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楼里。
朱柏静静地坐到座位上仔细翻了翻书本。
案头十本书都是很难见到的孤本。
随身太监备茶。
也是凳子,垫点棉垫子。
使朱柏能恰到好处地够住书桌。
随身太监,好像已经习以为常。
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然后静静地站在旁边小憩。
他深知朱柏读书时是很认真、很入神的。
“无愧于翰林院的称号。
朱柏望着保存完好的书心里吃惊。
透过摩挲纸张他才明白了面前的书。
至少五、六十年。
但眼前,却依然像个全新。
书楼外面。
几位新来的翰林围坐在门外兴趣盎然的观看。
“那是谁人不知的十二皇子啊,那是早慧的才子吗?
一些人听说朱柏声名远播。
“让我来说,这句话有一定的过犹不及。
早慧和天才只是口耳相传。”
更是心里没底
毕竟,现场的人们,正是科举一路拼杀出来的猛人。
所谓天才在他们心目中就是这样。
别说过目不忘。
但是看完之后基本就可以背大半了。
尤指圣旨中所记载的事情。
只要他们有心,听过一次就会难以忘怀。
可原模原样复写。
否则,再请皇上说说,总归是不怎么样的。
“你估计这小皇子还能坚持多久?
一位新来的翰林很好奇地问。
不久,又有一个人低声说道。
“估计3天。
估摸着小皇子出不来皇宫了,一来也是图新鲜劲。
过3天,最长5天。
这小皇子不会再来。”
更多的人猜。
“一个8岁小孩。”
“没准一见午后,便急不可耐地走开。
8岁,是个玩闹时。”八壹中文網
“各位8岁就可以放心地坐着看书了吧?”
这句话一出口,就引起了众翰林的颔首。
他们回忆道。
8岁时,大家都还贪玩,看书全凭夫子戒尺。
要他们独立积极地阅读是有些困难的。
然而没有等到他们回想起儿时的情景,身后却出现了一个影子。
淡淡的说。
“尔等是做什么的!”
大家听了顿时惊恐万状。
再回头向后面的成尚敬礼。
“成大人。”
成尚看着面前这些新来的翰林,隐约猜出几分意思来。
“你闲着没事吧?
需要为你多安排一些事情吗?”
大家赶紧摇头晃脑地又做了鸟兽散。
唯有王艮留下讥诮。
“小殿下入内多久?”
王艮计算了一下时间。
“估计是一个多时辰吧!”
成尚亦未能幸免,好奇地向内张望。
朱柏还在维持,就像个时辰之前的姿态。
认真读书。
但左边摞了十本,才半高。
表示朱柏已看过一半。
“有点儿意思。”
成尚甩开衣袖。
“王艮你就等着吧,看对方的请求。
均一并同意。
估计不出10天小殿下也会离开的。”
对方拱手相让。
“好的。”
……
翰林院几位新翰林凑在一起赌了一把。
赌朱柏多长时间走。
王艮迟疑着,压上15天。
也惹得一众新翰林们,嗤之以鼻。
但是,时间一天比一天长。
朱柏风雨无阻地赶到翰林院书楼。
3天、5天、10天
半月已过。
新翰林,不在朱柏读书之面。
搜寻着任何一点急躁。
“小殿下,为什么还要去书楼读书呢?
莫不是装出来的!”
这句话让人感叹不已。
“是的,应该是的。
估计忍了,就坐那读书吧!
你仔细一看,小皇子的页面翻得飞快。
简直是走马观花。”
大家闻之,细察。
果然像那人说的那样朱柏读书快。
差不多读完,翻一页。
昔日翰林读书,总要驻足深思。
王艮则不然。
“来吧!付钱吧!”
你已经输光了钱!”
半个月之前的押注,王艮仅押注少许。
但现在只有他一人胜出,吃透了大家。
赌注加在一起非常可观。
不屈的大家,旋即说。
“不要着急,我考院校的时候!
如果是个小皇子的话,不过是作秀而已,这个赌注不算!”
输了的新翰林听了都撒娇。
“好吧!”
“该是考校的时候了!”
不久,进来两位新翰林。
其中一人去年参加科举,一人前年参加科举榜眼。
而王艮和其他的人也都好奇的看了不远。
两人漫不经心地寻找着原因。
考校工作正式启动。
“凡夫俗子臣之事君者,多是主之所好,这话怎么解?”
这个人有意在朱柏身上挖坑。
朱柏听后猜测到对方在说什么。
淡淡的说。
凡言及臣服侍国君者多投其所好。
不过后面还有些话。
国君偏爱法度,群臣都要用法度来服侍国君。
便有一个刚正不阿的男子,来到国君跟前来了。
喜好谈吐的人便有奸臣摆在国君的眼前。
因此国君应该公私分明、亲贤而远小。”
这样的答案,令对方措手不及。
他本来是要继续的,朱柏答完了,就亲自过来改正错误。
却不料朱柏,竟知晓了背后一切。
“这段话出自《商君书》——这个老爷。
或者熟读成诵。”
一个8岁孩童暗讽使这个人感到惭愧。
挖的坑还没有挖好,就将自己葬身其中。
一旁翰林随即抛下第二道刁钻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