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尴尬地笑了笑,有些为难地对袁术道:“实不相瞒,那吕彪子已经跟王允闹翻了,如今想离开关中,却又无地可去。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才求着荀某来见后将军,希望能在后将军这里得到一处栖身之地。说是……若得一地安身,愿听将军号令。”
原来是想要地盘,这就不能轻易答应了。
袁术皱紧了眉头。
虽然对方说的是……“若得一地安身,愿听将军号令”。但是,那吕彪子名声可不太好。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
不过,看在这龟纹青铜鼎的份上,袁术也不好直接拒绝。
但随即,又想起刚才荀攸的话中之意,似乎对吕布怀有很大的不满,甚至是怀有恨意。
于是,便想着再试探一番,把情况搞清楚了,再做决定不迟。
想到这里,袁术也就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眯着双眼看了荀攸一会儿,才淡淡地说道:“丧家之犬?公达啊,你这样说你家将军,不太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的。”
荀攸撇了撇嘴道:“荀某与那吕彪子,只是三年之约而已。那彪子挟恩图报,又岂能让荀某心服。”
这就是荀攸精明的地方。
要想坑别人,最好是让别人觉得你跟他是一伙人,至少不是站在另一个阵营中的人,这样别人才会失去警惕之心,才容易上你的当,入你的坑。
袁术听得有些不太明白。
这时,一旁的杨弘乘机上前,对袁术道:“当日,公达获罪入狱,以颍川荀家的家世,本来是有办法将公达赎出来的,根本就没有性命之忧。
谁知那吕彪子却先下手将公达救了出来,然后,又以此为由,要挟公达给他做事三年以报救命之恩。主公你想想,那吕彪子是什么出身,公达又是什么出身。这事……真是可笑至极。
若非公达乃是守信的谦谦君子,恐怕早已弃之而去也。所以,如今公达虽在吕布手下,却也是迫不得已;虽为其做事,但要说没有怨言,那也是不可能的。”
袁术闻言,这才放声大笑。
但随即又是摇了摇头,显得颇为严肃地说道:“常言道……君子者,当施恩忽念,这挟恩图报,着实让人生厌。不若弃之而去,来投本将如何?”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荀攸苦笑一声道:“那吕彪子实在卑鄙,竟以对荀某有救命之恩为由,逼迫荀某立下誓言。荀某好歹也算是天下名士。若现在弃之而去,必会失信于天下,从此身败名裂,徒惹世人笑话。”
袁术点了点头,装出一副很是敬重的样子,对荀攸道:“真信人也!”
随后,话锋一转,又问道:“尝闻郿坞之中金玉珠宝堆积如山。温候夺占郿坞,应该所获颇丰吧?”
这就是袁术真正关心的问题了。前面说了这么多话,其实都是为问这一句话做铺垫。而袁术真正想了解的是吕布究竟有多大的实力。
看似随随便便一问,但却至关重要。
金玉珠宝这种东西,在缺乏人口和粮草的关中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在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江淮流域,却是用处大得很。
如果吕布拥有大量的金玉珠宝,那就要么不接受他的投靠,要么将他的金玉珠宝谋夺过来。倒不是袁术稀罕他那些珠宝,而是不能任由那吕彪子用那些金玉珠宝扩充实力。
这就是袁术跟荀攸聊这段话的目的。
绕了一个大圈子,先是确认荀攸与吕布之间的矛盾,然后才问出这个问题。由此可见,这袁术也并非完全无谋之人。
心中也还是很有些城府的!
荀攸聪明而机敏,对于袁术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
自然是……绝对不能以实相告的!
“财不露白”的道理谁都懂,这也是吕布一直隐瞒着这笔财富,一直让李儒董旻背黑锅的原因。何况,荀攸现在面对的是拥兵三四十万的天下第一大诸侯,那就更不能以实相告了。
吕布得到大量郿坞之财的事情,最好是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
想到这里,荀攸便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道:“那吕彪子反应倒是挺快的,只可惜他遇到的是李儒。那李儒是何等精明之人,又岂是吕彪子一介莽夫能敌?
所以,等吕彪子赶到郿坞时,值钱的东西几乎全被李儒搬去陈仓了,搬不完的粮草也被焚烧一空。剩下的就是像“宝鼎”这种很难搬动的千斤之物,以及几百车铜钱而已。
后来,吕彪子也去追了,不过也只追回来千石粮草而已。再想要追时,却被皇甫嵩袭了后路。也是活该。”
有了荀攸之前的那些表现,袁术对荀攸的这番话深信不疑。
便又问道:“那个……吕彪子现在有多少军队?”
“不到一万五千人。”
荀攸道:“因为与王司徒不和,王司徒并没有让吕布掌握太多的军队。朝廷收拢的军队也大部分都交给了种辑、黄琬等人掌控。这也是吕布想要负气出走原因所在。
因为一方面,他捅死了董卓,西凉军会记恨于他;另一方面,王允也不信任他。在关中,他是实在待不要去了,才让荀某来求后将军,希望……得一地安身,听后将军号令。”八壹中文網
听了荀攸的话,袁术还是没有表态。
因为,在袁术看来,吕布的军队还是太多了点。
原本的历史上,吕布才剩下五千残兵都没有得到袁术的信任,何况现在还有一万五千骑。
不过,想到吕布送的这份大礼,也不好直接拒绝。
便又索性对杨弘和荀攸两人道:“那么……尔等觉得本将是答应他呢,还是不答应?”
荀攸首先表态道:“荀某只负责把东西带到,把他要想说的话也带到,至于成与不成,这就要看后将军自己如何决定了。”
明确表示自己只是来打酱油的,打完酱油就走。
而杨弘则对袁术道:“请主公借一步说话。”
说罢,便指了指一旁的厢房。
袁术点了点头,便让其他人陪着荀攸喝酒,而自己却与杨弘向厢房走去。
到了厢房之后,杨弘便首先开口道:“主公觉得吕布此人如何?”
“边鄙野夫,其性如狼。”
袁术冷哼一声,很是不屑地说道:“这样的人,天性凉薄,毫无忠义之心。就算是来投靠本将,本将也不想要。何况,他现在还只是想要有一块栖身之地。虽说愿听号令,却并不是直接投效。”
“主公英明!”
杨弘拍了句马屁,又接着说道:“不过,属下却有一计献与主公,此计名曰……“困虎于渊”。”
“困虎于渊?”
袁术诧异地问道:“何谓……困虎于渊?”
杨弘道:“常言道……虎踞于高山,而龙潜于深渊。但如今,咱们要是将吕布这只虎丢到深渊里去,主公觉得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