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历时才仅仅15年!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始皇帝的丰功伟业。
而具体的还有几个奇怪的记载,历代史学家都把它们定义成秦朝灭亡的原因。
巡游求仙,始皇帝到了统治后期,其迷恋长生不死之术,笃信命数。听闻方士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秦始皇得天下不久,当然想长生久治,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以求永久的统治天下。所以,派方士满世界寻找不老药,甚至派徐福东渡寻找仙岛求药,徐福寻之不得,竟颠簸到了日国,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在一定意义上讲,徐福,不仅是人类驾驭海洋的历史第一人,也是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的第一人。
铸十二金人,收天下之兵,铸成金人,而传说始皇帝十分喜欢这些金人,先是放在阿房宫,死后又放在始皇陵。现在看来,这十二金人的来历与去向皆是谜团。
焚书坑儒,其实这是两件事,焚书即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其中主要的是要焚《道经》,此道经非彼道德经,当然更不会是孙敬所修的道经了,孙敬所修道经不可言传,不可授人,乃天道所指派人选,史书上并无半点孙敬所修道经的片言只语。
这部被焚的《道经》现今只余十六字真言,十六字心传,是儒教所说的圣贤传心之言,其内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古文《尚书·大禹谟》。儒教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道理只能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为儒家成圣之最高法言。
说到这里,以前儒家其实也有成圣之道经,就是因为始皇帝的焚书,把《道经》焚绝,所以,自始皇帝之后,再也没有儒家成圣的传说。当然,这其中不能一言断之,也有可能隐于民间的圣人不显于世罢了。
至于坑儒,其实坑的不是儒士而是方士,因始皇帝寻求长生不老药却不得,始皇恼羞成怒,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于是,先焚道经,后坑方士。
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建立了第一个真正的统一王朝,看他的丰功伟绩,绝不可能如后代史书所言,其统治后期会如此昏庸暴政,导致秦王朝如此之短,竟然只存在了15年!始皇帝的传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西汉推翻了秦朝,所以其言必是有所夸张,以迎求当时的政治要求。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书写历史的人却不一定真正的公平公正。
既然金人现世,如果真是始皇帝所铸的十二金人的话,那么就必定不止一个!而在黄河流域离开封最近的华夏历史上的古都为洛阳,去那里寻找!
顺流而上,很快便到达古都洛阳,果然,在过了汉光武帝陵不远处,西霞院水库的黄河河底,孙敬又感受到了那如开封河底的神魂波动!在河底,赫然发现另一个金人!第二座金人!
十二金人没有被销毁!十二金人没有在始皇陵内!
十二金人全在黄河河底?还是有的在其它地方?孙敬起了很大的兴趣,铸造金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何人所做?始皇帝下令铸金人是真的的话,那必有高人指点放置,而且内置五行聚灵阵,这必不是凡人所为,以孙敬现在的境界,竟不认识这些石头是何物,这个阵法是如何放置进去的,所以定是渡劫期以上的超级大能所为!八壹中文網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