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这事儿正要跟你说呢,我们去的时候,竟然.........”
祁致把去的时候发现苏王氏虐打苏锦明的情况,还有请村长主持公道,以及说的让苏锦明住来祁家,供他吃住与读书的事情都一股脑儿说了。
“竟然有这样的亲爹后娘,这孩子夜是可怜,你们做的很对。”祁福点头。
“爹,我没经过你同意就私自做主了,你不怪我吗?”
苏锦鲤这时候才发现之前有些事情有欠考虑,但是木已成舟,不能更改了,她也不想改变。
“为什么要怪你,若是你放任弟弟在那边自生自灭才要怪你狠心吧。
这样就挺好,也就是多张嘴吃饭的事情,别忘了家里的钱都是你赚的,若不是你,咱们家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光景。
所以,你不用介意我,我觉得帮你做的对。”祁福点头。
思绪沉淀下来,好似透过远方看见了更遥远的事情。
“爹不怪罪就好,我就放心了。”苏锦鲤点头,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那孩子既然来了咱们家里,咱们就要好好带他,以后这就是他的家。”
祁福与几人说完就去内新开除的菜地那里,把背回来的腐殖土倒在那边的田垄上。
然后祁福几人又开始在做移植,这也是苏锦鲤之前跟祁福说过的,后院的蔬菜,苏锦鲤让祁福直接移植一些过新菜地这边。
晚饭的时候苏锦明看见了祁福,很有礼貌的给祁福鞠了一个躬。
“好孩子,以后在这里好好生活,就当自己家一样,别拘束了。”祁福慈爱的看着苏锦明。
这孩子一看就瘦弱的很,以前肯定是那种经常吃不饱的状态。
“嗯,谢谢你们接纳我。”苏锦明说完就眼眶红了。
“别哭啊,以后日子过好了,你就不哭了,这么大的孩子哭鼻子是会羞羞脸的。”祁尊拉扯了一把苏锦明的衣袖。
“嗯,我不哭。”苏锦明破涕为笑。
终是不再哭了。
“对你,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你们两个好好读书识字。咱们吃饭吧。”祁福点点头。
之后一家人就算是正式见面后全家人的第一顿团圆饭。
晚上的菜比较丰盛,容婶知道苏锦明的情况后也是心疼了一把,这不是今晚上的饭菜弄的比平时丰盛一些。,
“对了爹,下午你们后来移栽的菜浇了水没有啊?”苏锦鲤这会儿倒是记起来了。
‘浇水了的,按你说的,用这伙房水缸里面的水浇的,我都全部浇完了。’祁福点头。
“嗯,那就好。”苏锦鲤内心揣测
这样的话应该就能活吧,祁福是连土一起移栽的,可谓是一棵一棵用背篓背过去的,每一棵的跟根苗都尽量保持完整,还连着土一起移栽了。
苏锦鲤觉得能活,因为他有灵泉水。
就算不能活,有灵泉水浇下去,了;连续浇水三天,应该也就你能活了。
后院的菜,每一种都移栽了一部分。
只要保证到时候有菜吃就行。
“咱们家什么时候该新房子啊?”祁尊边吃边问。
“快了,等作坊忙过这阵子就开始盖房子吧,不过在盖房子之前,咱们要搬去作坊住,所以,提前叫人把作坊的房间收拾出来。”祁福分析。
“嗯,不过房间不够了。我还得去库房收拾一间出来。”苏锦鲤说。
“也行,反正到时候新房子盖好了就能搬,也就几个月的事情。”
大家商议之后,心里算是定下来了。
晚上苏锦鲤对后院的菜全部催生了一遍,南瓜藤上的花很多都长出了南瓜,有些提早长出来的,苏锦鲤已经让它们变黄了。
........
第二天,苏锦鲤起床之后,看见大家都起床了,只有弟弟还没起来。
难道是第一天来到陌生环境,不适应晚睡了,早上就起不来?
苏锦鲤带着疑惑来到作坊苏锦明的房间门口,给敲了门。
“弟弟,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苏锦鲤连续叫了好几句才听见里面音乐有声音。
等了好一会儿房门才打开。
“弟弟,你怎么”苏锦鲤本来看见房门打开,想问问苏锦明为啥起这么晚了。
结果就看见苏锦明的衣脚,然后苏锦明就华丽丽的晕倒了。
嘴巴还不断的蠕动着,好似要说话,却又说不出来。
幸好苏锦鲤手比脑子快,立马扑过去抱着苏锦明。
苏锦鲤本来还笑着的脸立马顿住了,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晕过去的苏锦明。
“弟弟,你怎么了?”苏锦鲤惊慌失措的赶忙检查苏锦明,
“天啊竟然发热了,”苏锦鲤探了探,额头好烫,全身都好烫。
苏锦鲤立马背着苏锦明跑去了干爹家。
“干爹,干爹,救命啊。”苏锦鲤背着苏锦明气喘吁吁一边大喊。
“咋了?”卫大夫出来没看见人,只听见苏锦鲤的声音,正纳闷呢,就看见苏锦鲤背着一个人进来了。
“快,去诊室。”卫大夫帮忙一起扶着,才发现竟然是苏锦明,而且浑身都发烫。
苏锦鲤把苏锦明放到床上,然后开始把脉。
“我现在就去抓药。”卫大夫把脉完了之后说了一句就出门了。
苏锦鲤摸着实在是太烫,就怕把人烧傻了。
于是找了干娘要了温水与帕子,让干爹给他全身擦洗一遍,苏锦鲤啧去熬药了。
“你说这好好的人咋就病了,还发热了。”蔡文莲纳闷又怜惜孩子的说。
“估计是情绪起伏太大吧,加上身上有伤,自然就发热了。”苏锦鲤猜测。
“你说的没错,你弟弟就是情绪起伏太大,加上身子弱,又有伤,一时抵抗不住才发烧的。
喝三副药就差不多了,昨天开的药先停了,把烧退下去之后,再接着吃完就行。”卫大夫把盆与帕子拿回来了。
“哎,都怪我,再没有早一点去接弟弟回来。”苏锦鲤自责。
“这可不能怪你,要说怪就得怪你那后娘,就没见过对孩子这么狠心的人。”蔡文莲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