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邛州这个地方,去饭馆吃饭有个特点,饭馆里的酒卖不了多少,大部分是客人自己带的酒。
这样一来,饭店会减少相当一部分收入,于是有的饭馆就向外地饭馆学习,在大门贴个告示“谢绝自带酒水”。
你试想,邛州是酒乡,家家户户都与某个酒厂有关联,要不表弟在开酒厂,要不自己就在酒厂上班,要不叔父在酒厂跑销售,所以基本上家家都有一两小坛子酒,去饭馆吃饭,大家已形成了带酒的风气。
饭馆贴上“谢绝自带酒水”字样后,客户们就不再进你的店了,为了赚一瓶酒钱而失去一群客户。
邛州的饭馆老板们如此地实行了一段时间,感觉连老客户都流失了,于是又纷纷把“谢绝自带酒水”揭了下来。
张三水从车子上拿出两瓶酒,这个当然是他自家生产的“内部特供”酒。
酒一上桌,话题就多了,陈秋生说:
“张总,我发觉你的酒与兰总的有很大差别。”
“是的,是不一样,毕竟生产厂家不同嘛。”
“我觉得你的酒喝着要顺口一些,兰总的酒则特别香,喷香喷香的。”
“那陈总喜欢哪一种口味的?”
“说真话,都喜欢,各有各的优势。”
“陈总对酒也很内行嘛,兰总走的是传统路线,就是你说的特别香那种,她生产出来的原酒就比其它酒厂的香很多,窖香特别突出。
而我走的路数正好与她相反,是淡雅路线。”
“对对对,张总说的太准确了,你的酒就非常的淡雅,这两个字概括的精准,但是张总,大家都在追求极致的浓香,你为啥反其道而行呢?”
“这不是反其道而行,只不过是在众多白酒当中另辟捷径罢了。”
其实,这“淡雅”二字并非张三水所创,他是从2022年重生回八十年代的。
这几十年白酒的消费群体在慢慢发生转变,有很大一批人已不再喜欢太香太浓的酒。
邛州有个“古川酒厂”,可说是全国闻名,研发了一款浓香川派淡雅风格的产品,它丰富了浓香白酒的品类,在行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8年获得“川派淡雅标杆产品”称号,它的酒纯净清爽,口感柔和细腻,闻香雅致深幽。
一个真正的好酒,做浓厚易做淡雅难,就像做火锅和烧菜一样,一个不怎会做菜的人,如果给他足够的香料,足够的花椒、海椒、盐巴、味精等等,只要放足了调料,再差的手艺也能做出比较好的味道。
相反,一个大厨,不给他盐巴、味精等各种调料,相信他做出的菜一定是淡而无味的。
“淡雅”之“淡”,不是淡薄,更不是寡淡,是淡而厚实,淡而细腻,淡而绵长。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是极好的原酒,如果加了酒精香精之类,一经降度勾调,它是承载不起一个“淡”字的,必定是寡淡之酒。
二是最好不用单粮,必须是以多种粮食为原料,这样的酒体才能自身饱满。
三是生产技术过硬,酿造出酒体饱满、干净、厚实、不燥不烈的原酒,只有这样的酒在降度勾兑时它才有能够“淡”下来的本钱,才能在被“淡”了之后还继续保持一个好酒所必须有的内涵和特点。
用邛州有个方言叫“淡垮垮”的、“水哇哇”的。当然,高超的勾兑技术是最后决定其风格的关键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了“淡”再说说“雅”吧。雅字常有文雅、风雅、高雅、雅韵、雅趣等等,常与文人墨客或琴棋书画、山水花鸟联系在一起,而酒之雅又作何解呢?
这得从生产工艺谈起。“雅”是以风格、香气而言,如果生产不出一个放香优雅而干净,窖底香、曲香绵软而悠长的原酒,再好的勾兑师在将酒降度后也无法做到一个“雅”字。
就像一个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而品行端正的人,就算穿上乞丐的衣服也挡不住他散发出来的能量与光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并非平凡之辈。
反之,若是一个胸无点墨、心念邪恶、獐头鼠目之辈,哪怕给他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古川酒厂”的智慧打破了传统思维,因此,得以成为中华白酒行业的标杆型企业,大家争相效仿。
如今,我张三水把21世纪的先进理念搬到20世纪80年代去用,当然是领先时代的了,所以,凡是买他酒的合作厂家,都说他的酒非常好用,都把它作为瓶装的基础酒。
几个人还在喝酒,兰亭序和刘三姐办完手续过来了。
陈秋生见了兰亭序,自然是万分的高兴,又是让座又是倒酒。
“哎,陈秋生,咋不给我献献殷情呢?”
刘三姐这一问,把陈秋生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张三水。
张三水假装没看见,对王疏桐说:
“我这淡雅酒还可以吧?”
“当然可以了,都说你的酒喝着很顺溜,一到嘴里,自己就滑进喉咙了。”
刘三姐刚才那么一说是有两层意思的,一是打趣陈秋生,活跃气氛。二是提醒陈秋生不要太过热情,人家张三水还在旁边呢。
这个,陈秋生自然明白,但兰亭序的出现,陈秋生内心就有一种快乐感,兴奋劲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
当他得知兰亭序陷入困境时,主动借50万给兰亭序,这让人非常感动,当然,这钱也不是谁都能借到的。
“兰总,只不过目前账户上还没钱,要等下个月。”
“你有这心,我已是感激不尽了,来,秋生,我敬你一杯。”
兰亭序非常感谢陈秋生的解囊相助。
“我也敬你,秋生大义啊!”
张三水也为陈秋生慷慨解囊而感动,无论什么原因,八十年代,50万已是名副其实的巨款了。
能借钱的人无非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感情深,信任度高。二是得从头把你看到脚,确认你有偿还能力或将来有事请你帮忙。
陈秋生自然是第一类,朋友有难,拔刀相助。
众人吃过饭,王疏桐提议打麻将,兰亭序说下午有粮食回来,兰轩在东山省,她要回厂接粮食。
“不是还有刘保管吗?安排人卸货,他又不是不会做。”
王疏桐牌瘾上来了,生怕一人走便人人都跟着走,张三水今天发货也快结束了,他确实要回去。
“那我和亭序一起走吧,反正我也要回去。”
王疏桐把嘴巴一扁,做出一脸的不屑状。
“哼!我就知道,一只羊子过河,十只羊子也要过河,都不准走,我数一下,一二三四,八个人,刚好两桌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