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已经是王美华重生后过的第三个春节了。
第一年在王家村,第二年在南山路小院,第三年要在燕家。
燕家平常都是除夕回爷爷奶奶家吃饭。
去年燕云龙还半夜开车回来看她。
“时间过得真快。”王美华想到这感叹道。
“什么过的快?”燕云龙回来的时候,正看到他老婆坐在靠窗的桌子上,对着窗外的雪景感叹。
“老公,你回来了。”王美华听到声音站起来,去接燕云龙的外套。
小黑窝在王美华脚下,懒懒的对着燕云龙摇了摇尾巴。
“凉,你别过来。”燕云龙自己把外套挂到衣架上,又搓了搓手,才过来抱着王美华坐到沙发上。
“时间过得好快,去年还在南山路小院炸丸子呢。”王美华窝到他怀里说道。
“我奶炸丸子也好吃,过两天咱们去你就知道了。”
“东西买的怎么样?”
燕云龙出去拿她们定的东西了,他出门的时候王美华还在午睡,没有叫醒她。
两人已经都放年假了,燕妈妈叫他们回去住,燕云龙拖延了几天。
好不容易放几天假,他想老婆,小黑,热炕头,回家多不方便。
不过也就这几天的悠闲了,明天开始就要去走亲戚送节礼争取再去奶奶家前把城里的几家亲戚走完。
“东西放地库了,那边冷,放的住东西。”
俩人又在沙发上窝了一会,燕云龙起身把王美华窗台边泡的果茶和零食端过来。
一起看了一个电影。
过年,避免不了走亲戚这个环节。
之前王家没啥亲戚,过年就是炸年货,想方设法的把不好吃的东西变好吃这两年生活好点了,又变着法的吃之前没见过的好东西。
燕家亲戚多,不说远亲和外地的,光实打实的正经亲戚就好几家,舅舅,姑姑这种都是跟燕家父母一起去的。
还有什么表叔,表姑,姑奶奶的是跟燕家父母分开去的。
新婚第一年,王美华还得到好几个大红包和一堆回礼。
大年二十八,一家人启程去爷爷奶奶家。
燕爸爸燕妈妈开一辆车,燕云龙两口子一辆车。
燕玉珠跑过来蹭哥哥的车,蹭车还不算,还要王美华去后座陪她坐。
燕云龙:?
他俩没确认关系的时候你拉着人一起坐后面,咋结婚了还拉着我老婆坐后面。
王美华也挺久没有跟燕玉珠好好聊聊了,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燕云龙,满眼都是两个字:求求。
他叹口气,点了头,他就安心做一个司机吧。
王美华就坐到了后座。
前几天燕玉珠去了熊家,熊爸爸可怜兮兮的问她为啥还不嫁过来,是不是小熊对她不好。
说着都要拿拖鞋把熊辉抽一顿了。
燕玉珠说的时候哭笑不得。
“熊叔叔从小就对我挺好的,但是我觉得小熊好可怜,哈哈哈。”
王美华无语,我看你这么开心,不觉得你认真觉得熊辉可怜。
“我跟他说了,我这么优秀的儿媳妇,是要多磨砺一下才能娶到的,他跟我说已经在进军b市房地产了,刚拿了块地。”
“在b市拿地?熊哥家在b市有关系?”王美华挺吃惊的,外来人想在本地拿到地盖房子,很难。
“我没细问,听小熊说过,熊叔叔有什么朋友在那边吧,反正年后就准备动工了。”
王美华只能默默羡慕,b市的房价上涨的多厉害啊,要不要再来几套呢。
燕云龙听着俩人在后座说了熊家,又说王真真,说了王真真又说了叶青青和赵敏丹。
“年后一块去b市吧,小熊主要负责b市新地块,刚好咱俩一块去看看新公司情况。”
“好,老公,年后咱们一起去吗?”王美华先点头,又问燕云龙。
“好,刚好我也有事。”
……
两个小时的车程,上午十一点,到了爷爷奶奶家。
婶婶先带他们去准备的房子爷爷奶奶虽然住在乡下,燕爸爸和燕叔叔一起给老人家盖了一栋三层小别墅。
两个老人住一楼,燕叔叔住二楼,燕爸爸住三楼。
放好行李,下楼帮忙做饭,虽然很快被赶出来,新媳妇不进厨房。
但是燕妈妈都在做饭,王美华有些不好意思,被燕妈妈叫燕云龙把她带走了。
乡下空气很清新,燕云龙带她去看梅花。
……
后山村。
赵美彤和其他三个老师一起批改了学生的考试试卷。
后山村一共有四十几个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五年级不等。
他们这里太偏了,上学光走出村子都要一个多小时,到镇上更远。
四十几个小孩只有四个老师。
除了常驻的刘老师,赵美彤还有跟赵美彤一块分过来的一男一女两个老师。
两个老师是一个地方的人,是一对情侣,男生陪女生来的。
据说支教回去后两人就要结婚了。
期末考试之后两个老师先回家,赵美彤跟着他们一起出村去镇上跟家里打电话。
她一般很少出来,太远了,每次一趟来回她都要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一般是寄信,一个星期一封,由邮递员来收。
这次要过年了,她给家里打电话说大概什么时候回去。
“美彤啊,你等良煜去接你吧,我听说你们那太远了,你自己回来不放心啊。”赵爸爸这么说。
本来想自己去接女儿,但是赵良煜怕他找不到,他从b市回来,顺便就能接妹妹了。
“我自己能回去,不要麻烦良煜哥了。”
“不行,太偏了,你一个女孩子太危险,火车上坏人也多,爸爸不放心。”赵爸爸坚决的阻止了她。
“好吧,那我回去等等,不过这边可冷了,让良煜哥穿厚一点。”
跟爸妈又说了几句话挂了电话。
又给王美华和陈妍分别打了电话。
这半年几人都是书信联系,王美华还给她寄了冬天的厚棉袄,手工棉袄可真暖和,她靠着这个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后山小学的孩子们穿的也很单薄,手上的冻疮一层又一层。
他们太穷了,山凹凹里又冷,一件棉袄穿几年都算新棉袄,多的是爸爸妈妈穿完改小给孩子穿。
赵美彤之前哪见过这些,看的心酸不已,跟另外两个年轻老师凑了钱,让王美华给孩子们也做一批棉袄。
刘老师很欣慰,学校有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不是刘老师不心疼孩子,是他本来就是支教,钱少不说,那一点点钱都让他给孩子们买书了。
后山小学最豪华的就是图书馆,这些年刘老师和支教的老师陆续买了几百本,比一般小学藏书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