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尘之所以要先从朱由校下手的原因,也是让他形成一种魄力。
改革都是从自我开始的,没有革新自我的勇气,就是改革不彻底。
为何赵尘要先略带逼迫性地让朱由校交出土地?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明朝的皇族圈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
皇族占着大量土地,却不上税,这就大大削弱了明朝财政收入,甚至还直接抢夺地方税收权。
举几个例子,万历时期,一次就赏给福王两万顷良田,相当于200万亩,河南良田不够,山东湖广凑,又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都给福王,还有河南的盐铁专营专卖权也给了福王。周王拥有开封的税课权,潞王占有河泊所26处,潞城县的商税被赐给了清源王,屯留县的则归辽山王所有。
这还不算啥,历史上的朱由校,一次赏桂王、惠王、瑞王每人三万顷,相当于300万亩良田,还有景王、潞王四万顷。成都附近70%土地归蜀王,河南一半土地归王爷。光这几位王爷就圈地就超过二十万顷,也就是两千万亩地了,让其余百姓怎么活?
就算是被吐槽得厉害的清朝,清朝只有清初八旗圈地,加在一起还没这几个王爷多,而且清初就禁止了,并且清初还免费给百姓分地,而明朝都到明末了皇室还在圈地。
由此可见,圈地的危害。
这也是朱重八定下这个规矩的时候,拍脑门想的,当时刘伯温劝阻,他压根没听。
此外,明朝是历史唯一宗室世袭罔替的朝代,明朝所有皇子全部封世袭罔替亲王、亲王的世子不降档承袭世袭罔替亲王,更可怕的是,亲王其他儿子无论多少,哪怕生50个、100个,也全部封世袭罔替郡王,大明宗室全部爵位世袭罔替。
朱元璋多个儿子的亲王爵位从明初一直传到明末,近300年时间,一代又一代制造了无数世袭罔替郡王。
最为极端的例子,乃是明朝庆成王,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妃妾24人,生儿女多达100多人,第四代庆成王朱奇浈所生的光儿子便多达70个,另一位庆成王更狠,光儿子就达100人!
甚至出现了这样尴尬的场面:“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
每次节庆家庭聚餐,同胞兄弟们见面,都要先由人介绍一番,否则彼此都不认识。
洪武年,朱元璋有10个儿子、1个侄孙,算上朱元璋本人一共12人,到洪武朝末期一共58人,到明万历三十三年,宗室人口已达十五万七千余人。
如此可怕的宗室,对整个大明朝,就是一个瘤子,趴在大明朝身上吸血。
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
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而需要供给王爷的是192万石。
明末时财政支出中,宗室支出占比超过52%!
关键是这帮亲王还不交税,税收压力全部转移到百姓身上,这百姓怎么受得了?
再一个,皇族特权膨胀也侵害皇权。
皇明祖训:“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
连管辖司法的权利都没有,那地方就是亲王说了算了,而亲王干起黑社会头目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
所以,赵尘的改革,必然要对亲王动刀子。
但是,目前而言,肯定是不敢乱动的,一个是朝政中还没多少党羽,一个是武装力量也不算多,真要逼急了,其余亲王直接造反,那就不好玩了。
所以需要徐徐图之。
可现在朱由校不肯,那就不好玩了,这个狗皇帝家里是真有一头牛啊。
赵尘思索了一番,当即也是上了马车,他要去一趟户部,翻阅一下皇庄的收入。
来到户部,赵尘当即翻阅起皇庄的卷宗起来,皇帝内库的收入记载,也是有记载在户部的。
这么一翻阅,赵尘当即就是眉头一挑,果不其然,好家伙,又有猫腻。
他当即再度直奔朱由校。
而朱由校这一边,回到皇宫,招呼魏忠贤过来。
“伴伴,给朕捏捏肩膀。”
魏忠贤连忙过来,陪笑道:“陛下,今个您又去新生县了?”
“是啊,老师弄出来的新生县,的确是成果喜人,那些官员,也有了变化,不过……”
魏忠贤当即问道:“难道还有什么让陛下忧心的事情吗?”
朱由校道:“老师想分了朕皇庄的地。”
嘶!
魏忠贤倒吸一口凉气,他眼睛睁大,好家伙,赵贤弟,你玩这么大的吗?
你不要命了吗?
这新政动到陛下头上去了,你是找死吗?
魏忠贤也是暗暗咋舌,之前朱由校让他负责收取矿税和商税,但魏忠贤也绝对不敢将主意打到皇庄上去。
而赵尘真敢啊?!
魏忠贤讪讪说道:“陛下,赵大人或许也是为了新政。”
作为同盟,魏忠贤肯定要为赵尘说好话了。
朱由校道:“朕明白,可是,朕怎么也下不了手啊,这可是朕的土地啊,朕一年靠着这些土地,也能赚个上百万两白银,要是都分出去了,朕可就没银子了!”
他道:“有些左右为难啊,不管了,朕再拖一拖,先拖着,不让老师动朕的银子。”
正在这时,外面有太监进来通报。
“陛下,户部尚书赵尘求见。”
朱由校顿时无奈:“老师怎么又来了?他不会还是要提分朕的土地吧。”
魏忠贤问道:“要不,奴才出去让赵尚书等等?”
朱由校摇头:“不,还是让老师进来吧。”
赵尘进来后,当即道:“陛下放心,臣不是来分地的。”
朱由校来了精神:“只要不分地,一切都好说。”
赵尘道:“我是来和陛下谈谈,陛下的皇庄收入。”
朱由校有些疑惑,赵尘道:“我刚才去户部查了一下内库的卷宗收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