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水进入大门后,首先是穿过一堆假山,假山可不小,山上还有凉亭供游人息脚。
穿过假山是一垄一垄的湘妃竹,竹后便是一个荷池,绕荷池是古色古香的回廊,当中有当年司马相如抚琴的“琴台”。
顺琴台往里就是千年古迹“文君井”了,这可是国家级文物。有郭沫若题词:
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
有汉白玉文君塑像立于院内,双手托盘,盘上置酒,款款而来。
院子右边是“文君琴社”。
左边是司马赋墙,墙上雕刻着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辞赋,如:《上林赋》、《高唐赋》、《子虚赋》等等。
再后面就是历代文人的题款和书法了,如杜甫、李白、陆游等。
“哎哟,大诗人,实在抱歉,迟到了迟到了,不好意思。”
张三水看看手表,提前了5分钟。
女诗人江竹影看了一眼张三水,又低下眉,抿嘴一笑,没有说话。
她端起茶杯,揭起盖子,拔了拔漂浮着的茉莉花,小嘬了一口,再合上盖子,轻轻放下。
她在拔漂浮着的茉莉花时,盖与碗发出轻轻的摩擦声,细而清脆。
“老板,一碗花茶。”
张三水高喊一声。
“几花?”
老板大步走过来,一只手端着三个茶碗。
张三水看看江竹影的茶。
“和她一样,三花。”
女老板应着转身。
“二两花生。”
炒花生是张三水最喜欢的,他说花生是国菜,什么场合都可以有。
她和江竹影对坐,喝着茶,旁边的“文君琴社”响起了琴声,是《凤求凰》。
张三水知道这是自己的幻觉,“文君琴社”是21世纪才入驻文君公园的。
80年代没有。
“文君琴社”悠扬的琴声在公园里绕梁穿行,张三水醉了,江竹影也陶醉了。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
二人听着琴声,醉了。
良久,没说一句话。
直到茶博士过来掺茶,张三水才从琴声中回过神来。
“迟到了,罪过罪过。”
“呵呵,不是还提前了吗?”
“可你先到啊。”
“谁先到不要紧,关键是没人迟到。”
是的,都很守时,张三水也为自己没有提前到而愧疚,让人家一个姑娘等自己,虽然自己也提前到了,终归还是有点失礼。
江竹影左手扶着茶碗,右手食指拇指轻捏碗盖,一个标准的兰花指。
“大诗人,今天……”
“打住,早已有言在先,叫名字。”
江竹影故作认真状,很严肃。
“江,江竹影?”
“张三水,咯咯咯……”
江竹影喊了张三水后咯咯咯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我以为诗人都很高冷的,你还真是这么豁达哟!”
听她咯咯笑声,张三水就认定了,这个女诗人并非那种高不可攀的样,今天算是第二次见面了。
“张总,我有些八卦哈,听了你不少传奇,所以很想了解你。”
“我也读了你一些诗,写得很好。”
“哦?好在哪里?”
江竹影故意瞪大眼睛看张三水。
张三水在兰亭序面前常常自诩脸皮厚,江竹影现在这样瞪着自己,他一下就心虚了。
他看出了江竹影眼睛里有一团火,那团火正在燃烧自己。
他不敢直视那团火,看似温柔,其实好旺。
“好在似懂非懂。”
张三水看着江竹影的表情,试探着说。
江竹影没说话,只是笑盈盈地盯着他,好像在欣赏他,又好像在鼓励他。
“太明白了无味,一点都看不懂又乏味,所以似懂非懂为上乘。”
“太滑头了,三水,你太滑头了,你的评语很完美,无懈可击。”
张三水哈哈大笑,他撞天昏撞上了,竟然“无懈可击”,他知道自己不懂诗,而且根本没读过江竹影的诗。
哈哈,幸好她问的是怎么评价,而不是问哪一首诗,否则就是当面撒谎了。
但他清楚地知道,什么诗人、画家、摄影师等,凡是搞艺术的都希望有人欣赏,都喜欢听奉承话。
自己不会评诗,奉承话也不敢乱说,就说了一句莫凌两可的话,竟然让自己得了这么高的评价。
“现在股市行情一定非常好吧?”
张三水是从2022年过去的,八九十年代的股市非常清楚。
“现在还可以,所以我约你,就是希望你鸡蛋別放一个篮子里,投资股市也是很好的选择。”
“对,现在股市非常牛,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机,不过,我特别喜欢酒,所以还是以酒为主业。”
“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好,只是我并非叫你转行,是建议多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