修士的身影。
他们已经从最开始的慌乱中缓过神来,在郡城官兵的疏导下,进行着有序的撤离。
范十初的墨绿色长衫已经有多处破损,那三个龙纹城修士非常的谨慎,有了那紫衣女子的教训,他们绝对不轮番上阵,而是采取围击之策。
不过真正让范十初感到棘手的,是那三个龙纹城修士对寻常百姓的有意波及,所以在对敌之时,他一直在分心尽量免伤无辜。
自然范十初把战场选择在城内,实属无奈之举。
凌州城是建立在阵法之上,范十初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正是如此,范十初才不能出城。
范十初才是阵法运转的真正胜负手!
他画地为牢五十载,何尝不是因为阵法的缘故。
范十初在等,等他们全部浮现水面,方才可以一网打尽。
正是如此,此番场景,书院早有预测,但范十初就怕一个意外。
书院杨院长闭关一事,并不是谣言,书院柳先生,半月以前出行了一次,回来后此刻已经在为杨院长压阵。
问题就出在,这些龙纹城修士是如何把时间掐得刚刚好的?
范十初担忧,难道是书院里有了北边的眼线?其背后谋划真的只是凌州郡的灵脉,还是?
范十初不敢多想,他只觉得后背发凉,最后他心中默念,希望书院一切无事。
就是这一下的失神,范十初的墨绿色长衫,又多了一道可入肌肤的剑过留痕。
———
凌州郡城内。
“你这手艺人,怎么还不逃命?”
一个头戴圆帽背着包袱,像是客栈小二一般的男子,正在用钥匙锁住客栈大门。
他低头瞥见不远处那个白天会在行街上,支起摊子补鞋子的老头,还没有收摊,依然低着头捣鼓手里的针线活,便有心提醒道。
那补鞋老人听见他的声音,慢慢悠悠的抬起头来,冲着正在锁门的客栈小二挤出一个笑脸,“你是得赶紧走,我可是不能走的勒。”
客栈小二虽然没听懂那老人说得是啥意思,只当是老人年老耳聋了,锁好了东家的大门,他还是觉得应该再劝一劝这个老人家。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这老人在青山巷补了很多年的鞋子,他记得他还是孩童的时候,他娘亲就找老人补过鞋子。
如今他儿子都已经三岁了,他先前还打算找老人改一双他的鞋子再给儿子穿,改个红布鞋面,图给吉利嘛。
那时候,这老人也是这么老,但好像没这么老?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也没谁留意这老人叫什么名字,就知道是叫他青山巷补鞋子的邓老头。
“我说邓老头,你这眼睛,是没看见彩衣巷那边的打斗吗?”
客栈小二有些着急,想去夺邓老头手上的家伙什。
邓老头往后躲了躲,“瞧见了,瞧见了,这不是手里的活,还没好嘛,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说完,邓老头又低下头,朝那布鞋开裂处,使劲吹了一口气,又鼓捣起了针线活。
小二眉毛一挑,“嘿,你这手艺人,怎么这么顽固,刚刚官爷来说,彩衣巷那边是神仙打架,万一打到咱们青山巷,你这把老骨头咋个整?”
见邓老头依然沉默不语,小二叹了一口气,没得法,今天客栈是轮到他打烊,他老婆儿子还在家,他得赶紧回去,和老婆儿子一起去远处避一避。
小二理了理圆帽,在临走前,还是有些担忧的回头看了看埋头苦干的邓老头。
心说这老头可别出啥意外,不然他儿子的第一双红棉布鞋就要去别处做了。
别处哪有邓老头这里实惠?
待小二走后,邓老头依然是低着头,专心致志的缝着手里的布鞋。
四周寂静,只有不远处的彩衣巷还依稀有人声,还有偶尔亮起如同闪电一般的耀眼光芒。
没过多久,邓老头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抬起了头,望着彩衣巷的方向,干瘪消瘦的面庞,有一些凛冽的神态。
他已经将开裂的布鞋缝补完善,他将布鞋放在摊布上,上面零零种种有不少款式的鞋子,有男人,有女人还有小孩的。
不过都是布鞋,而且不少布鞋上都还有一些陈旧的布丁,自然是以前也补过的。
放眼望去,邓老头的摊位上就没有一双像样的鞋,但都不会觉得穿在脚上有什么寒颤。
邓老头的手艺非常好。
以前在书院的时候,连那性情最为古怪的柳生都夸过他,说他邓㕎是确有几分心灵手巧的。
不管是什么料子的鞋,邓老头都能补。
而且修好以后,保管比你原先的还要好看,还要经用。
(第一卷即将收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