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也是头一次听朱柏讲自己愚蠢。
一时没有回应。
朱柏随即说。
“俗话说:成家立业。
先成一家之言而后立一家之言,是天道之理也。”
朱棣听了有些疑惑。
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自己读过的书上,好像有成家立业四个字,只是不加注释而已。
而朱柏继续糊弄。
“四哥,您也不要想了。”
你有一个好岳父。”
朱棣抓耳挠腮被朱柏骗入。
“徐家,天生就是徐达大将军的天下。”
说到彼此,朱棣眼里全是光明。
作为大明第一勋贵自然佩服。
先以鄱阳湖之战击败陈友谅。
后于平江将张士诚全歼。
终于与常遇春挥师北上一举征服元大都!
朱元璋发家史上每一部分都离不开徐达。
“原来四哥我只说过你笨!
这样一个好岳父,人家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了。
你会偷着乐的!
还不快笑笑!”
本来朱棣就是无意的,要找个人来说心里话。
不料也被朱柏一句话,点化。
“是呀,十二弟讲得在理儿上!
朱柏循循善诱。
“四哥您做他女婿要学啥?他也会教的?
况且四哥你都不会考虑?
你们驻地,是什么地方?
徐达将军,昔日常戍守的地方?”
突然间朱棣联想到他燕王是什么人。
各位皇子们,谁也不是就藩的。
故藩王之名,不过是一种称呼而已。
朱棣一时也忘记了燕王是谁。
其就藩地是北平。
想通了这一切,朱棣带着惊讶的目光,看了看他十二兄弟。
好像今天才刚刚知道似的。
“没想到!十二弟您竟然明白这一切?”
朱柏在朱棣的灼灼眼神前只挥了挥手。
“四哥啊!我就是把一般人玩得不亦乐乎的工夫用在读书上。”
如今你是否仍然为这桩婚事愁苦不堪?”
朱棣赶紧摇摇头。
“不知道。”
但他也想出新问题。
有些难为情的说。
“十二弟啊!您说徐大将军。可以答应这个婚事吗?”
朱棣检讨自己,近年略显懈怠。
也常常旷课。
功课虽没有拉下来,名气总归有一些影响。
他又有了一丝忧虑,他未来的公公,看他不顺眼了。
朱柏干脆摆手要朱棣弯下腰去。
对方立即弯下腰。
朱柏这才能够拍着彼此的肩。
“放心,四哥。”
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埋入土中,也总能找到。”
初闻此言,朱棣还是有些新奇。
“金子总要发光吗,有那么一点道理。
《十二弟》、《我的话》出自哪部?”
朱柏摇了摇头。
“这就是我个人的想法。
闻听此言,朱棣咂了咂嘴巴,想不到他这大哥,偶说出来也暗含着大道理。
“可以,我不会逃跑的。
放心地等待父皇安排。”
朱柏听后瞪着眼。
“你还想逃,逃到哪里去了?”
朱棣挺直腰板自豪的说。
“本来是想这么做的。
一会儿溜进二哥府,一会儿又假身份。
那就投军吧!
听闻不久之后父皇将向北元出兵!
到了可以看到我立功的时候了!”
这话说得朱柏是有些惭愧。
他这四哥也真心想出就是出了。
“隐姓埋名投了军的四哥,亏死了自己的主意。
这样也不会马上找到!”
朱棣有些愁眉不展。
“不至于。”
我使用的是假身份也可以找到吗?”
朱柏无可奈何的说。
“四哥,准备用什么假身份?”
朱棣高兴的说。
“千户太高,哪有百户的。
百户不差,本人本事应该足够百户了吧。”
朱柏完全束手无策。
“投军从来都是从小兵做起。
四哥您是百户起家的,是不是看起来有些抢眼?”
想通了这茬话,朱棣才有了相应的回应。
百户于军,亦为不小之任。
只需有心人一打听,还真好找。
一番对话之后,朱柏完全领悟。
朱棣虽聪明,终究是个17岁的青年。
与后世明成祖相比,其间相差朱允炆数十人。
不久就收下了他的婚事,朱棣想法通达说。
“十二弟今天谢谢!
改日就带你去玩吧!”
闻言,朱柏漫不经心地问。
“到哪儿去?”
他心里还是有些高兴,毕竟那8年没有出皇城了。
朱棣却笑眯眯地回了一句。
“天生就是徐府的。
朱柏听后感慨道。
果然对方面露难色,要了他的面子。
“嗯。”
但要离宫一探究竟,朱柏也只有应下。
与宫外相比,实际上朱柏更加向往。
就是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