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搬厂其实只是我的一个不成熟想法。我是想把这里做成一个研发总部,工厂生产就搬到我家乡去。其中也有我的一点小私心,贾家沟村支书是我的养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贾家沟的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好孩子,是个好孩子啊,有出息了不忘回报家乡。”郭远满是风霜的手重重拍在贾旭东肩膀上。
“好!看在你这份孝心的份上,我就帮你这一把吧。你写个申请书给我,我们回去了,让他们研究一下。”
“谢郭老,……”
当即就写了一份申请书交给郭老。
………………
时间就这样忙碌而又充实地过了十天,展销会终于是落幕。
十天时间得到的订单就有九百五十多万,本来只有六百万已经算是顶天了。
没想到前期拿了货回去的小商人,因为货物热销又回来追加了订单,这才让展销会如此火爆。
展销会落幕,以后他们想要加单只能来红星轧钢厂来了。
热销产品又在工厂增加了生产线,每天的产量就达到了五十万。
九百多万的订单对于红星轧钢厂来说,只是小意思,就算来再多的单都是不怕的。
销售方面有了许大茂,运转起来非常地高效,这家伙确实是外交一把手,以前让他放电影确实是屈才了。
生产有了二大爷与一大爷两人,一个主细节,一个主大方向,工人们都非常地信服。
现在最苦的就是八车间的员工了,他们现在还做着供销社的单。
都是做一些锄头,铁锹之类的活,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工人们也没什么干劲,日子过得苦哈哈。
八车间的主任可遭了大罪,当初就是他撺掇杨为民与贾旭东较劲,贾旭东与娄晓娥来八车间时,也是他带头讽刺,这才让八车间真正地得罪了贾旭东。八壹中文網
现在杨为民被撤职,虽然没有被调离,但却被打落成一个车间工人,上面的说法说是从一个车间工人做起。
八车间主任非常不好过,昔日的领导,现在做了他手下。那种愧疚感,能让他崩溃。
他现在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回八车间,他的部下没一个听他的话。对他更是各种刁难,话有多难听就说什么话。
倒是杨为民这里,有好多人都过来关心他,对他嘘寒问暖,并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贾旭东这十天来可谓是春风得意,但他做起事来却越来越低调了。
除了每天流连于秦京茹与娄晓娥之外,就是陪着秦淮茹说说话。
秦淮茹的肚子越来越大,已经八个多月大了。
每天除了晒晒太阳,走动一下其他的事她也做不了,想做一些激烈运动那更是不可能。
贾旭东回到工厂,大多时候都是进入研究室,与朱远滔王方教授等人全力研发微处理芯片技术。
有了贾旭东的加入,技术已经被吃透,现在已经动手制作第一台微型芯片。
如果成功,那将是划时代的发明。
贾旭东身穿白色大褂,与王方教授等几人,围着一个大电路图指指点点。
“小朱,你在这个位置做一下活化处理,让他跳动起来更灵活。”
“不行啊,成品太过精细了,就算用放大镜也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要重做。”
“那也得要做,做科学就是要严谨,容不得一丝马虎。”王方教授板起个脸训斥。
“老师,我……那我重做吧……”朱远滔想反驳一下,看到王方教授板起的脸又缩了回去。
“老王,这个位置做好,我们的研究就到了一个阶段,可以进行测试了,你想好论文发表在哪里了吗?”贾旭东语重心长,这也是科学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
“论文?”王方教授放下手中的活,回头看向贾旭东,脸上看不出喜乐,但他内心却不平静。
“论文?在我看来科学论文就要发表在国内的红旗杂志。”
“这是为什么?”贾旭东好奇道;“科学者有什么重大发现,不都是优先考虑国外报刊的吗?”
“好的东西就要先让自己人看到,我们自己发明的技术,为什么需要外国人认可?”
王方教授脱下手套,一脸的傲然。
“凭我们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制造出一台全世界最先进的电脑。让我国在电脑方面,完全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并且还要超越他们……”
贾旭东拍拍手,轻轻鼓起掌来。“哈哈,王方教授大气,真是我辈楷模啊。”
“但这技术却不是我设计的,我只是参与者,没有决定权。……”
“好,就依你吧,就发表在红旗杂志,论文你来写,给我记个通信名就可以,作者与设计者归你。……”
看到王方教授想要拒绝,贾旭东摆摆手。
“我最近不能再出风头了,行事要低调一段时间,你是我手下的员工,以后你就是我们研究组的组长,给你一点名誉,也有助于你管理。……”
王方教授脸上才露出激动的神色。“贾厂长,这可是青史留名的机会啊,这么大的一个名我怎么敢独占。不行不行,以后会让人知道了,还不戳我脊梁骨的。”
虽然脸上说着拒绝,推辞,但脸上却笑开了花。
这老头,表面上说着不要,但表情却很诚实嘛。
哼这老家伙,得了便宜还卖乖,但还是说道;
“老王啊,如果不行你就加上朱远滔他们几个啊,他们也是出了力的,还能在他们的履历上添上浓重的一笔。”
“这样行吗?”
贾旭东正不耐烦,研究室的大门被推开,娄晓娥跑了进来。
“贾大哥,傻柱过来说聋老太太快不行了,她说想看你最后一面。”
“傻柱?聋老太太?看我最后一眼,是什么意思啊?”
他已经搬离了四合院,他并不想太过去管这些事。
但是聋老太太以前对他不错,人品也不错,况且现在还用着傻柱呢,还是去看一下吧。
载着娄晓娥与傻柱到了医院,只看到聋老太太呼吸困难,情绪激动。
“小贾啊,你是个好孩子,当初我没看错人。整个四合院,我能求的人就只有你一个了。”聋老太太一边说,一边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