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早年的唐隆政变初掌大权,中年开创开元盛世的李三郎,步入晚年的时候对自己有着超强的自信心。
他相信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哪怕李云泽展现出了勃勃的野心,他也对此毫不在意。 招揽些许人才怎么了,哪怕是养上一批王府甲士又如何? 再怎么着,能够比得上当年的太平公主吗? 这位几乎是第二女皇的姑姑都被自己轻松搞定,其余人等皆不足为虑。 有着强大自信的李三郎,相信自己能够操控一切,对于下面的事儿他并非是不知道,只要不影响到自己享乐,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太子什么的,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太子。 而且从隐王李建成开始到现在,历代的太子哪个有好下场? 不过哪怕如此,李三郎还是出声嘱咐了高力士一番“力士,寿王府那儿,你也要好生看着才是。”之前宛如隐身一般存在的高力士,当即躬身行礼“唯,老臣领命。”
等到下了值,回到自己院子的高力士,却是在门外见着了个怀中抱着木匣的小黄门。 “你...是寿王府的高进忠?”
大唐亲王成年之后,开牙建府的时候,其府内的内侍黄门都是从皇宫之中分派出去。 而掌管这项大权的,自然就是高力士了。 他的记性很好,此时还记得这个自己派遣出去的小黄门。 “小的拜见公公~~~” 公公这个词真心不是乱叫的,你得到达一定的地位之后,才能得到这种尊称。 影视剧里见谁都喊公公,那是会得罪人的。 高力士可是人精,跟在李隆基身边这么多年,眼力见那真的是毒的很。 只是扫一眼小黄门抱着的精美木匣,立马就明白了其来意。 “嗯。”
高力士推开房门让随从们退下,招呼高进忠“进来吧。”
高进忠本不姓高,更加不叫高进忠。 只不过皇宫之中的千年传统都一样,没有儿子的太监就喜欢收干儿子,来满足自己传宗接代却不可得的遗憾。 作为大明宫内权势最盛的太监,高力士自然是有着诸多的干儿子。 只不过高进忠不是他的干儿子,因为级别不够。 他高进忠只是高力士干儿子的干儿子,强拉关系的话,算得上是干孙子。 当然了,高力士的干儿子与干孙子们实在是太多了。 “说吧。”
在椅子上坐下,高力士撩了下衣袍“何事?”
“回公公话。”
高进忠满脸的谄媚之笑,将手中的木匣恭敬端上“小的奉我家大王之命,送来一幅王右军的字帖请公公鉴赏。”
“哦?”
高力士听闻此言,当即眼睛一亮。 伸手接过木匣,打开了一看果然是有一份字帖躺在绸布之中。 “我家大王说了,近日得了这份字帖,说是王右军的,可却害怕是赝品。”
高进忠伶牙俐齿,说话清晰“大王听闻公公乃书法大家,所以命小的送来请公公帮忙做鉴赏。”
大家都懂的,这就是在送礼。 只不过重送礼这种事情,他也是有讲究的。 到了高力士这种身份地位,直接送钱帛什么的,碍于身份之敏感,他大概率是不会收下的。 所以转为送古董,这可是风雅之事,而且还得得合心意的古董。 王右军的字帖,在这个时代来说那的的确确是价值极高的古董了,还很合高力士的心意。 而且还不能直接说就是送给你的,得用请你帮忙鉴赏的名义送来。 至于你要鉴赏多久,那就随便你了。 高力士自然不缺钱,毕竟每年给他送礼的人实在是太多,随便在李三郎的面前说上几句话,百万钱财算得了什么。 不过此人附庸风雅,字画音律无一不通,以名仕大家自居。 所以送他王右军的字帖,也算得上是投其所好。 果然,眼力劲出众的高力士,翻开看了一会就确定了,这绝对是王右军的真迹。 对于这份礼物,他自然是大为喜欢。 合上字帖,高力士眯起眼睛盯着自己的干孙子“寿王可有何言语与我?”
这是在问,寿王送我重礼所求何事。 若是能够帮得上忙,也可以帮忙,那自然好说。 可若是想要的太多,犯了什么忌讳的话,那这份字帖必然就是赝品,你还是带回去吧。 高进忠笑着恭维“我家大王说了,久仰公公字画出众,大王也是喜好风雅之人,若是日后有机会,希望能得到公公的大作。”
这话说的明白的很,现在不要求你帮忙做什么,就是走个线联络一番感情,把人情留在以后以备不时之需。 高力士自然是懂得的,只不过却是陷入了为难之中。 武惠妃想要推寿王上位的事儿,宫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若是收下了礼物,以后还人情的时候必然落在这上面。 他是不想参和到立储之事上的,可这份王右军的字帖又实在是喜欢,一时之间陷入了为难之中。 好在高力士很快就做出了决断“既然如此,那本公就帮忙鉴赏一番就是。”
之所以应承下来,那是因为高力士知晓武惠妃在宫中的能量,也知道走武惠妃门路的李林甫一派在朝中愈发的强势,同时更是亲眼见到了寿王的勃勃野心。 无论是怎么看,立储之事上都是寿王这边更占上风,那他自然就是顺水推舟卖个人情就是。 后宫与朝堂都有强势的支持力量,寿王本人更是锐意进取雄心勃勃,甚至当着皇帝的面就要求组建自己的班底。 在高力士看来,比起母妃早逝宫中无力支持,朝中靠山张九龄愈发不受待见,本人也是碌碌的太子来说,自然是寿王更加有胜算。 等到高进忠离去,高力士将字帖摊在了书桌上仔细观摩,那是越看越喜欢。 甚至还亲自研墨铺纸动笔,临摹了一番。 他不缺钱财也不缺权势,美人儿什么的有心无力,自然就是对这种风雅之事愈发上心。 心满意足的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临摹的字帖轻轻吹干墨迹欣赏了一番“某家的笔力,已有王右军四成功力。”
放下了临摹的字帖,将王右军的字帖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 唤来小黄门奉上茶水,端着茶碗抿了一口陷入了沉思之中。 沉默了一会,招呼心腹过来嘱咐“你去通知安排在寿王府的人,没什么大事的话,寿王府里的事儿就不必诸事皆报了。”
“唯。”
所以说,送礼的确是有用处的。 李云泽回到了王府之中,见着了等候自己的李白。 他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开口说道“本王欲征辟先生为寿王府国令,掌通判国司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唐制,亲王府邸设王傅一人,掌训导纠察过失事,也就是亲王的师傅。 这个职位很高,乃是从三品的高官。 之前寿王府的王傅因病辞职,现在还没有任命新的。 李云泽打算让李林甫来兼任此职,自然不是要让李林甫来教导云云,而是将其牢牢捆在自己的战车上,为自己入主东宫保驾护航。 之所以一心想要入主东宫,原因在于亲王帐内府只能拥有百余仪卫,也就是王府亲兵只能有百多人。 而东宫的太子六率分为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与左右清道率。 每一率可领三至五个折冲府,而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等,兵力分别是一千二百人,一千人与八百人。 这么算下来,太子府可领来长安城上番的各地府兵两万到三万之多。 当然了,到了李三郎这个时代的太子,自然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兵权,更多的只是名义上的拥有。 不过对于李云泽来说这就足够了,哪怕是只有几千的实兵,也足够他攻破玄武门的。 亲王府这边的文职,除了国傅之外,就是从七品下的国令最高,再往下就是大农,国尉,国丞,监印等等。 唐时科举不像是宋明那般一统天下,这个时代的科举几乎都被世家门阀与勋贵子弟所垄断,除此之外想要出头,那就需要通过传统的征辟。 李白自认为自己科举无望,所以奔波多年不断走路子,所求就是被有力人士给征辟。 等待了十多年,现在终于达成了这个心愿。 眼眶发热的李白,恭恭敬敬的向着李云泽拱手行礼“臣李白,愿为大王效力!”
笑吟吟的李云泽当即上前虚扶其手“本王得先生相助,如得萧何张子房也~~~” 这话捧人的话语听听就好,反正就看李白那嗜酒如命的喜好,外加狂放不羁的做派,以及动不动就直接开喷的性格,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在朝中混个如鱼得水的。 别管李云泽怎么个口是心非,可多年心愿达成的李白却是极为激动。 开口就要为李云泽做事,仿佛他现在成了诸事繁忙的宰相一般。 “这里正好有一事要先生去办。”
“大王尽管直言,哪怕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惜!”
“用不着赴汤蹈火。”
李云泽被逗乐了“本王接了皇命,要去东都主持今年的科举。此事筹备,就交给国令了。”
“唯~~~” 这次参加东都科举的名人可不少,除了大名鼎鼎的杜甫之外,还有命运跟李白相似的孟浩然,写出《登鹳雀楼》与《凉州词》的王之涣,擅长写边塞诗的岑参等人。 对于这些人,李云泽打算将他们全都纳入麾下。 除此之外,还有颜真卿,王维,王昌龄等人现在都是名声不显做个小官,李云泽同样也准备收入囊中。 郭子仪与李嗣业等人也未出头,他们同样都是李云泽的目标。 这是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无数名仕名将齐聚于此,李云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三郎将他们都给糟蹋了。 他要给这些人真正展露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