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粉饰太平,这帮东林党人,必须要向皇上证明,向天下人证明,现在的大明是盛世,那帮鞑子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不会成气候。
所以,现在整个朝堂主流的说法,就是以教化为主,实战里可以不用教化,但在明面上必须这么说,才能维持大明的泱泱大国和正统地位,才能维持东林党人的地位。
相当于就连说句话,都必须按照政治优先,而不是按照对错,这便是党争带来的可怕之处。
所以治辽,肯定也必须按照政治正确的法子来写,政治正确是教化,你怎么能写专门怎么剿灭对方呢?
什么各种阴招都出来了,烧毁建奴的粮草,截他们的后路,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反正怎么消灭对方怎么来,这如何能行?
如此重视鞑子,这如何能显示大明的大国地位?
另外一个考官拿起另外一份试卷,满是赞叹:“这一份试卷,才写得好,大明与建奴的区别,不过是礼仪的不同,更何况建奴此前还是我大明旧臣?大明治辽,最为要紧,便是以圣人之礼进行教化,在震慑同时,对建奴进行诛心。”
其余考官也是点头。
一个考官看了下试卷,不由笑道:“这篇试卷,可以给上等,教化建奴,才是首位,行圣人之说,如此我大明才可永享太平。”
一旁的张瑞图咳嗽了一下:“敢问各位大人,这张试卷呢?”
“这张?”
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不屑道:“张大人,你看看这张考卷,合适吗?这考生写的是什么东西,断建奴的粮,杀建奴的人,选派骑兵出动,在建奴后方烧杀抢掠,这算什么,难道我泱泱大明,岂不是成了第二个建奴?”
“不错,圣人有云,出则为夷,入罪则为汉,不过是礼仪不同而已,如何能使这些计策。”
“不够教化,张大人,这份试卷,最多只能评为下上,连中等都不够格。”
其余阅卷官发表完看法,左光斗又是淡淡道:“还有一点,那就是这篇文章,只注重术,但是他却从全局忽略了策略,固然能逞一时之勇,但长久呢?长久之后,大明还如何收复建奴?如何能彻底平定建奴?”
张瑞图内心叹了口气,不敢再说话,唯唯诺诺道:“左大人言之有理。”
“治疗,必须要以教化为主,可诛建奴之心。”
其余考官又是开始阅卷。
很快,挑选好了的试卷,就是送到朱由校面前。
朱由校见到试卷来了,当即就是兴致匆匆,准备翻阅起来。
他飞速看了起来,然后仔细一看,眉头微微一皱。
这些狗屁文章,怎么全是所谓的教化?
朱由校有些烦,但他也不是很敢说,他现在才十八岁而已,而朝政又都是东林党人把持,只能是闷头寻找试卷。
但寻找一番,却没有找到赵尘的试卷,不由道:“所有试卷都在这里了?”
左光斗当即道:“陛下,这是参加殿试,被评为中上及以上的试卷,其余下等的试卷,没有取来。”
“将下等的也取来,让朕一并瞧瞧。”
“陛下,下等的试卷,不过是胡言乱语,质量远远不如这些试卷。”
朱由校道;“但朕要瞧瞧。”
左光斗没办法,只能道:“陛下稍等。”
一旁跟进来的张瑞图等人,也是站在那里。
张瑞图内心则是在打鼓,赵尘是不是凉了?
赵尘是魏公公带来的,他要是没考上,恐怕魏公公会迁怒自己啊。
没有多久,所有试卷取来,朱由校看着这些试卷,又是飞快看了起来,然后,他见到了一份试卷。
只见这试卷上所言的治疗,直接就开宗明义,先是点出建奴并非汉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加上此前女真与大明的矛盾,后金可以说是势必要灭亡大明,是不死不休,这种情况下,任何教化都没有用,所以必须要考虑打,必须要考虑,如何取胜,和谈连想都不用想。
再接下来,又是提出了三个战略期,第一个是战略防御,第二个是战略相持,第三个是战略反攻,目前大明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所以辽东需要以防御为主,趁此机会治理大明内部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赵尘提出的策略有,发下辽东的军饷,不能拖欠,然后操练士卒,加强训练,经略作为最高长官,掌管全局,加强火器研发,发明大炮,组建骑兵,偷袭骚扰建奴。
当见到赵尘的一些话,是直接采取类似霍去病一般的打法,以战养战,敌人的辎重就是我们的辎重,敌人的粮草就是我们的粮草时,朱由校眼睛都亮了,如同夏日天喝了冷饮!
“好!”
朱由校忍不住称赞起来。
他能看得出来,这必然就是赵尘的试卷了。
接下来朱由校继续看,试卷上说,在战略防御阶段,若是能整顿好大明内部,能将大明内部治理好,用大概三四年的时间,打通大明的财政问题,那么大明就缓过神来,可以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联合朝鲜,三方围困,建奴国家小,粮草必然不足,耗是肯定耗不过大明的,这一阶段,必须要先收服广宁。
到了战略反攻,赵尘是这样说的,若研发出佛朗机炮,研发出蒸汽机,到时候直接用坦克横推建奴,直接一次性收服沈阳,灭了建奴,兵强马壮,科技强盛,便是全面反攻之时。
“好,好啊!”
朱由校看着文章,打开封名条一看,果然是赵尘的署名。
他当即道:“就这份试卷,为状元。”
朱由校将试卷拿起,满是兴奋道:“朕钦点他。”
左光斗、还有赵南星等东林党人,都是一愣。
什么情况,陛下竟然没有从中上或者上级的试卷里选,反而从下级的试卷里选出来了一份,还说要钦点这人作为状元?
这开什么国际玩笑?
左光斗道:“陛下,能否让臣看一看这份试卷?”
“自然。”
左光斗接过一看,发觉赫然是张瑞图此前点出的试卷,当即皱了皱眉,正色道:“陛下,臣认为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