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开局重生穿越带系统,手搓核聚变 > 第111章 令人发狂的48小时

第111章 令人发狂的48小时(1 / 1)

大白对中海光电所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训练,非常的见成效!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光刻机的零部件制造水平,就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很多的核心零配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的被制造了出来!

虽然良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如果不考虑成本问题的话,制造出来,已经从不可能,变成现实了!

然后,中海光电所的技术人员,就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魔窟训练营的培训中来了!

同时,大白也被他们尊称为白老师!

在光电所里,进过魔窟训练营、上过白老师的课,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夸耀的资本了!

每次从魔窟训练营下课,他们也顾不得休息,而是第一时间就回到光电所的科研攻关小组驻地,开始在设备上,实践今天的所学。

很多人都是在大白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操作技巧,回去在设备上,自己再多实际操作几遍,就这样,逐渐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门道,形成了自己的操作心得和体会!

参加过魔窟训练营的技术人员,从第一天起,制作出来的零配件,精度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甚至还有一位技师,加工出来的一个精密轴承组件,已经达到了技术资料所要求的精度水平了!

这个消息,瞬间就轰动了整个先进光刻机项目组!

以前,他们一度绝望的认为,这些变态的精度要求,根本就不是现阶段龙国机加工水平,能够制造出来的!

现在,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了眼前,不由的人不信!

而且,大家都是各个企业里的技术骨干、顶尖的技师、业界的翘楚,谁也不比谁差!

他既然能做到,那自己就一定能做到!

夹杂着不服输的劲头,叠加着看到希望的干劲,再加上一天2400余人次的魔窟训练营密集训练,1纳米光刻机的所有零部件在第七天的时候,终于完整的凑出来一套!

张兴世总工程师,老泪纵横,激动地站在现场,透过玻璃窗一遍又一遍的欣赏着,那些整齐摆放在洁净室里的、一排排的精美零件!

技术人员和技师们,都在魔窟训练营里,开始学习和训练,如何组装1纳米光刻机了,他现在只能耐下性子,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想着、期盼着!

1纳米光刻机的组装,其难度不下于制造那些零部件!

很多的步骤和程序,甚至连一次试错的机会都没有,必须要求一次成功!

在孔白设计的1纳米光刻机中,存在着数以千计的传动装置!

因为安装过程中,零部件、特别是传动装置之间必然有摩擦,一旦接触过,那么精度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么高精度的光学设备,纳米级的误差,都不可接受的!

这些精密到极致的传动装置,能对每个反射镜,也就是物镜组件的精确位置与方向,进行细微到远小于一纳米的微小调整,以确保每次都能在晶圆上,获得完美的照射图案。

而且,1纳米光刻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高重复性、高能量的光脉冲反复冲击,会使光学系统整体升温,从而因热胀冷缩,导致镜头变形。

虽然这些变化,可能仅仅是毫开尔文和纳米量级的,但仍然足以制造出有缺陷的芯片。

光学组件中的传动装置,可以主动调整和补偿,这些因热效应造成的极小误差!

因此,1纳米光刻机传动系统的整体高质量安装,也成为了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

现在,虽然零部件都是已经生产齐备了,但是作为整体光刻机制造工艺,这才完成了不到一半。

剩下的一大半,就是安装和调试的过程!

为什么先进光刻机这么暴利的产品,其他的企业或者国家,都没有办法突破,还被某些国家充当为讹诈别国的工具呢?

简单的说,就是,给你图纸也没用,没有成套的工业体系,你造不出来。

现在有了成套的工业体系,但是,也没用,精度要求达不到。

现在精度达到了,零部件都生产完成了,呵呵,也没用,你组装不起来!

零件可以一个一个的试制,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但是,组装不可以这样,也许只有一次机会!

这么说吧,等你组装到85%的时候,手一抖,某个零件在插入已经安装好的另一个精密卡槽的时候,发生了刮擦,导致已经安装好的卡槽出现了细微的形变,咋办?

没有别的办法,拆!一直拆到那个对精度要求不会那么变态的零件位置为止!

然后就是重新把这些零件再生产一遍,从这个位置继续开始组装,还是要求一次成功!

那种心理压力大的!

这么说吧,很多的技师就是这么崩溃的!

因为,要熟练的组装,必须要一遍一遍不断的练习,经验总要有个积累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是这该死的1纳米光刻机组装,你压根就没有机会练习!

只有少数那些,空间思维和构想能力特别强大的人,才可以在脑中进行虚拟训练,但是效果怎么样,真的要试试才知道。

但是现在有了大白,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魔窟训练营里,那些技术人员和技师,拿着一些因为精度不够或者有其他瑕疵的零部件,在大白的指导下,通过全息影像及互动式触控技术构建的虚拟光刻机组装影像,营造真实的环境体验,然后就是一遍一遍接着一遍的不断练习!

这种安装经验积累的速度,简直是惊人至极!

很多的技术人员和技师,只需要掌握几个或者十几个组装程序就可以了,因为毕竟人多,可以做到精细化到变态的分工。

然后,就是熟悉自己需要掌握的那些安装步骤和动作技巧,随后把它变成肌肉记忆,直至最后把它变成下意识的反应!

这个过程非常的枯燥乏味,但是意义重大!

很多人练习到最后,都有点头昏眼花,而且一看到自己手中的零部件,都有种恶心想吐的感觉!

但是不行,必须要继续练习,不断的练习,持续不停的练习,直至能够保证110%的安装无误,才算勉强过关!

所谓匠人精神,与此时魔窟训练营中的技术人员和技师相比,都是些马马虎虎、勉勉强强、将就应付、粗枝大叶的代名词!

因为,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不要拿自己当人!而是当人形机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漏!必须一丝不苟、精细入微!

而且,这种训练有个迟滞效应,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就是上一次这样的练习课还不够,要多上几堂!

光刻机组装课程是这样安排的,每节课3个小时,就是反反复复的那么几个动作,不停地重复。

课程一开始,技术人员和技师们,在大白的不断纠正下,将自己的动作变成规范标准的几个连贯动作,随后就是将之演变为固定的动作行为习惯,然后就是长达3个小时的练习,到时间了,换一批人继续这个过程。

那些下课的人,就可以去超级电池项目组为他们临时安排的住处休息,休息六个小时后,再回来继续上课,继续重复那些动作,不断的重复着……

凡是参加过1纳米光刻机组装培训的技术人员和技师,事后被问起这辈子最难忘、最痛苦、最折磨人、最令他疯狂的时刻时,无一例外,就像标准答案一样,回答都是:

“在魔窟训练营学习1纳米光刻机组装的那48个小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在星际成为传说免费阅读全文 我的星河科技免费阅读无弹窗 唯物稻士赵玉真 在星际成为传说全文免费阅读 在星际成为传说免费阅读无弹窗 在星际成为传说免费阅读 我的星河科技免费阅读 开局地球爆炸了 末世灵宠系统 称霸宇内:从末日求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