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朱柏舒舒服服来读书。
昨天胖打朱允炆一顿之后,朱柏觉得他真的融入到了那个年代。
真正接受新的生活。
真奇特,他成朱柏了。
“夫子好啊!”
朱柏跟在诸皇子的身后站了起来,行了个礼,却抬起了头。
见到的是新面孔。
一位头发花白身材不高的夫子。
其他皇子心里还是有些新奇。
一脸的好奇。
一点也不知道将来等着他们的可怕事情。
新夫子介绍说。
“老夫宋濂日后掌管各位作业。”
闻言朱柏突然意识到就是这个人。
寄东阳马生序撰。
有句话让朱柏铭记于心。
天大冷,砚冰坚厚,指腹难屈。
正是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宋濂仍然不放弃读书。
足见其自律之强。
“各位皇子们,老夫还是有些规定的。
望大家遵照执行。”
不久,宋濂又讲出一个又一个新规矩来。
闻听此言,众皇子们一个个睁着大大的双眼。
结课的时候,才发现竟然多上了半节课!
一天最少5个时辰在此读书!
而对功课的规定,比过去提高了很多标准。
“四皇子!您先过来!”
不久宋濂就着手检查作业。
且看每一位皇子,所学。
朱棣是最年长的,因此排在首位。
但听了朱棣讲述之后,宋濂才摇头。
“仅仅有这几点是不够的。”
随即又有朱棣这样的人物出现,每次都听到宋濂叹息的声音。
宋濂不断的摇头。
他认为以前宫中的夫子都是误人子弟!
原为太傅宋濂即太子之师。
专教太子一人。
经昨日李善长、朱标提议,宋濂由皇上任命各皇子为师。
但愿他能够以严谨的准则好好地教导诸皇子。
等朱柏来了。
宋濂双目微明。
他以前听人说宫中十二皇子年轻早慧。
并且勤学苦练。
朱元璋每一次提到皇子,都要谈到朱柏。
说这个小孩的这种刻苦劲是随叫随到。
只是听得出臣下的惭愧。
尤以知根知底淮西勋贵最为突出。
就朱元璋少年得志于乡里吧,哈哈。
“十二皇子!你来一下。”
然后四书五经由朱柏嘴里逐一讲出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
又有《书经直解》,《通鉴直解》等专供皇子编篡之教材。
看到了宋濂频频点头。
与诸皇子比起来,朱柏学足有朱棣三、四倍。
别的皇子十倍!
宋濂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然后审视着问题。
“六三,观生、进退、何解?
上九者观其生而君子无咎何解?”
每个人,朱柏总能流利的答出来。
只见诸皇子一个个都傻了眼。
朱柏竟然暗地里想了那么多事!
那些问题,也就朱棣无奈的答出了三分之一。
剩下皇子们连这些问题听也没有听到过!
宋濂接着说。
“很好!十二皇子。”
但仅有四书五经是远远不够的。老夫的课本,十二皇子能拿回来看。”
简直是开小灶。
“谢谢宋先生!”
朱柏欣然拱手。
他深知宋濂之学在京城无人能敌。
就连通晓天文地理的刘伯温都不敢说他完全超过了宋濂。
但他拱手说。
“宋先生!同学们有个要求!”
宋濂点了点头。
“但说无妨。”
朱柏拱手道。
“宋先生,我想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
自己选课或者一个人阅读。”
在这一点上宋濂也不排斥。
刚刚他已调查过,了解到现在朱柏有什么本事。
朱柏的学识已是跟宋濂同龄人的水平了。
“好吧。”
“但每天上午都要检查一下你学过什么,还要检查你的作业。”
“如果作业掉队,十二皇子仍要回教室。”
这句话让诸皇子们目瞪口呆。
自由支配时间不就是光明正大的翘课吗?
那可都是他们的梦想啊!
八皇子举起了手。
“夫子!同学们都想要!”
但宋濂却只淡淡说了一句。
“可以,只需要各位皇子的学识达到十二皇子的二分之一,老夫便答应你自由支配课时。”
闻听此言,诸皇子顿时目光暗淡。
在这之前,他们并不能确切的理解。
刚才宋濂问了一个问题,使他们明白他们与朱柏之间有什么距离。
他们别说答案了,有的字还没见过呢!
且不说答案。
“谢谢宋先生!”
朱柏便拿着书从学院出来。
诸皇子眼巴巴的望着,很是嫉妒。
但他们目前还不能出来,只能乖乖听宋濂的课。
“啪!”
不久后,几位皇子的瞌睡相继出现。
手被戒尺打得泪如雨下。
其中有七分委屈和三分嫉妒朱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