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乾坤会这些年饱受大田军队打压。
说是乾坤会的成员很多,但是真正的武装兵力少得可怜。
最关键的就是缺兵少马。
若是有六千战马,逐年增加,那乾坤会的武装效率就会越来越高。三年五载,一支精锐骑兵就可成型。
周礼对这样的条件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越想越激动的他,看着赵寒笑道:“到时候大军在握,做起事来何其快哉?这不必刺杀一个皇帝好?”
"事实上,我也想通了,就以我们当下的实力,即便配合吐蕃人刺杀了大田皇帝,又能改变什么?"
“皇权永远不会缺人,到时候我们再刺杀第二个?第三个?”
“说到底,乾坤会自身实力不行,刺杀多少个皇帝都无济于事。”
“我明白了,所以你又答应了北蛮太尉的要求?”
赵寒内心彷徨,若不是亲眼看到书信往来,他绝对不相信周礼竟有那么广的交际圈。
吐蕃国师跟北蛮的太尉,写给赵北天的亲笔书信,都在周礼手中。
难不成赵北天已经放权了?
还是周礼已经架空赵北天了?
眼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寒发现北蛮在信中既明确了给乾坤会的好处,也提出了他们的条件。
那便是在秋田狩猎之际,北蛮大军会如期挥师二十万,进攻燕云十六州。
并在秋田狩猎当天,大军齐聚燕京。
而乾坤会要做的就是派人在那个时候打开燕京城门,迎接北蛮大军入城!
按理说,北蛮付出那么多的代价,不应该只有这么简单的要求。
可身居三品的赵寒明白,这个要求绝不简单!!!
因为,燕京是大田帝国的经济中心,是仅次于洪都城的陪都。
镇守燕京的燕王,更是当今皇帝的三弟。
也是岭南宁王的三弟。
一旦燕京失陷,那大田帝国将门户大开,面对北蛮彻底无险可守。
比起吐蕃的刺杀计划!
北蛮的作战方针,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赵寒,你知道我为何要将这些全部告诉你吗?”
“周大哥,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嗯,算你识相。”
周礼皮笑肉不笑的拍了拍赵寒的肩膀。
其实,彼此都是千年的聊斋。
谁也没有将对方的称赞放在心上,甚至是产生厌恶心里。
因为周礼觉得,北蛮的计划是阳谋。
即便赵寒这个卧底将这个计划公诸于众,也无济于事。
吐蕃的计划则是阴谋。
既然是阴谋,那曝光之后就会受到所有正义人士的审判。
是以,周礼当即对赵寒说道:“赵寒,你如今贵为武德司的指挥使,又是朝廷的钦差大臣,由你配合吐蕃使团的刺杀行动,再合适不过。”
“至于燕京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专业的人手了。”
“行。”赵寒点了点头。
他现在除了同意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想了想,周礼已经把重注压在北蛮那边了。
那吐蕃使团刺杀失败,最终命陨洪都……
这个结局也能说得过去吧?
赵寒刚想出一条打酱油的妙计,耳边就传来周礼冰冷的声音:“赵寒,这一次你协助吐蕃,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否则,你的卧底生涯也该结束了!”
焯!
这货杀人诛心啊。
其实对于周礼来说,大天皇帝被刺身亡。
燕云十六州被北蛮吞并。
乾坤会武装数万精兵。
这才是一石三鸟最完美的结局。
赵寒面色阴沉,无奈的看着周礼。
“赵寒,你不用这么看着我,做卧底就要有做卧底的觉悟,自己想办法活命!”
“还有,吐蕃人会在今夜跟我协商刺杀的行动事宜,我给他们推举了你。”
周礼堆着冷笑。
“什么?”
赵寒急躁的走到周礼面前,气急败坏的咆哮道,“你这是卖我。”
“行了行了,瞧你急的,我只是说给他们提供我们乾坤会在朝中的内应,又没说你是武德使,再说,卧底接头这样的事,还需要我教你?”
“那倒不用。”赵寒闷闷不乐道:“今晚在哪里见面?”
“洪都城,豫章书院。”
“记住,你的接头暗号是:裂变!”
周礼怼着冷笑,打开房门,做出了送客的姿态。
赵寒点了点头,闪身而出。
如今赵寒被软硬兼施,胁迫的越陷越深。
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是时候做出取舍了!
“你就是赵寒?”
正当赵寒离开雕花楼,返回武德司府衙时。
头顶传来一道苍茫且沙哑的声音。
赵寒抬头看去,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顺着一家客栈的窗户看着自己。
老人不怒自威的气质之中糅杂着几分江湖人的洒脱。
展了一眼那人的目光,赵寒便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前辈是?”
“赵大人若是不介意,可否上来一叙?”
老者语气平静,透着几分不容回绝的真诚与客气。
片刻后,赵寒来到门前。
老者早已提前开门,沏茶。
赵寒看到挂在床头位置的那把刀,神色一愣。
下一秒他便拱手抱拳道:“青木堂赵寒,拜见总舵主。”
老者微微一愣,旋即笑道:“既然来了,就不用这么客套了。”
“舵主,您何时来的洪都?”
“三天了。”
“为何我等都不知晓?”
“呵呵,老夫的行踪别人岂能晓得,再说,老夫此次来洪都,是为了却一桩心愿,跟局势无关。”
赵北天如今已是垂垂老朽。
时光早已抹灭了他当年的野心。
如今他在乾坤会虽是总舵主,可说白了,他就是一个精神符号。
真正掌权的人则是以青木堂周礼为首的十八堂的诸多骨干勇夫。
从赵北天的话中,赵寒得知对方不希望那些堂主们知晓他的行踪。
“赵大人,今日老夫冒昧找你,还是为那件事。”
“我知道。”赵寒点点头,还是没躲过去。
他还是得带着这个被大田王朝视为心腹大患的贼首闯一闯皇宫。
这样的要求,赵寒没有理由拒绝。
因为赵北天对赵寒有救命之恩。
如果那晚不是赵北天出手相助,赵寒的项上人头恐怕早已被祭上漕帮的酒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