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六十五章 大炼钢铁(2)

第六十五章 大炼钢铁(2)(1 / 1)

“卿家说的没错。”

崇祯皇帝开口道:“随着辽地局势的深化,各地军工产业的筹建,各处军改的稳步推进吧,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大明对钢铁的需求只会日益增强。  大明现存的很多问题和弊政,其实是紧密粘连在一起的,想要解决这个,就会触碰到那个。  这一点卿家是深有体会吧。  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推行的各项新政,能够平稳的落实下来,必须要明确一个核心,即军队改革。”

陈延生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支撑大明局势平稳的关键,就是军队,倘若军队都堕落的话,别说是改革了,能否维系现状,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对于这些深层次的理解,陈延生也是在负责对辽东义军的军火贸易后,通过观察和了解辽地局势,才渐渐明白的一个道理。  大明过去为何那般乱?  不就是受辽地叛乱的影响,受山陕叛乱的影响,出战的大明军队,打不过建虏八旗,打不过流贼叛军,才导致前线战局的影响,持续的输送到中枢这边,继而扩散到大明各地吗?  大明现在为何这般平静?  不就是辽地叛乱被有效制约住了,山陕的叛乱被扼杀掉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叫臣在天津治下,继续增强冶炼产业的建设?”

陈延生收敛心神,看向崇祯皇帝说道。  “不止那般简单。”

崇祯皇帝摆手道:“朕要卿家在天津那边,能够扩增军工产业的规模,释放出军火贸易的红利,叫民间的各个群体,都能吃到这些红利。  想要增加冶炼产业的规模,就不能单纯的靠官办诸厂的思路,也要大力扶持民间私营的方式。  通过天津一地,有效带动河间府、保定府等地的冶炼产业,同时向金州府输送冶炼方面的人才,增强金州府治下的冶炼产业规模。  天津一地的冶炼产业,就算发展的再强,再好,那终究是一个区域,并不能代表着更多的地域。”

陈延生眉头紧皱起来。  天子所讲的这些,陈延生听明白一些,这是想让天津发挥更高的作用,继而承担起领头羊的作用,甚至为了带动区域发展,要懂得适当的让出一些利益,以确保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天津官府的压力,明显就跟着增强很多啊。  毕竟要让出部分利益,就可能影响到天津的发展,想避免这种影响,就要通过其他层面找补回来。  比如航海业。  比如造船业。  比如纺织业……  看似崇祯皇帝提到的是一个领域产业,可实际上牵扯到的层面却很多,毕竟天津一地的发展,不止是一个冶炼产业啊。  “陛下,倘若是这般的话,那臣能否斗胆向您讨一道旨意?”

陈延生想了想,站起身来,向崇祯皇帝作揖道。  “说吧。”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这还是卿家第一次向朕讨要旨意,不必这般拘谨,咱们君臣间无话不谈。”

对陈延生这个天津知州,崇祯皇帝的心里是很满意的,其在天津做的很多事情,并没有任何的冒进,都是稳扎稳打的前行,这也使得天津的整体发展,远比崇祯皇帝预想的要好很多。  “时下河南巡抚孙传庭,于河南试行摊丁入亩,臣觉得此事对我天津而言,是有着利好趋势的。”

陈延生神情正色道:“如果此项良策,能在我天津试行的话,那能给底层群体减轻不少压力,继而刺激到天津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生产力,臣……”  “这道旨意,卿家不必向朕讨要。”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等辽地那边的局势安稳下来,天津就能跟着试行起来,不过卿家可要想好了,真要试行起来,涉及到这方面的压力,你们天津上下,也要跟着分走一部分,毕竟此策对某些群体而言,那可是没任何好处可言的。”

“有利于社稷,臣就不怕背负压力。”

陈延生言简意赅道。  在大明这个复杂的官场下,固然说存在很多败类和蛀虫,但是这绝不代表,就不存在想做实事的好官。  像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袁可立、孙元化、陈延生这批人,一个个在地方都是掌握实权的实干派,骂他们的人很多,可纵使是这般,都没能改变他们的意志和决心,人活于世,总是要有所为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敢推行维新变法,根子就在于这批肱股,充当了维新变法的框架,而所设的诸多新衙署,则进一步填充了该框架,这使得崇祯皇帝能够相对从容的,从各个层面选择入手。  “既然这件事情是既定的,那给卿家的旨意,就能相对应换一项。”

崇祯皇帝想了想,笑着对陈延生说道。  “原本天津海关的关税银子,从今年底开始,就要移交到国库,现在看来吧,还是要缓一缓。  天津的这笔关税银子,就专司扶持重工业发展的专项银,如何用,怎样用,就由卿家来决断,不过每一笔开支银子,要像先前一样,清清楚楚的登记造册,定期呈递到御前来。”

“臣叩谢天恩!”

陈延生难掩激动,忙作揖行礼道。  天津的海关税银,这不像最初那般就三核桃俩枣,现在的规模可是相当可观,崇祯皇帝愿意将这笔税银,继续叫天津官府留存,这等于说给予了陈延生最大的支持。  发展重工业体系,本身就是很耗费钱粮的事情,毕竟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可相对应的来讲,重工业体系要是不能夯筑起地基和框架,那大明的维新变法,就像是无根浮萍一般,风一吹就散掉了。  “好好的做吧。”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要不了多久啊,你们天津要担负起更重的职责,辽地那边的局势,一旦明朗起来,李自成欠下的军火账,就该悉数清缴给我大明,不然今后想继续订购军火,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