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逐渐散开,陈友谅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想要后退,也才注意到周围全都是狭窄的河道,他们想要调头,发现根本不能掉头,他们只能顺着河道往前走。
朱元璋也是松了一口气,底气十足:“陈元帅,你人数众多又能如何,如今你已被我明军包围,插翅难飞!”
“呵!”陈友谅冷笑,“你想要把真龙困于小池之中,那是在痴心妄想,就算被困于此,我陈军也照样能把你打得落花流水!”
朱元璋也不多跟他做口舌之争,他已做好万全的准备,陈友谅这一战必败无疑,真龙?
上天答应他当为乱世真龙了?
“军师,吩咐下去,全火力攻打明军,今日这一战若是能赢,全军有赏!”陈友谅大喝,军师也不敢不从,就只能原话吩咐下去,心中却实在忐忑不已,虽有人数优势,这一战明军和陈军的赢面几乎相同。
朱元璋征战沙场十多年,对于用兵用人方面都有自己见解,他们的元帅多多少少都还有些年轻,自然是比不上这诡计多端的朱元璋。
百艘巨舰上的水军同时拉起弓箭,对准朱元璋他们的位置。
廖永安蹙眉,水上用弓箭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他们用的是别的方式,在床上用火攻更为巧妙。
“全军准备,火球攻击!”朱元璋志气高昂,“杀他们片甲不留,让那些人知道我们明军的厉害!”
“杀!杀!杀!”
“杀!杀!杀!”
天雷滚滚,碧绿的鄱阳湖水随着巨舰的前进而在不停的翻涌,拍打在巨舰的母壁上,留下一片片阴影。
砰!砰!砰!
火球落在陈军的巨舰上,发出一声声巨响,那燃起来的大火转眼之间就已经被浇灭,随之弓箭万支,密密麻麻的插在巨舰上,不少的明军身中数箭。
朱元璋看着自己脚下的箭支,脸色更是沉了沉,这样下去他们的局势可不妙。
“元帅,我们必须得尽力一战,不然这战况对我军不妙!”
廖永安凝视对面的升起的烟雾,回头看一眼后面的将士,表情严肃的说道:“加大火力,快!”
“把所有的火球全部都投出去,破坏他们的巨舰,把所有的火力全部集中在他们的左舰和右舰,那是他们的主力军!”朱元璋大声的喊道,目光沉着的看着对面的陈军。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慌乱,眼下最妥善的攻击就是破坏陈军的主力军,并且不能让他们有反击的机会,这一战……
若败,化为鬼雄,心中万般不甘!
思及,朱元璋心中愈发的笃定起来,幽深的眼神也带着浓烈的杀气,只能杀!
别无他策!
红色的披风在风中摇曳,手里面长剑向天而举,昏暗的天空中划过刺眼的亮光,映照在他的面孔上,烈士雄心!
火球不停的攻击,火光一阵接着一阵,陈军那边很快传来惨叫的声音,很多将士身上沾了火苗,身上的衣服也在慢慢地燃烧起来,惨叫的声音很快传出。
“啊啊啊!好烫!好烫!”
“我的屁股!”
杂乱的声音交杂在一起,陈军巨舰上一片混乱,就连他们的旗帜都开始燃烧起来,一群将士立刻放下手里面的弓箭去灭火。
军师看到两边的主舰将士开始慌乱,心中愈发觉得不妙,要是再这样继续下去,对战况对他们陈军极为不利。
军师匆匆的跑回船舱里,汇报说道:“元帅!大事不妙!明军巧用火攻,咱们的将士正在救火,必须得想办法撤退才可解决此况!”
陈友谅手中的瓷白酒杯用力的砸在桌子上,刹那间酒杯四分五裂,他拿起桌子上的大刀,怒气冲冲的出去。
军师冷汗连连,快速的跟上。
“哼!”陈友谅鼻尖发出冷哼:“我就不相信,吾等六十万大军灭不了他二十万明军,这一战,必胜!”
他站在巨舰的前头,将打过来的火球斩成两半,掉落在他的脚下。
“注意躲避,所有将士听本帅号令,今日必让他们明军成为手下败将,给本帅打!”
陈军们被陈友谅的话鼓舞,又身先士卒,灭火之后再一次站起来,拿出弓箭再次攻击。
朱元璋立即让将士把所有的盾全都拿出来挡住,密密麻麻的箭支落下,场面惊心动魄。
同时火球穿梭在无数箭支中,双方都在猛烈攻击,一片硝烟弥漫,鄱阳湖碧绿的湖水都开始泛起浑浊。
“卧槽!卧槽!这是我不充钱就能看的大战吗?震撼我全家!”
“我全程跪下地上看完,腿都麻得站不起来了,双方的攻势都很剧烈,这一场战役我不认为朱元璋能赢,一是人数相差太大,二是朱元璋武器明显不够。”
“激动得我都扣不了字,这尼玛也太刺激了,陈友谅虽然年轻,但不可否认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英雄人物,想不到我华夏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牛掰哄哄的年轻枭雄人物。”
“真是太可惜了,这就是古代时候的大战么?!”
这一战若是败了,朱元璋就必须重头再来,但以陈友谅的性子绝对不会让他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王国华老爷子神情激动不已,这一场战役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个极大的宝藏,能够见证如此浩大的战役,这是华夏历史文明进展的重要关键。
“教授,明太祖已经奋斗十几年,这一战要是彻底败了,那么历史上的开创明朝洪武之治还存在么?”高雯不禁有些好奇,虽然知道最后赢了,但这战役的庞大完全出乎他们的想象。
千军万马何等气势?
如今更是百艘巨舰,舰上万军,这场面何其恢宏,何其震撼人心!
古代的战场是他们现代无法复刻出来的文明,更何况那令胆颤的杀戮、战意!
王国华老爷子听到这个问题,默默的摇头。
目光锁定在苏辰身上,想起苏辰之前所用的那句话。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高雯愣了愣,很快明白这句话。
明太祖一路走来几乎都是以少胜多,这一次依旧谱写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