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朱柏能有什么坏心思 > 第41章 杨宪得天下,不在场士

第41章 杨宪得天下,不在场士(1 / 1)

皇宫里。

奉天殿门前玉阶之上。

朱元璋向杨宪发出命令。

“这一次恩科北场你们会办得很高兴。”

“是的,您到刑部去一趟。

让闯皇宫的学子们也放手去做。”

于科举张榜之日。

便有许多北方学生,喊科举不公闯皇宫。

纷纷奔东华门前,欲叩门示冤。

然后全部被捕,都城一片哗然。

杨宪拱手相让。

“知道了。”

“好吧,学子们如果受到伤害。

一起来请太医看了看,并给了汤药费。”

但杨宪却突然拱手道。

“皇上,大臣们认为不该把学子们如此单纯地放走。

首先要斥责其不法不尊。

冲撞朝廷、扰民滋事、败坏读书人的作风。

然后恩威并用、免刑赏酒。

借此,众生一定感恩戴德沐浴皇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了。”

“好吧,好吧。”

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朱元璋点头认为此法很好。

这比将这些学子直接释放更为合适。

杨宪看朱元璋心满意足,随即也说了起来。

“禀于皇上,这都是北方学生。

倒不如一起待在都城参加下一次恩科北场比赛。

这样他们定然会无比高兴的。

感恩戴德的皇上。”

闻听此言,朱元璋对杨宪越来越满意。

多了个敢想敢干的干吏。

“准确,还采取哪些措施。

一起来谈谈吧。”

杨宪接着说。

“皇上,大臣们认为恩科以后。

那些北方学子定然被盘缠用光了。

比不上朝廷对他们的补助,不多不少,二贯就可以了。”

但朱元璋大手一挥。

“不信,直送五贯。

使全体学子知难而进。

只要参加科考就会得到朝廷的供应。”

杨宪拱手相让。

“皇上,就这么下吧!

天下学子一定会感到皇上对自己的珍爱。

特别是北方学子难免悉数而至!”

“好吧,朕就得这样。

恩科北场不仅是为了稳定北方士子的心。

更重要的是选拔优秀的人才供朝廷使用。”

话音刚落,朱元璋便挥挥手示意杨宪走人。

心里还是惦记着。

这个人比起李善长和胡惟庸,要好用些。

杨宪的年龄远远小于他们。

许多事都是敢想敢干。

拜皇帝为相,杨宪到中书省任职。

不久又召请北方诸省布政使司官。

直截了当的说。

“皇上有命令,此次恩科北场要搞得轰轰烈烈。你得把恩科,告诉每个合格学子的家。”

下面的官员,难为情拱手道。

“杨老爷,科举那么伟大。不需要吾之类的告知,那学子们应该也都知道。只是其中有许多人不想来。”

杨宪不过是冷哼一声。

“不想参加科举吗?他们是否仍在等待、忠于北元残寇!”

这句话说得底下官员们大吃一惊。

“禀大人们,有的年事已高,感到路远。

有的志不在此也希望大人们谅解。”

但杨宪就是挥了挥衣袖。

“陛下有诏,从此凡到京城参加科举之学生。吃喝拉撒食宿,一律朝廷提供。

这么丰厚的条件哪有拒绝之理啊!我无论你采取何种方式都可以让北方学子科举应到尽!听见没?”

杨宪的话更使眼前官员躬身称绝。

没有人害怕此时会碰到霉头。

只好各下命令。

北方各地方官府收到死令后自然办得比较断然。

但凡会走秀才都不考虑年龄。

一半请一半逼,全由各处小官吏,派往京城。

路费,全是他们掏来的。

不允许学子们,也就有了排斥的道理

一个月之内。

都城内参加科举者已近千人。

也有不少学子上路了。

布政使司之一。

杨宪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向各地学子作了报告。

“眼下都城等恩科之学生已达800余人。

据各地区来的报告说,途中应至少有三百名乘客。

皆将先于恩科,抵京城。”

杨宪听了这一号码后,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近千的人数整整是恩科南场的2-3倍。

单单这一条,即使符合朱元璋的条件,也得轰轰烈烈。

但杨宪还记着科举不仅仅是为了热闹。

又要选拔优秀人才服务朝廷。

这个考生人数已经具备,素质必须相差无几。

不然就立于奉天殿的殿试中。

北方举人都没有南方举人多。

其杨宪之面,何来光明?

不就是极大的耻辱吗?

于是他收集到一个,在整个北方都很有名气的学子名单。

杨宪淡淡地问。

“各位,这些榜上有名的学子们,到齐了没有?”

几位布政使司官员相视一笑。

硬着头皮把事情逐一报告了。

有些地方过来百分之八、九。

有些地方才来7成。

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地方豪强家族子弟。

各地官员也难缚人到京城参加科举。

杨宪亦知之,遂勉为其难。

可轮到山布政使司官时。

他只是在搪塞自己。

由于路远,许多人水土不服。

“因此……”

杨宪怒斥道。

“究竟来得有多少!”

对方吓一跳。

“二成、二成以下。”

闻听这话,杨宪立刻站了起来。

山历代为北地科举大省。

有时连北方举人名额也占一半以上。

如何处理问题!

“为什么现在就说出来!”

对方吓坏了,赶紧作了揖。

“老爷,下官真是难呀。

前些时候,皇上圣旨赐死山昉二贤。

地方上士子们或是悲愤或是忐忑。

仅此二成,已为地方官府、万般辛苦所致呀。

上次在恩科南场的时候他们可单独没来呀!”

闻听此言,杨宪立刻感到这件事刁钻异常。

又闻山有二贤之誉。

他们父子俩都是元朝宰相。

在地方上威望如同朝中李善长一样。

这类角色是由圣旨赐下。

则其桃李故旧、沾亲带故,想必不肯前来。

杨宪怒斥道。

“快来邀请、劝谏吧!

我无论如何也不允许他们不在!”

“好啊,好啊!但无论怎样努力。山璟之士是不来参加科举的。榜上有名,也就三成以下,无奈答应来。并且很多,到现在都没有出发。”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大正弹劾皇帝 穿越三国之槊血纵横 铁翼鹰扬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木允锋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热门小说推荐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抖音小说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抖音热门推荐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笔趣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