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了解了家里的情况,也就不担心自己的不同会引起怀疑了。就算没记忆,可以推脱说自己忘记嘛。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半个月了,杨枝也习惯了这里忙碌的生活。虽然累,但很高兴。有时候空闲的时候会想,谁会第一个发现我不在了,可能是编辑,可能是房东吧,也可能是不认识的人吧。
听着远处传来的呼喊声,杨枝丢下嘴里含着尾巴草。起来拍拍双腿道“我在这,就下来。”
边说边往山脚走去。
“大妹,怎么了。”杨枝看着面前的小人儿说道。
“大姐,阿娘喊我来喊你。”扎着两丸子头,说话间摇头晃脑的,可爱极了。
“知道了,走吧,”杨枝说完,牵起小人的手往家走。
沿途的风景在落日余晖照应下,更显迷人。
走到村口,一群人聚在一起,村口有颗大树,村里有啥大事都是在这里宣布的。本来村里也有个祠堂,去年因为水灾,给冲坏了。现在还在维修中。所以有啥大事就在村口大树下召集人说一声。
来的这几日还没遇到过,这是有啥大事发生。
“大妹,咱们也去看看吧。”不等小丫头回话,杨枝拉着她就往人群聚集处去了。
“这可怎么办啊,本来去年水灾,就没啥粮食,这开春不久,才种下去没多久。这就要增加税。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嘛。”
“村长,这可咋整呀。有没有其他方法呀。这留得可是一年的口粮啊。这交了税,我们吃啥。”
大家都是这样的担忧,春种才开始没多久。大家都只留了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就等着秋收。
也是去年水灾把大家吓怕了,今年听说朝廷发的粮种产量高,还耐涝,大家不用衙门人员劝说,都纷纷表示愿意栽种。
现在朝廷突然要增税,虽然比起一年交税的要少很多,但是对于现下手里本来就不多粮食的人来说,就是一个负担。
“这是朝廷下的指令,没人能更改的,不过也说了,没粮食,可以用钱抵扣。一人一两银子。”村长也知道现在青黄不接,大家手里的就是这一年的口粮。不过朝廷颁布了,这我也没法。
“好了,大家都散了,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大家可以想想办法。”村长说完就走了。
人群声音渐渐小了,看着这个情况,杨枝也是无奈,就是不知道朝廷为什么突然要征税了。看来回家得问问。
“走吧,大妹,我们回去吧。”杨枝拉着大妹就往家的方向走去。
“枝丫头,你咋在这儿,”杨枝听见声音回头,看见是三叔。
“三叔,我刚从山上回来,正准备回家,看见这里这么多人,就过来看看有什么事。”
“哎呀,朝廷要征税,这没到征税时间,可能有大事发生,算了,跟你说啥呀。走吧回家。”三叔说完就往前走了。
走在后面的杨枝一脸的懵,我这是被嫌弃了。
回家就看见堂屋坐着几位长辈,定是就突然征税这事在商讨。
“老三,可有说这次征税了,后面还交不交,”阿爷发话了。
三叔赶忙把村长通知的都说了出来。
“这相当于是增税了,看来有事发生了,老二,你明天去李家村走走,看看能得到什么消息不?”阿爷说道。
“好的,阿爹,”阿爹和李家村村长大儿子有些交情,去问问,也合适。
“好了,大家都去休息吧,这事等老二明天回来再具体看。”阿爷发话,大家都回屋了。至于大家有什么想法,那就不知道了。
“你说,这突然增加税收,不会又和去年一样,到时候不得熬死好多人呀。”大娘说道。
“去年是天灾,这个无法避免,这是国家征税,不会逼死我们的,想来有其他方法。”大伯安慰道,也知道自己媳妇是被去年突然的灾难吓怕了,有什么都不比有粮食让人安心。
“我知道,就是手里本来就没啥粮食,等国家征收了,再有个灾荒,这,”
“好了,睡吧,这后面的事谁知道。说不定是好日子了。”大伯说完就睡了,明早还得去除草。不管怎样日子都是要努力过的。
看着背过去的身影,也知道在地里忙坏了,叹息一声,也吹灯睡了。
同样的事情各房都在担忧。
“阿爹,你不吃早饭就去李家村啊。”杨枝这段时间都是起来做早饭,早饭比较简单。不过起来的时间比较早。这对于杨枝来说,都不是啥大问题。
“枝儿啊,你先煮着,这离李家村不远,我去问了回来吃早饭。刚好可以下地,不耽误除草。”说完,阿爹急冲冲的走了。
看着天色,还好路看得见。
杨枝呀,身在这时代,想吃饱喝足也得这么努力,你不能这么默默无闻下去了。
一天忙碌很快就过了,阿爹早上打探消息回来,吃完早饭就去地里忙碌,没有就那件事说明,而是留着晚上商讨,时间充足,又不耽误农忙事宜。
还是在堂屋里,“老二,把你打探来的说说吧。”阿爷发话了。
“好的,爹,李大哥说,可能又有战事了。现在还在两国还在交谈,要是谈不拢,恐怕会开战。但是目前看来是我国占上风。为了以防万一,先征收一部分粮食,若不开战,下半年交税就抵扣。若开战,这前期征的粮食肯定不够,大致事情就是这样。”阿爹说完就看着阿爷,等着阿爷做最后结果。
“既然如此,那就交粮食。现在我国处于上风,多半是打不起来,就算打起来,有大将军在,也不怕。”阿爷做了结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阿爷,我觉得,可以用银子抵税,”杨枝听完阿爷说的,连忙开口说。“若是打起仗来,到时物价必然上涨,没有粮食来的实在。”
“枝丫头,你懂什么就插嘴,你阿爷已经做了结论,这是比较稳妥的。”阿爹气急道。
“阿爷,我知道你这想法是很好,但前提是不开战,若是开战,必是难熬的一年。到时候拿着银子买粮食,肯定没现在划算。但是我们交银子抵税,不管打仗还是不打战,怎么看都是划算的。”杨枝立马说。
“怎么说。”阿爷问道。
“交粮食抵税,对于不开战来说是没什么变化的。若是开战,那我们就只能熬,或者用银子买,但到时候那些粮铺肯定会涨价,而且都不一定有。同样的银子就买不到一样斤两的粮食。如果用银子抵税,最后我们都是有粮食在的。和平时期,粮食价格也不会有太大浮动。”杨枝立马回答道。
“看来是我想差了,不过没那么多银子,老二老三你俩明天上山看看。”阿爷说。
“我们知道了。”他俩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