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与修士同为九境,武夫下三境练体为始足,远行,登高。
中三境练气为金胆,英魂,气盛。
上三境说书先生暂不可知,但是周天先前从巨猿口中知道,老何原是七境武夫羽衣境武夫,由此可为上三境第一境。
这两日洛米也和他们讲过修士的境界划分,周天就顺势问了武夫的上三境。
洛米既然只是修士,对武夫境界也一知半解,但还是记得后两境莫约是八境长歌,九境归一,据说浚湯州就只有唯二归一境,云林山周先河,洪门霍纳,已经占据魁首多年。
至此周天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目前练拳的目的起码要入第一境,那就是五行生真气的第一个门槛。
老何其实一直就存了让周天学拳的心思,只是一直在权衡,老何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可能永远护着周天。
但是如果周天实力不济,过早展现老何的拳法,太过于扎眼,那些人是不介意捏死一只还在成长的蚂蚁。
所以老何一直迟迟不敢教周天自己的拳法,但是从最开始的那本武书开始就在默默引导和有心压制周天的修行速度,他一直在犹豫和选择。
直到巨猿变故,看到周天的难过和无力,老何才终于释然和决定,让这个孩子,自己去搏一个属于他的人生。
老何是有私心的,从头到尾老何只传授了周天一种拳法为根基,乃是他自创之理,他希望周天不要受拳法固定架招影响,他希望周天能更纯粹,他希望周天能用他的拳,他父亲取的名字为根基,创出属于周天自己的拳法,此时的周天就像一张白纸,老何为他埋了一颗种子,他的理是最好的基石。
至于那武书,自然就是老何自创拳法的整合,所以老何根本不怕周天只看了自己打一次拳法,会不得其解,只要等周天正式入门,自然会发现,那古怪的八步走桩,自然就是老何的拳法根基了。
故而周天虽然走了六年桩,一直都不为求破境,也没有这个概念,这么多年就等于一直在打磨根基。
自然也跟周天开始本就抱着只是强身健体的想法在练习有关,所以每日走桩不多,这么多年也才差不多八万步,远不足十万。
如今有了清晰的规划,还有老何的珠玉在前,周天是一点也不想耽搁了,一心争取早日破境。
至于修灵气他自己本身就是没抱太大希望,况且他现在已经开始修出真气了,只是他有时候在想,若是自己可以真气灵气一起修那岂不是更好?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先例,问洛米也是半知半解,至少他没在浮鹿山见过双修之人,周天想着,可能会有,但是谁知道呢?
故而周天全然只当去浮鹿山苦修拳法,在山上宗门清修,总比四处漂泊比较好,自己在小村庄里,没了老何,待着也不是个滋味。
总是要出去走一走的,若是能在浮鹿山见识更多的东西,自己也能看得更远一些,说不一定老何和爹娘的身世自己也能查上一查,按老何的话语定有极大的冤屈在其中,自己还是要为老何多讲一些理与那些人听,唯有练拳而已。
———
他们翻过一座山头,瞧见有一处供人歇脚的行亭,看着天色渐暗,洛米就想着在此修整一下。
之所以他们一行行进缓慢,也是因为带着一群孩童走夜路的确不太安全。
所以基本上晚上他们是不赶路的,到了行亭,洛米招呼几人坐下,叫来周天一起寻木材生火,把干粮都热一热。
亭里倒是不太脏乱,主要是地处大山,鲜有人至的缘由,亭中倒是有一些杂草和风吹进的落叶。
等洛米和周天去寻柴火的时候,刘祈安又打起了林正清书箱里的书的主意,这次他搂过林正清的胳膊,和他打的商量用铜钱来借,若是不小心弄坏了,就用铜钱来抵。
林正清摇了摇头说不卖。
刘祈安急了,说自己不是买,是借,也可以是租,反正自己把铜钱押在你那里,你又不会吃亏。
林正清抽回胳膊,一脸的嫌弃,一副谁不知道你的小心思的表情。
可就在这时,林正清突然感觉背后竹箱被人极快的打开了。
他急忙转身,可已经有一本书被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满脸坏笑的拿在手上。
原来是刘祈安用三个铜钱买通成樱桃,串通一气,成樱桃想着有铜板赚,自然是乐意奉陪。
见两人合起伙来欺负自己,那成冬林也是木纳的坐在一旁默默啃着干粮。
这会儿周天也不在,没有人帮他主持公道,他想抢回来,可是背着一个大竹箱实在是没有他们灵活。
一来二去,干脆一屁股坐的地上,放声大哭起来,却见刘祈安拿了书,从兜里数了五个铜板,从远处丢到林正清旁边,说我真是借,我就看看,一会就还你,周天已经答应帮我买书了,你还能要你的书不成?
奈何林正清哭得更厉害了,用脚踢远那几个铜板。
只是刘祈安不太认字,他拿过去想让成樱桃看,成樱桃拿了认真看了一会,笑嘻嘻的说自己也不认识。
饶是村里没有书塾,也没有夫子,村里人世代耕田,打猎,的确没这方面意识。
这也是刘祈安母亲,要他一定要多读一些书的缘由,在外面不比村庄,如果遇到事情不认识字那可有些苦头吃。
直到刘祈安把书拿给成冬林,成冬林瞧也没瞧直摇头,这下刘祈安犯了难。
不过他很快就一拍脑门,于是他把书拿着去找林正清,和他商量说,自己给他铜钱,他念书给自己听,这样既不会担心损害书本,自己也可以看书,你也可以读书,你还有铜板赚,怎么样?
林正清这才思索了一下,心想也可以,那就和刘祈冬定了一本书五个铜钱的价格,读完一本就付五文钱。
至此两个小家伙达成一致,只是林正清说自己也识字得不多,可能读得有些慢,有一些字还要问周天。
刘祈安说不打紧,最好读慢一点,他怕到时候去乡镇买了书,自己一下看不完勒。
等周天和洛米回到行亭的时候,一切都安然无恙,洛米还在路上打了一只野兔,和周天去小溪里处理了一下。
已过戌时,夏日的夜晚,还有有几分凉意,今日月明星稀,几人围坐在行亭里。
周天帮忙烤着野兔,洛米已经开始打坐冥想了。
“小天哥哥,如果我不能修行,我可以跟着你学拳吗?”
说话的是成樱桃,她以前就知道周天一直在练一些古怪的动作,但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在练拳,如今半条路走上修行,自然在洛米和周天的讲解下,才知道天底下凡人还有除了修灵气,还有修真气一途。
说这修真气没有修灵气那么看重根骨,而是需要以特定练式磨炼人体,激发并运用人体五脏真气,以此不断壮大,从而求得质变。
以前听说书先生讲那些奇人异事,完全把纯粹武夫和山上修士搞混了,只当都是神仙人物。
可她所知还是太少,要知道武夫修炼不但是只讲究自身刻苦,也是有身俱武运之辈的,只是基于更多人基本没有特定天赋一说,只有靠自己的坚持和不懈的尝试,同样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好像老何一样。八壹中文網
至于修士修行主要看天赐根骨,就好像洛米的纯阳之体一样,生而一境入世。
只是修行之路虽然可以通过天地灵宝,各种造化来走捷径,但基本上路途终点已经是在最开始有了定性。
所以当世修行的天生论本身倒是与道家宗旨相似。
只是虽然知道修灵气一途本是应该顺应天意,但前者不会像后者那样任由摆布。
于是更多的山门福地各行各道,用自创,归纳的传承来抵抗这修行的界限,才有了万千山门与无数传承的异同。
相比之下武夫修炼更为繁琐,他们是将天生赐予平凡的筋骨,后天通过人为打磨来违抗不能修灵气,不得天命眷顾的普通躯体。
所以武夫一途,反而比修行难很多,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在逆天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