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家人被蒙古兵追杀,智远大师和另几位大师拼死打退蒙古兵救下了这兄弟二人,只知道这兄弟俩俗家姓杨,其他一概不知了。
第二日凌晨三时许,一阵长鸣的钟声响起,钟声哀而长,寺内大小和尚纷纷起来,赵阳几人也被钟声吵醒,问过长空后方才得知,智远大师圆寂了,事情一直忙碌到天亮。
当然赵阳和李远也无心休息,第二日寺院开了个比较隆重的告别仪式,将智远大师火化后安置在后院塔林之中,当然这些事情完毕后已经是傍晚了。
当天寺院并没有选出接任主持的人,但听长空说接任主持的人选只有智远大师的师弟智空,智字辈的和尚只剩下他了。
但赵阳已经无法再等到他们寺院开新主持接任仪式了,因星子镇那边还有一大堆事情要等自己去处理,江州那边也必须自己亲自跑一趟了。
当然更重要是钟灵燕,都已经两个多月没见了,虽然已经有了李宝珠,但好像不影响想念钟灵燕,如果放在后世像赵阳这样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邪念。
但谁让自己处于南宋末年呢,而且毕竟还有赵阳本身的脑细胞记忆,很多事情也变成了理所当然。
第二天用过了早斋后跟寺院方面做了个简单的辞别后,众人就出发了,有了长空和长悟的加入,赵阳的队伍显得又壮大了不少。
毕竟两人对山间的路线熟悉,再加上此时正是下山走去来确实比来的时候省事多了。
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完全走出了下山的路上了官道,赵阳看了看表才上午十时许,按这个时间算下来不出三个小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左右就可以赶到星子镇了。
不过这时上了官道,众人都是骑行,马匹有限长空和长悟只能坐马车了,但这并不影响速度,毕竟不是放马飞驰,最多也只是小跑而已。
通过一路的了解,赵阳根据长空和长悟的俗家杨姓给他们取名叫杨平元和杨破奴,是平元驱逐靼奴的意思,兄弟二人对自己的新名字甚是喜欢。
今日的天气属于多云,气温也不太高,太阳只是偶尔从云层中出来露了几次脸,加上前几天并未下雨,因此赶起路来十分的顺利,在下午十二点五十就提前赶到了星子镇。
回来后简单的用过午饭后,赵阳就进入军营视察士兵门的训练情况,这也是他每隔几天就要做的事情,视察完军营后又来到了伤病号的疗养区域,着重检查前几天受伤士兵的恢复情况,再察看厨房给伤病号的伙食营养是否都能跟得上。
毕竟赵阳是受过后世正规军事训练,对带兵打仗也不陌生,古话说爱兵如子,那可不是光说说而已,是必须用实际行动来检验的。
历史上杰出的将领无一不是如此,在我党建军史上无一不强调官兵平等,只有这样才是打胜仗的前提,当然这些对于手下基层将领还一时无法接受,但赵阳无时不在灌输这些理念也起到了一定效果。
再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由于此后几天要去江州,赵阳决定今日傍晚时将官兵的饷银提前下发。
也好让官兵门提前采办过节的物品,在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那么多洋节,中秋节是仅次于过年以外的第二大节日了。
因此对于在役的士兵除了发相应的军饷外还格外杀了十几头猪,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几斤猪肉,一些原先阵亡的士兵家属,赵阳也派人送上了一些油米和猪肉外加一两银子的过节费。
当然在外面执行特殊任务的士兵,赵阳则专门将军饷和过节礼物直接送到他的家里交给亲属,以表慰问。
发军饷时,还是和往常一样,每个士兵的钱赵阳都亲自送到他们的手上,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军饷是谁发的,谁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当然这两个月来所有开支都源于之前的缴获,不过这次缴获了魏家的几百亩地今年是没有办法种水稻了,但赵阳让贺有人想办法弄来一批油菜种子,这样估计明年也能收获一批。
不过之前难民营开垦出来的几千亩荒地倒是长势还不错,虽然达不到良田的长势,但估计难民营这边过冬的粮食是没有问题,要是情况好的话赵阳还能收购一部分新粮。
晚上回到府里,虽然时候已近十点,李宝珠依然像往常一样在府里等候赵阳回来,虽然有了上次的亲密接触,但毕竟第二天赵阳出了远门。
已经连续好几天不见了,这个时代毕竟不像后世,有手机有电话,随时可以联络,这个时代一出门变故又多,一分别就不知道何时能见。
看到赵阳回来,李宝珠像小鸟一样的跑过来扎在赵阳的怀里:“哥,你咋去了那么久啊,又不带人家去......”
赵阳轻抚她的头发说:“傻丫头,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看我这次给你带什么回来了”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一个玉镯子,是去永修时路过一个首饰店买的。
拿起李宝珠的小手给他戴上后笑着说:“喜欢吗”
“哥买的我都喜欢”李宝珠说完后立刻给赵阳脸上送上了一个香吻。两人瞬时缠绵起来难舍难分。
赵阳的手逐渐不老实……
........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军营的号角响起,赵阳今天虽然不准备同士兵门一同训练,但由于今日需前往江州,所以自己还是按时早起了,看着身边熟睡的李宝珠,赵阳突然感悟良多。
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从某些方面来说,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时代,这是属于男人的时代。
只要有本事有能力,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要换成在后世哪怕你再有钱有权,哪怕包个二奶养个小三还得注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