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从昏庸的李三郎换成了李云泽。
权宦奸臣当道的朝廷,也廉洁且高效运转起来。 藩镇的撤除缓解了边军做大的危机,大规模的利民举动也让民间的怨气逐渐消散。 此时的大唐,不能说已经做到了最好,只能说是越来越好。 励精图治的李云泽,被无数人所称赞。 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等人不知道写了多少诗篇来称赞李云泽,以及称赞此时逐渐鼎盛的大唐。 就连在各处城池之中以自己手艺吃饭的梨园子弟,也是在不断创作并且传送有关于李云泽的作品。 当然了,肯定是夸赞好听的言语。 毕竟大唐的百姓们,现在喜欢听这个。 整个大唐,逐渐步入了欣欣向荣的轨道之中。 经过李云泽的不懈努力,杨玉环终于是有了儿子,她的抑郁症可算是就此消散无踪。 只不过李云泽却是拉着大女儿,抱着小女儿开心的很,对于儿子完全没放在心上。 毕竟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男人大都是女儿奴。 当然了,意外投胎来到人世间的牲畜不算。 此时的大唐人口,也是在呈现出爆炸性的增加。 百姓们得到了田地,从北地牧场不惜耗费无数的运来了牛马作为耕地主力,外加李云泽提供了高产种子与制作土化肥,养活人口的上限大幅度增加。 当然了,这些只是基础,真正的缘由在于李云泽轻徭薄赋,给百姓们减轻了生活压力。 家里有了余粮,才能养活更多的孩子。 而想要扩大余粮的收入,就需要更多的沃土。 哥舒翰在天竺那儿进展顺利,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居高临下的冲击,占据了大片的地盘。 天竺这儿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当地人的抵抗意志也不强烈。 可以说是绝佳的耕种之地。 唯一的困难,就是道路太难走了。 拖家带口的百姓们想要通过高原抵达天竺,那沿途的损失将是一个无法承受的代价。 唯一可行的路线,只能是走陇右,河西,西域,中亚再转道南下进入天竺。 沿途人烟稠密,有足够多食物补给以及住宿休息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有沿途兵马进行护送。 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落在西域与中亚上。 为了出征中亚,李云泽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 不但大规模移民西域,开垦当地提供军粮,还严酷压榨回纥,突骑施,葛逻禄等附庸部落,让杨国忠安排酷吏去疯狂索取各种牲畜。 连续数年更是不断的往西域输送各类军用物资,储存在安西四镇等待着大军到来使用。 天子禁军不断扩大规模,尤其是在抽调大部分北地边军补充后,其战斗力大幅度增强。 扩建主要集中在了骑兵以及陌刀兵上,大规模的扩充骑兵耗费极大,哪怕是以大唐的国力也是有些挠头。 好在苜蓿草与大豆的大规模种植,极大的缓解了这份困境。 时光匆匆,欣欣向荣的大唐迎来了天宝十年春。 这一日,朝堂开大朝会,朝臣们正在禀报有关于今年春耕的相关事宜。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御座上的李云泽,突然开口询问“众卿,高仙芝上奏说,与这几年与黑衣大食的连番交锋均取大胜。可近来黑衣大食蠢蠢欲动,调集主力试图入侵我大唐 。”李云泽的目光环顾众臣,缓缓开口言道“朕欲御驾亲征,一举拓展极西之地,收复汉时故土大宛乌孙等地。不知众卿觉得怎么样?”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这几年李云泽一直深居简出,在大明宫内忙着与杨玉环培养后代。 安逸之下,让朝臣们逐渐淡忘了这是个喜欢打仗的武皇帝。 说是询问大家的意见,可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位陛下的主意正的很,既然说出来那就是已经做好了决断。 这个时候大家要做的,就是附和而已。 终于是把张九龄给熬死了,成功坐上了内阁首辅位置的李林甫,第一个出首行礼“臣,预祝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有了人开头,后面的人自然是跟上。 很快大殿内都是连成片的‘预祝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当朝臣的基本上就没有傻子。 李三郎那等昏君在位的时候,自然是能捞就捞。 司马衷这等沙雕在位的时候,自然是要预留好退路。 而似李云泽这等六边形战士,只管听话干活就行,别的无需去多想。 基本上只要出现这等六边形战士的皇帝,那必然是身处于盛世之中。 盛世之中做事,无论是做什么都容易的多。 李云泽满意点头,与这些聪明人说话做事就是简单方便的多。 沙雕是没有资格出现在李云泽的朝堂上的,除非是用来逗乐子的。 接下来就是朝政安排。 与以往一样,还是六位内阁学士操揽国事。 小事六人商议解决,大事加急送往前线禀报。 至于说有人提议立皇长子为太子,然后以太子监国什么的,李云泽直接就是嗤之以鼻。 开玩笑一样,大唐的太子有几个是能有好下场的? 还是别的世界的老办法,直接就是秘密建储。 当不了皇帝也没关系,李云泽会将其余的皇子们分封到世界各地去。 大军出征自然不可能是今天决定,明天就走。 这种事儿就跟百万大军围攻一处村子一样,当着乐子看就行。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李云泽就开始往西域运送囤积物资,粮草大部分也是在西域当地解决,简化了太多的工作有步骤。 可哪怕如此,也就是花费了月余时间,才算是安排妥当。 这月余时间里,李云泽也没有闲着,而是努力与杨玉环一起琴瑟和鸣,直到已然养育了数位公主皇子的杨玉环再度有喜,这才正式出发。 大军从关中各地出发,一队队的拉出了漫长的长蛇阵行军。 路线是先走陇右,再过河西,沿着丝绸之路最终抵达安西都护府。 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没被选中随行的王维,抹着眼泪为好友们送上了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旁观了这一幕的李云泽,笑着示意众人齐齐饮酒“不愧是王维诗里的酒,诸位,饮盛!”
众人都在喝酒,唯独宫廷画师吴道子忙着绘画,将这幅《唐皇出长安图》给绘画出来。 告别了众人,在羽林军的护卫下缓缓出行。 离开了繁华的长安城,离开了富庶的关中之地。 入陇右,到处都是山岭。 过河西,山岭更高了。 进入西域倒是好些,沙漠纵横,天山巍峨对于李白等人来说那都是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 没有丝毫意外的,这些李白杜甫王昌龄这些大诗人们,创造出了一篇接一篇的佳作。 时间来到了天宝十年六月间,风尘仆仆急匆匆赶路的李云泽,终于是来到了安西都护府的龟兹城。 见到这座城,李云泽脑海之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数十年之后的那些白发唐军,他们坚守着大唐的土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还好老子灭了吐蕃,你们不用再被吐蕃人用人海战术给淹没了。这西域,终究还是咱们的。”
久闻其名,却是第一次见到的高仙芝,与数年前就被派来做前期准备工作的封常清,还有主动要求前来西域工作的高适,热衷于军旅生涯,跟着封常清等一起来到西域的岑参等人,都 在城外迎接李云泽。 这其中不少人都是当初寿王府的潜邸之人,与随行而来的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人说笑打闹,他乡遇故知真都是好不热闹。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在这里等着李云泽。 “臣,北庭都护府都护,郭子仪,拜见陛下~~~” 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怎么能够少的了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呢。 李云泽做寿王太子的时候,郭子仪已然算得上是位高权重,自然不可能被拉拢。 等到他带队通过玄武门,去给李三郎表演《秦王破阵乐》,那就已经不需要再拉拢了。 李云泽直接将其调任北庭,出任北庭都护府大都护。 所谓北庭都护府,其实就是以天山为分界线,天山以南的是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的就是北庭都护府。 西域其实是分为两部分的。 这次与黑衣大食的战争,李云泽将中唐名将几乎全都给调集了过来,足见他的重视程度。 或者说,是对于历史上的恒罗斯之战的意难平。 “诸位卿家,为国征战辛苦了。”
马背上的李云泽意气风发“入城说话。”
除了唐初那一帮凌烟阁名将之外,大唐最强的第二批名将,此时都在他这儿了。 大堂之上,李云泽先是询问了高仙芝有关于黑衣大食的动向。 “敌酋呼罗珊总督在恒罗斯一带集结了二十万大军。”
高仙芝回禀“臣以为当主动出击。”
李云泽点点头,目光转向了郭子仪“回纥,突骑施,还有葛逻禄等部可曾动员完成?”
“回陛下话。”
郭子仪拱手回应“各部接到圣旨之后,皆有动作。唯突骑施拖延不行,各种借口不愿出兵出牲畜。”
“既然不听话,那就平了他。”
李云泽淡然的摆摆手“此事你回去就去办。”
“唯。”
一番交谈之后,李云泽站起身来“此战,乃是打开通往极西大海的关键一役,只许胜,不许败!”
众将齐声应诺“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