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影壁游廊之中丫鬟匆匆而行,今日是大姑娘从宫中回家的好日子,老太太自然要非常用心的去招待。 所以让厨房里好好准备准备,听说还将番国进贡的香猪好好烤制了出来,就是为了招待大姑娘。 贾政与贾唯看着荣庆堂之外忙碌的丫鬟婆子,感受到了里面的热闹,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但是相对于其他人,言行卑劣、举止粗鄙的贾环却对眼前的景象颇为惊奇,而且还有浓浓的怯意。 毕竟即使他是荣国府的半个主子,也没有在荣庆堂中吃过饭,即使是曾经在荣庆堂中高乐,也不过是待片刻罢了。 所以,当贾唯带着他向荣庆堂的方向走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心生恐惧,或者说,心中产生自卑。 对于自己身份的自卑。 一旁的贾政似乎看出了贾环的畏畏缩缩,不禁闻声道:“你唯二哥让你跟着,你便跟着。”
贾唯看了一眼贾环,也说道:“对,跟着我就行。”
趁现在贾环年龄还不大,受到赵姨娘的影响还不深,以后还会有改过来的可能。 若是在晚上几年,贾环真正懂事儿了,恐怕就难改了。 当三人进入荣庆堂之中时,只见金碧辉煌的荣庆堂正中的软凳等都已经撤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大雕花镂空八仙桌,八仙桌之上美味佳肴、珍馐美馔在丫鬟的忙碌之下慢慢齐备。 内间,贾母、元春等一种妇人还在说着话,与此同时,贾赦、贾琏也相继而来。 似乎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贾母拉着元春的手,亲切的道:“既然如此,我们也出去吧!”
“你从宫里出来,想必早饭吃的也不是很好,来!再尝一尝府中的饭菜……” “老太太……” 见到贾母出来,众人连忙站起身来。 “都坐吧,今日是大姑娘回家的好日子,都不必拘束着,我这里也不必守着规矩。”
贾母拉着元春,笑呵呵地说道。 只见一旁的元春身上大红色的宫装似乎变得更加艳丽了几分,柔美白皙的鹅蛋脸上五官精致,红唇如娇花,美眸如水,身段玲珑,看着贾政等人微微颔首见礼。 同时,在其旁边,三春和林黛玉分别左右跟着,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围在一旁说话。 众人分别坐下,贾唯、元春、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贾赦、贾政和贾琏一桌,惜春、迎春、探春、李纨、贾宝玉和贾兰等小辈一桌。 然而,坐在贾母一旁的王夫人突然看到的贾唯一旁的贾环,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滞,不过还是笑着道:“环儿也来了,也去坐吧!”
听到王夫人的话,一旁的元春也看向一旁的贾环,她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个庶出的弟弟,也关心的问了一句,便让其同宝玉坐在一起。 “刚才我和唯哥儿去了族学一趟,正好遇到了环儿,而且唯哥儿打算将环儿带到东府带着一段时间。”
看到贾母疑惑地看向一旁的贾环,贾政连忙解释道。 “带着环儿?”
贾母听到贾政的话,顿时疑惑地看向一旁的贾唯,同时,所有人的目光也情不自禁的转移到贾唯的身上。 元春眸光如水地看向贾唯,似乎想到了什么。 至于旁边小桌上的探春,听到自己父亲的话,也是怔怔地看向贾唯。毕竟之前她看到了贾唯带着自己的弟弟,可是并没有听到贾唯要带自己弟弟在身边? “嗯,我有些想法。”
贾唯看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也不隐瞒道:“环儿他我是比较看好的,而且算是一块 璞玉,如今有些小毛病,以后改改就行了。”
“事情我已经同政叔说了。”
“嗯!”
贾母闻言,多看了一眼贾环,“环儿是个有福的,能被唯哥儿你高看一眼。环儿,以后跟着你唯二哥要好好听话!知道了吗?”
“环儿知道了……” 贾环连忙正色道,不过低眉顺眼、形容猥琐的模样,依旧无法祛除。 “去吧!”
将贾环打发走,贾母才环视众人,道:“今日难得在一起吃饭,不说其他的,也不必再啰嗦,大家一同用饭吧!”
虽然唐汉之人多有在酒桌上商量事情的习惯,但是作为勋贵世家,自然不差这一点时间,并且作为诗书簪缨之家,规矩必然很多,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所以,用完饭后,才开始谈起事情来。 残羹冷炙撤去之后,众人坐在荣庆堂之中,看着贾母旁边的元春,开始关心元春在宫中的处境,同时还在打听着事情。 “老太妃身体很好,平日里更是在宫中高乐……” 元春说着宫中老太妃的情况,但也是浅尝辄止,不再多说,贾母等人也识趣的没有再问。 但是,一旁的贾赦却关心起了元春的事情,不禁皱眉,“元春啊,你在宫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在老太妃那里是否能见到当今皇上?”
贾赦苍老的面容之上带着一丝急切,他显然是有些着急元春如今的状况。 元春岂能听不出贾赦的话外之音,柔美的面容之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让人看不出任何情况,只是道:“陛下并不常去老太妃那里。”
曾经,贾家等众人已经看出贾家的颓势,为了让贾家不那么快地没落下去,只能通过宫里老太妃的路子,让元春进宫,博一世富贵。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向宫中打点的银子也不少,可是却没见到任何进展,如何不让人心生退意。 不过他们也知道,此事怪不得元春,所以,贾赦也是问了一句,听到元春如此说,也不再多问。 一旁的贾唯听了一会儿,发展贾家的众人只是关心元春的情况,希冀元春能够在宫中有所进展,甚至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可是凤凰岂是那么容易变的? 他看了一下周围,荣庆堂之中丫鬟婆子静静站在一旁侍立,甚至还有几个婆子伸着头望着这里面的情况。 至于三春和林妹妹等一众姑娘,虽然心中好奇元春的情况,但是听了一会儿也没了兴趣。 贾唯这时语气中夹杂着一丝喜悦,道:“既然大姐姐来了,也去我东府祠堂里祭拜一下先祖,大姐姐从小进入宫中,为了贾家也算是殚精竭虑,岂能不为祖先所知?”
贾唯此话,便是将众人引到东府去,自己府里被自己经营的铁桶一般,可不想荣国府筛子一般。 且话中的意思也是准许了元春身为女子,也可进祠堂,有这个资格。虽然族中如同女子不能进入祠堂,可是贾唯身为族长,并且在贾家地位如此高,如此说也不会有人反对。 “这……” 让自己的大姑娘去祠堂祭拜祖先,身为父亲的贾政自然觉得与有荣焉,但是更多的是替自己的女儿受宠若惊,如此大张旗鼓,是否不太合适? 上方的贾母看了贾唯一眼,身为贾家的老太君,经历的事情多了去了,曾经老国公在世的时候,族中大事多在祠堂之中商议。 所以,顿时明白了贾唯意思。 听了贾唯的话后微微点头,道:“唯哥儿此言不错,大姑娘回来一次,却应当祭拜一下祖先了。”
听到贾母都如此说,一旁的贾赦也不好再说。 而元春身旁的王夫人所看向贾唯,目光有些难以置信。 这东府的贾唯竟然也如此尊重我家姑娘? 如此,看来这贾唯也是怕我家姑娘的! 越是想到此处,王夫人心中越是喜悦,同时心中不禁想到: 东府的贾唯?也不过如此! 贾唯自然不知道王夫人心中所想,即使是知道了,也不是放在心上。 于是众人便向东府而去,贾唯也让身后的晴雯提前回去安排一下。至于西府里,三春和林黛玉便不用去了。 …… 东府。 众人直接向西侧贾家祠堂而去。 当然,也不会直接进入祠堂之中,不过是来到了祠堂外面的厅堂之内。 众人一一坐下,贾母这才将目光看向一旁的贾唯。 此时,在贾家祠堂之中,贾唯就便坐在了正上方,一旁便是贾母。 元春被贾母拉着坐在旁边。 雕梁画栋,彩绘缤纷。 洁净地院子之内松柏挺立,斗拱上雕刻着古朴的花纹,整个祠堂却和荣国府荣庆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是金碧辉煌,豪奢富贵至极,一是古朴淡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之气息。 一族祠堂,家族重地,自然充满了肃穆的气氛。 而现在贾政等人也回过味来了,贾唯说让元春来祭拜祖先,不过是想讲他们叫过来的借口罢了! 而真实目的,恐怕是有要事要商议。 而温柔端庄的元春其实在西府来的时候就察觉到了这一点,美眸也是温柔的望着贾唯。心中猜测着贾唯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 不过贾赦却有些不满,倒也不说什么。王夫人脸上却挂上了淡淡的失望之色,看向贾唯的目光中也夹杂着一丝怨念。 凤姐儿和贾琏却无所谓,一副吃瓜看戏的模样。 待丫鬟送上香茗,退去之后,贾唯才看向一旁的贾母,郑重地问道:“老太太,不知当初大姐姐进宫的目的是什么?”
听到贾唯是问元春的事情,贾母愣了愣,然后道:“自然是宫里择选才人善赞,勋贵之家之女子,皆要报上名录,以进宫……” 听到贾母说这些众人皆知的事情,贾唯却微微抬手,组织了贾母的话,“这些是说给外人听的,不过就我所知,当初大姐姐进宫,应该是为了贾家吧?”
众人听到这里,神色皆是一愣,即使是一旁的贾赦也微微点头,道:“的确如此,毕竟当初贾家形势非常严峻,如若不然,也不会让元春进宫了。”
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的私欲。 贾赦心中还有更多的没有说出,牺牲一个女子,却得了一家族的荣华富贵,如此不是很值得吗! “正是如此!”
一旁的贾政沉吟不语,贾母才点头说道。 “是啊!当初贾家的确形势危急,当初我不在,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此时再听,也能感受到那时的无奈,但是!”
“今时不同往日!”
贾唯却朗声道,看着厅堂中的众人,道:“今日的贾家不再是曾经的贾家了,自然不应该担忧那些事情!”
“而如今朝堂之上局势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会有杀身灭族之祸!”
“这……如此严重?”
贾赦不理解,认为贾唯说的太过夸张了,认为贾唯是在骗他的。 对比,贾唯却看向一旁的贾政,“政叔,你对此应该是有些感触的!”
贾政不通俗务,在宫中当值,也是枯立泥塑一般,只知道弯腰作揖,但是宫中的一些事情,即使是傻子也能察觉到一些。 所以,听到贾唯询问,也是点头。 贾唯怕他们不相信,只能将自己遇到的事情说了出来,“就在前一段时间,魏王曾经派人送来请柬,欲要宴请我。”
“魏王宴请?!”
众人一听,顿时大惊失色。看向贾唯,没想到的陛下的二皇子魏王竟然要宴请贾唯。 然后他们的第一反应:这不是好事儿吗! 贾唯自然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而他说这件事自然也不是炫耀,而是道:“如今陛下已有三位皇子成年且被封为王,而陛下之储君之位,却悬而未立,所以,你们应该知道魏王为何要宴请我了吧?”
贾母听闻此言,顿时面容严肃起来,不禁看向贾唯,“魏王宴请,唯哥儿你没去吧?”
“自然没去。”
贾母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去是好的!”
贾母似乎想到了曾经的一些事情,不禁道:“你们东府的敬哥儿,也就是你的敬伯,也是因为当年的事情,才不得不进入城外的玄真观中……” 贾母说的这件事,贾政、贾赦都了解,贾琏却一脸疑惑,不过贾母也没有多说的意思,毕竟当年的事情牵扯太多,如今再提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吃一堑长一智,曾经我贾家贪图从龙之功,而摊上了祸事,岂能不自省之?”
贾唯听到贾母的话,微微点头。 当贾唯说到“从龙之功”四个字时,众人怎能还不明白贾唯要说什么。 原本不在意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