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清殿出来,观宜笑的心情似乎依然很好,连带对着姜筝也不那么敌视了。
“表哥去拜访道觉法师了,他没出来的话,我们可以先上山去找百里哥哥。”
看着姜筝顺从地点了点头,她就迈着步子往山顶的路去了。
姜筝没从这丫头的身上看出什么异样,心里想着这位‘百里哥哥’真是神通广大,直接帮她解决了一场亲情危机。
“你听过‘茅簪竹剑百里吟风’吗?”观宜笑问道。
姜筝摇了摇头,反正在七年前确实没听过。
观宜笑似乎有些失望,不过她很快就轻蔑地看了姜筝一眼,“你不是这里人,没听过也正常。不过,他在溯雪城已经是顶有名的人物,早晚有一天,他的名字会响彻整个大煜。”
她蹦蹦跳跳地往前跑走,似乎已经是迫不及待要快点到山顶去。
“他是大煜风流的象征!”
姜筝看着她远远头也不回地喊出这么一句,觉得十分好笑。像楚晏那般玲珑宝玉似的人物,尚且当不起大煜风流。她倒要看看小姑娘嘴里的这个‘百里哥哥’,到底是怎样一番潇洒风度。
一位同道的青年走过来,跟姜筝一起踏上青石阶,“姑娘不知‘茅簪竹剑’,是外地来的吧?”
姜筝点点头,心里却好奇起来,如此闻名的人物,想必定有一番传奇事迹。
青年脸上满是自豪,“他呀,姓百里名吟风,三年前在我们溯雪城雍上学宫中打败了北蛮金沙国的武士。此人尤擅轻功和医术,时常游走在城郊的难民营为人医病。身为太虚剑宗首席大弟子邢空月的徒弟,他不随意卖弄剑术,反而生就一副菩萨心肠,真乃吾辈楷模呀!”八壹中文網
仅仅是这样的描述,似乎并不足以撑起观宜笑口中的‘大煜风流’之说。
青年瞟见了姜筝面上的质疑,补充道:“他出现时,常常以茅根作簪、竹枝为剑,一袭青衫裹着松风柏雪,一张玉面盛着懒散笑意,通身上下的道家剑意,增一分则盈,减一分则亏……”
姜筝连忙拍了拍青年的肩膀,成功制止了他的艺术性的吹捧。
青年疑惑地停下来,只见姜筝郑重对他作了一揖,忙不迭也躬身回礼。待起身时,哪还有那姑娘的影子,早已在十步开外了!
“喂,姑娘,你等等我,我还没说完呢!”
姜筝闻言,步伐更是一刻不敢放缓。她错了,她怎么能指望一个追随者来给她讲诉百里吟风的事迹呢?三句话不到,就开始说些有用没用的了。
从道观到剑宗的山道比之从山脚到道观要陡窄的多,本来去剑宗的也不会是一般人。剑宗的弟子们修习轻功之后,下山直接从丛林穿越,比走这山道要省工夫。
因此一刻钟后,姜筝所在的路段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人在山道上走,心却早已飞到那遥远的天沐城王宫。她的王座啊,如何能够轻而易举的放弃呢?如果真的死去了,也算一了百了。可是现在她活着,却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理想破灭,那比死了还难受。
她答应过路姐姐会给天下女子建立功业的机会,她发誓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这个目标。现在一切回到起点,她却已经失去了权力和地位。
无权无势甚至连说句话都困难的她,该如何去破这个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