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人
有星坠地,宝盆终究聚宝。天有光彩,地有新生!
晨曦初始,一层薄雾蔓延开来。遮盖起地里将要成熟的庄稼。大隐于市。
农家人总是勤劳的,天还未完全亮开。涂龚氏已经做好了一家人的早饭。
“咳!”当家的涂良品洗漱后,总要咳上一嗓子。
砰砰砰。院子半掩的木门传来三声门响。
木门是几块不工整的木板拼成,本就有很大缝隙。缝隙外,是一张轻瘦的脸。
“谁啊?”
涂龚氏本是要去叫二儿子涂顺起来,这是他两夫妻的默契,早上涂良品那一声咳,预示着这一天的开始。涂家人的勤劳是从小孩子开始抓得,睡懒觉是不可能的,才四岁的涂顺已经起了一年的早,这个不算农忙的时节,他得起来和母亲学识字。
“呵呵,女善人莫惊,贫道一早扣门,实在抱歉了。”
“哎哟,原来是位道长。”涂家重义,家族祖训就有明文。不得慢待游方道家。
涂良品急忙开得院门。
“看道长的样子,这是赶了夜路啊!”
门外道人个子不高。一身破旧道袍掩饰不住身形的消瘦。也没带道冠。一根木枝固定着稀疏的头发。木枝的青绿色都还没褪去。
“叨扰了。”
道士很客气。手中还握着一根鸡蛋粗细的木棍。冲涂良品点点头。
“快进来吧!”
涂龚氏也是灵性的人。眼看涂良品客气的接待这道士,也就忙着张罗早饭。
“这地方,山不高,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是一方好所在。”道士没进屋子。就在院子里石凳上坐下。
石凳边就是水缸。道士自顾自的拿起瓜瓢。喝了口水。
“就是潮气太重。。。”涂良品看道士头发上还在往下掉落露珠。也不知如何接待这位道长。
“前些天,老道流落到龚家集。散游几日,不想被几个顽童撵了出来。说只有涂家人才欢迎要饭的道士。”道士的笑容有些玩味。
涂良品再次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道人。
道人头发稀疏,却有光泽。脸上有细微皱纹,眼神却很清澈。身形清瘦,却没有半点佝偻。一口官话说的极为流利。还能说几句这里的方言。
“呵呵,你不必紧张,我,真的就是讨口饭吃。前几日没得一口好饭,又心血来潮,走了一夜夜路。到得你家门前,巧遇你这一声轻咳。缘分到,也就敲响了门扉。”
道士知道涂良品在揣测。也不在意。伸手取下涂龚氏端在这里的粥。就在院子子喝起来。
“嘿嘿”涂良品笑笑。涂家是外迁来这里落地的。谨小慎微的过了好几代人了。
“小门小户的人家,没见识。让道长见笑了。”涂良品也端来饭碗。支开涂龚氏,陪着这道人在这儿喝粥。
一碟咸菜。一碗粥。道人也不挑剔。喝完还咂咂嘴。
“贫道身无长物。到是有几颗枇杷核,也不知道几时存下的,你拿着,开春埋地里。以后接了果,也润一下你的肺,这咳嗽的事,壮年时不打紧,年纪大了可吃不消。”
道人摸出七颗果核。放到碗里。
“道长这就要走?”看道人放下碗筷。没有逗留的意思,涂良品有些疑惑。
“啊。讨得一顿早饭,已是大恩,不敢留下来祸祸你们。。。”道人在开玩笑。
“贫道游历天下。走一路尘,却不想染太多因果。只因龚家集顽童的言语,就跑到这里来,已是犯了心魔。”
“道长不提名讳,我也就不敢问您道号,家主甚敬重道家。您要是云游到樊乡,务必到涂家去一趟。让家主尽一下地主之谊。”
“哦!”道人有些来了兴趣。
“且看吧!”
道人迈步出院门,回身止住要送行的涂良品。
“贫道姓陈。若有缘,自会相见,你就不要送了”
太阳升了起来。
薄雾散开。老道的破道袍在微风中飘摆,趁着阳光,到真有几分仙风道骨。
这地方,方圆百里地面,较大的家族有三家。龚家最大。且好勇斗狠。算得上一方霸主。
何家次之,善于钻营。在这基本以物易物的地方,何家几乎占据了大半商路。
涂家人低调,好务农。与世无争。
陈道长步态稳健,手中木棍更像装饰。或许是拿惯了的拂尘丢了,这木棍权当安慰。
“这涂家人也是的,散居得这么开。”陈道长有些气愤。不是气愤别人,而是自己。
龚家集顽童的几句话,让他往这边行来,涂良品几句话,又让他在这里转悠了好几日。
“涂家人为何对道家这般敬重?”几日下来,陈道长这好奇心越发重了。
这地方不止涂家一姓,只是涂家人居多而已。陈道长都悟出道理来了,只要敲开门,主人家面色不善,那一定不是涂家人。
若是涂家人,都会好生招待他的。
前方总算出现大片稍微规整的房舍。
“该是涂家祖地了吧!”陈道长听见了读书声。
靠近这传出读书声的两进院子。陈道长皱起了眉“学的竟然不是四书五经。。”
已过来晌午。陈道长有些饿了。
读书的院子在这里倒是显得高大些。都是青砖瓦房,比起草屋好多了。
“道长留步。”
读书这院子没有院门,却有位老妇人在这门口晒太阳。
“善女士请了,贫道闻听这读书声,想着娃娃门朝气蓬勃,就往里行走。失礼了。”
“道长客气,这已过了晌午,娃门正在听讲。打扰不得”
老妇人看了看陈道长。
“想来道长还未吃饭。不如先到寒家囫囵吃点。”
“这地方人不简单啊!”陈道长心里有些惊讶。
能说几句官话,在这地方已算是有教能人。眼前这老妇人啊,官话已然十分熟络。很是难得。
入乡随俗,客随主便。陈道长欣然随同老妇人转道去了一边的另一处房屋。
“这里的主人家,是随和,还是心大!”把陈道长引进家门,老妇人就回到读书的院门晒太阳。
“也是青砖黑瓦。”院子不特别。四合院缩小版的样子。只是这院子里的农具很是不一般。
陈道长走遍天下。也没见过这些奇巧的事物。
陈道长也懂务农。能分辨出这两边木轮中间漏斗的大概是播种的。
那曲柄犁,比起直角犁,看样子要省力很多。
厨房锅里的肉食,做的绵软。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做法。
在这做饭食都是大锅煮的地方。小锅闷炖,就是另类了。
这明显是老妇人专门给某人做得。陈道长也不贪嘴,尝了一口也就罢了。就着些青菜,一小碗饭。肚子这点饿感也消散而去。
院子一角有瓜藤,爬满一栏支架。一把藤椅斜在哪里。看样子主人家喜欢在这位置小睡。
阳光顺屋檐而下。正好晒着下半身。脑袋躲在阴影里。也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