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四百七十四章 陛下,一路走好

第四百七十四章 陛下,一路走好(1 / 1)

自从逃回平壤城后,渊盖苏文立刻就拥立了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新王。

  再之后,就是扫地为兵,疯狂征召高句丽的男女老幼,同时将他们的粮食财货全部抢空。

  等到了开春,也是完全没去搞春耕的意思,毕竟打输了连高句丽都没了,还搞什么春耕。

  通过近乎于疯狂的压榨与掠夺,渊盖苏文在短时间内拼凑了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

  同时还聚集起来了足以供应这些所谓大军数月之用的粮草军资。

  渊盖苏文也知晓了唐军有一种名唤火药的秘密武器,这东西也不算是太过于秘密,毕竟烟花这东西高句丽也有。

  只可惜现在没时间了,否则的话渊盖苏文必然会疯狂研究这玩意的秘密。

  他知道连安市城这等坚固城防都扛不住,平壤城自然也不行。

  所以他将兵马沿途分布在了从鸭绿水到平壤城的沿途山地上。

  这些驻守在一座座山上,一处处狭窄山谷里,一道道简陋的关隘城池。

  渊盖苏文给每道防线背后的守军命令很简单,谁过来的了就杀谁。

  唐军渡过鸭绿水南下,几乎每道山岗每条山路都会遭遇阻击,那些搞过来的男女老幼们从山上扔石头,仍木头,扔泥土,扔一切能够找到的东西。

  这些高句丽人所造成的麻烦,甚至比他们的正规军更大。

  李靖向李二提出建议,转走水路渡海去平壤城。

  若是走水路的话,可以避开北部连绵不绝的山地,直接在西海岸平原上登陆直捣黄龙。

  但是这个看似正确的建议,却是被李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来灭国的。

  单纯攻占平壤城不算大功告成,高句丽数百年的历史之中,国都曾经被攻陷过许多次,可高句丽却是一直都能挣扎着活过来。

  李二很清楚想要灭国高句丽,必须将这片土地上的人都给安排处置掉,否则哪怕把高句丽的全境都占领了也没用。

  历史上李治攻破高句丽后,将当地人全部迁徙到了中土,就此灭其国再无复国的机会。

  李二的打算也差不多,只不过手段更加激烈。

  唐军开始逐道山岗,逐条山道的进行争夺。

  他们下了战马,披挂着甲胄,手持兵器举着盾牌,一步步的爬上山岗。

  用甲胄与盾牌抗住扔下来的石块,躲避粗大的滚木,手脚并用的艰难攀爬,直到冲入高句丽人的阵中,将其斩尽杀绝。

  有的高句丽人抵抗激烈,经常会战至最后一人。

  也有的高句丽人心生畏惧,扛不住的时候就会转身逃跑。

  各部唐军轮番上阵,一轮轮的厮杀突破高句丽人的防线。

  杀到兴起,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仁贵等人甚至会亲自冲阵。

  渊盖苏文将地形优势用到了极限,也将人力资源用到了极致。

  在给予了唐军不小的损失,外加拉长了唐军进攻时限的同时,高句丽的人口也在以极高的速度损失着。

  时间来到了五月份,今年的春耕高句丽已经是错过了,就算是唐军现在就撤兵,高句丽也必然会在秋收之后发生饥荒,饿死一大半的人。

  可李二却是完全不在乎唐军的损失,依旧是安排各部一轮轮的上前攻伐。

  到了五月底,陷入烂战的唐军,终于是突破了脸面的山地防线,逼近了平壤城。

  这一路上无数次的厮杀,究竟是消灭了多少高句丽人,哪怕是唐军自己也无法统计。

  毕竟按照唐军的军律,平民百姓那是不算战功的。

  早在得知高建武战死的消息后,渊盖苏文就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他高建武都能为了高句丽而死,渊盖苏文自然也有这个觉悟。

  这几个月来,不惜民力物力的,将整个平壤城极其四周地域构造成了一座布满尖刺的堡垒。

  高句丽最后的力量,都被集中在了平壤城附近。

  数以十万计的军士百姓们将平壤城内外围的水泄不通。

  唐军围城之后,开始了攻城。

  先是将平壤城周围的据点一一拔除,然后就是铲除城外的防御。

  两边来往厮杀,无数的尸骸被扔进壕沟之中。

  金贵的战马被当做可以随时舍弃的牲畜,套着绳索顶着箭雨拼命拖拽鹿角木桩。

  唐军大力士们挥舞着锤子,将那些羊马墙一层层的砸碎。

  每一次的前进,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毕竟唐军的甲胄无法应对那些突然出现在脚下的陷坑,也扛不住高句丽人扔过来的火油,挡不住城墙上射过来的床弩等等等等。

  最夸张的一次,是唐军正在一条壕沟之中与守军激烈厮杀,蓄谋已久的高句丽人直接放水填满了整条深达丈许的壕沟,将自己与唐军一起淹没。

  可以说,高句丽人用尽了一切所能够想到的办法。

  面对唐军的不断损失,李二宛如木头一般没有丝毫的动容,仅仅只是不断的把军士派遣上去,清除城外的防御设施。

  到了他这种级别的统帅,对于战场上的损失早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做皇帝的时候,他爱惜麾下的子民,因为每一个人都要给他纳税。

  可上了战场,军士们就只是他打赢战争的数字。

  等到唐军付出了足有数千之众的损失后,终于是破开了一条通往城下的通道。

  在城头上守军的疯狂呐喊与攻击下,一辆足足包裹着三层厚铁皮的诺大盾车,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一点点的被推向了城墙。

  守军拼命的用各种器械抵抗,床弩咄咄的猛射,落在盾车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可惜却是射不穿。

  抛石机扔出的石头,砸在顶棚上石头都砸碎了,也依旧是砸不穿。

  随着盾车愈发靠近城墙,逐渐陷入疯狂的守军甚至派出了敢死队,拼死前冲想要阻挡盾车。

  然后唐军的掩护部队也会拼死阻挡,在惨烈的杀戮之中,盾车终于是靠近了城墙。

  随着推动盾车的死士疯狂逃亡,城头上的守军也开始逃跑。

  而高句丽的敢死之士却是拼了命的冲到盾车下,可导火索却是已然燃进了厚壁之内,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去扑灭。

  许多敢死之士拼命的推动盾车,想要将盾车给推离城墙。

  可盾车的地锄已经放下,而且本身的重量极大,哪里是轻易可以推走的。

  随着一声晴天霹雳的响起,守军的一切努力都随之灰飞烟灭。

  唐军的甲士冲入了城内,却是惊讶的发现,城内已然是被改造成了一座战争堡垒。

  路口被封死,院墙被加固,地面上到处都是陷阱与壕沟,无数高句丽人举着各种兵器农具乃至于木枪隐藏其中。

  对于这种场面,李二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打!

  李云泽这儿正在距离平壤不算远的岸边搭建临时码头,后勤运输线将转为海运为主。

  李二的使者找到了他,就是问他面对这种复杂的环境,该如何去攻打最好。

  “带了那么多的火药来,总不能再运回去吧?”

  李云泽慢悠悠的说道“别走街道,直接用火药开道炸开沿途的院墙房舍。遇到攻不下的地方,直接用火药去炸。抓了那么多的俘虏,安排着去填沟埋坑运土。把手里的力量都用上,这

  个时候没什么好省的。”

  给出了意见的李云泽,不再去关注城里的战斗,甚至都不愿意过去,就在海岸边安排后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直到大半个月之后,睡午觉的李云泽被外面的欢呼声惊醒。

  出来之后才知道,唐军终于攻下了平壤城。

  “渊盖苏文抓到没?”

  “自尽了,先把他的家人还有高句丽的王给杀了,然后自己就自尽了。”

  李云泽长舒了口气,这一战终于打完了。

  大唐周边已然没了像样的对手,也不需要他再做什么后勤司马了。

  百济那里在高句丽之前就已经被苏定方与薛仁贵所部覆灭,李二将光复的汉时四郡重新划分设州。

  随即将各地的高句丽与百济的百姓们迁徙去了中土,再从中土迁徙移民过来。

  一直忙碌到了秋收,大军才分批开始返回。

  负责后勤扫尾的李云泽,一直等到步入冬季才回到了李家庄。

  回到家中,长乐公主与武媚娘各自抱着孩子来迎接。

  “以后还会再打仗吗?”

  “打仗肯定还会打。”

李云泽逗了逗孩子,舒展双臂左拥右抱“不过我是不会再去了,以后就留在家里陪你们。”

  唐军的对外战争并未停止,除了常年与吐蕃轮战消耗其国力之外,主要打击目标放在两河与西北广袤的大草原上。

  贞观二十年,吴王李恪出镇遥远的乌克兰黑土地。

  贞观二十三年,蒋王李恽出镇两河。

  贞观二十九年,越王李贞出镇天竺。

  贞观三十四年,纪王李慎出镇波斯。

  贞观...

  在李云泽与孙思邈的医术加持下,晚年没有陷入求长生怪圈,胡乱吃那些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长生药。

  李二避免了在五十岁的时候就驾崩,而是活了很久。

  一直到贞观四十七年,七十余岁的李二终于病入膏肓,躺在病榻上接见了诸位重臣安排后事。

  “你果然是神仙中人。”

  安排好了顾命大臣的李二,单独接见了深居简出多年的李云泽。

  看着他那张多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的面孔,李二挤出了笑容“朕能求长生吗?”

  李云泽平静的摇头“你不是挂逼,所以不能长生。”

  李二那满是期盼的眼神里的光,明显是黯淡了下来。

  沉默了好一会,李二再度出声询问“你会留下来辅佐太子吗?”

  “陛下亲自教导太子三十年,已经不需要我辅佐了。”

  李二轻叹了口气“朕能得子厚相助,大幸。大唐能得子厚相助,大幸~~~”

  看着神色迅速衰败的李二,李云泽拱手行礼深深鞠躬。

  “陛下,一路走好。”

  贞观四十七年,一代雄主天可汗,打下了世间最为庞大疆域的唐皇李世民病逝于含风殿,随后被葬入昭陵与多年前就住进去的长孙皇后合葬。

  新皇李治登基,尊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文皇帝。

  按理说应该是武皇帝的,只不过在李治看来文比武更好听。

  大唐进入了李治时代,而贞观老臣们也已然逐渐全部凋零。

  送李二入昭陵后,李云泽就回到了李家庄从此彻底闭门不出。

  一直等到长乐公主与武媚娘寿终正寝,被尊称为大唐活神仙的李云泽,在安排好武媚娘的后事后,渺然无踪。

  大唐世界里,从此之后只留下了他的传说与故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