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城。
大军出征已有两月时日。
这两月来,管理大军后勤的张煌言可谓是忧心不已。前方战事艰难,不断有士卒的尸体运回,也有伤重的士卒们被送回养伤。后方粮草倒是不缺,可医药一时间成了大问题。
为此,张煌言不得不以朝廷名义跟宣罗人商议,希望从他们那里购买到一些药材。
宣罗人倒是够义气,得知明军药材不够,宣罗王亲自派一个商队将大批药材运往景线,这才解了明军的燃眉之急。
后方无碍,前线的战事也终于传来好消息。
得知李定国率军攻破平马关的时候,张煌言可谓是欢喜至极。而后知道李定国全歼五千八旗精锐之时,更是为这一战忍不住跪地哭嚎!
明军对八旗兵,那可是输了多少年的!对于许多明军而言,畏惧八旗几乎都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可此战全歼敌军,无异于是明廷的一次大胜!
这意味着,之后的大战,明军再也不必畏惧八旗兵,再也不必在意所谓“满万不能敌”的扯淡言论。
那一日,得知消息的张煌言难得违反了一次自己定下的规矩。他喝酒了!一次饮下了三大碗酒,却还没醉,只摇摇晃晃地站在城头上吟唱诗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是张煌言自抗清以来,十多年最为高兴的一天!比起当初郑成功大军领导的“南京之役”都要开心。那时候,张煌言率领所部几千兵马一路北上,各地望风而降,形势一片的好。
比起现在都还要好!
可是,张煌言很清楚,郑成功的想法与他不一样。不论是指挥大军的问题上,还是面对朝廷的问题上,郑成功都有他自己的立场。
后来,也正是这样的问题,导致“南京之役”以失败的结局收场。
这一次比起之前的“南京之役”,局势上倒是没有那么好。但是,朝廷上下一心,百姓们也支持大军北伐,可谓人心所向,军心安定。如此团结的态势,又打出了这样的战果,如何能不令人振奋期待?
八旗兵都能胜,一个吴三桂难道就不可战胜吗?
关宁铁骑若是当真那般厉害,恐怕也不至于只能苦守山海关而基本不敢出城与八旗兵野战!
耗费巨大的国库财政支出,最终不仅没能靠着他们击败清军,反而成了明朝朝政的无底洞。
能击败八旗兵,那就足以证明明军的战斗力。至少,对上吴三桂手下的大军也绝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的。
这才是张煌言真正高兴的地方。
这一日,张煌言吃过早饭在城头上巡视。才刚转悠一圈,就听到士卒来报,城外二十里有一队骑兵赶来。
“一队骑兵?可是晋王所统帅的兵马?”
张煌言问。
“并不是。这队骑兵打着皇上的龙旗。”
士卒回道。
张煌言一听皇帝消息了,激动地直接站起身,来到城门前等待。待那队骑兵终于近了,张煌言才发现这些人确实带着皇上的龙旗。
“不知前方战事到底如何?”
“这些兵马回来,到底是传来好消息的?还是告知吾等需要派遣援兵的?之前伤了那么多的军卒,而今朝廷的兵马恐怕已经不够了……也不知皇上现在到底如何.……”
张煌言不禁担忧起来。
不过,当这一队兵马快到关城面前的时候,张煌言便听到了他们的呼喊声。开始他没能听得清楚,士卒们的说话声有些嘈杂,张煌言怒而出声呵斥,身边的士卒们才终于安静下来。
“他们喊的是什么?”
他让众人竖起耳朵聆听。
“大人,我听好像喊的是我军胜了.……”
一名士卒道。
其他人并不是如此,各自听到了不同的话。
“不对啊!好像是说我军败了!”
“好像是说昆明城什么来着……”
见众人也都听不清,张煌言便不再询问,只站在原地等待。士卒们终于到了城下,之前为了效果,那些传令兵们嗓子都喊哑了,本以为关城这边的人都应该听到了,下马之后才发现张煌言一行皆是一脸疑惑的模样。
一名游击将军率先翻身下马,走到张煌言面前去行了一个军礼,“末将见过大人!”
“出了何事?前方战事到底如何?皇上还好吗?”
张煌言一向稳重,这一次,却是忍不住着急起来。
“大人,吾等大胜!”
“皇上已经带兵拿下昆明城,吴三桂大军惨败,待吾等来日已经逃出云南了.……”
游击将军一开口,张煌言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他的双手不住颤抖,突然一把拽住游击将军的手,满眼泪痕地问出一句,“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
“皇上特地命吾等回来告诉大人们的。”
“皇上还说,务必将消息告知百姓们。待吾等彻底收复云南全境,到时候还要让百姓们搬出去……”
张煌言高兴坏了。
又哭又笑。
“好!好!好!”
一连说了三个好,又从袖口中掏出一锭银子给到游击将军手中,“尔等一路赶来辛苦了!”
“这点银子拿去买酒喝吧!”
“老夫就不留你们在此地休息,换马之后,尔等速去光武城报告这个好消息。待你们到了那里,相信必然少不了赏钱和吃食,快去吧!”
“末将谢过大人。”
骑兵士卒们换掉之前乘坐的马匹,一群人拿了点水,便继续朝着光武城一路赶去。
待到他们走后,张煌言和关城内的士卒们都高兴坏了。
“太祖显灵啊!太祖显灵!”
“大明还没有亡!大明还没有亡!吾等拿下云南之后,北上贵州蜀地,东进两广两湖地区……收复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矣.……”
张煌言抹了抹眼角的泪珠,心中突然变得豁然开朗。抗击清军这么多年,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低谷,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希望。
当初得知永历帝一行离开云南去了缅甸的时候,张煌言以为大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谁会想到,大明小朝廷还能够绝地反击,在新皇帝登基之后,不仅重新打造出了一支大军,更是从边远小镇一路所向披靡,破平马关,又击败八旗军和吴三桂打到昆明。
这一切若不是真正目睹的话,无论如何张煌言都是不敢相信的!
“传令全军,今夜让后厨煮一些好吃的,吾等要为朝廷庆贺一番!”
全军上下一片欢腾。
与此同时,光武城内,内阁首辅丁继善正在领着内阁成员与六部尚书召开小型会议。朱慈煊临走前将政务交给了他与内阁,丁继善作为首辅,这段时日可没少忙活。
从光武城的新式作物种植,再到各部之间的资源调动。张煌言在关城上管理的主要是军务,可他这个首辅管理的就多了,几乎是方方面面,都必须他去合计一下。
“今天的议论就到这里!”
“各部事务还请诸位多费心!皇上信任吾等,将政务交给咱们,咱们便不能辜负圣恩!”
丁继善道。
下方的各部官员们也点头应诺。
“丁阁老,近日前方可有消息传来?此前不是听说晋王大军拿下了平马关吗?”八壹中文網
“对啊!平马关可是通往昆明的第一道关隘,拿下此地,对于朝廷大军来说可是好事!”
“不过前方战事想来应该很是艰难,城外的大营中回来那么多的伤兵,还有那些战死的士卒尸身……近几日来,朝廷调拨下去的抚恤可是不少啊!”
没了正事,众人也讨论起了前方的战况。
众人虽不知道前方战事到底如何,却也注意到这段时日回来的伤兵。本来朝廷兵力就不算多,伤兵们的数目却与日俱增,这无疑令众人感到担忧。
一万多人的兵力一旦打完的话,那朝廷的北伐之役可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这几日前方未有消息传来。”
丁继善道。
“不过,想来吾等拿下平马关,应当也是足以守住的!”
“吾担忧的还是皇上!宣威军虽然勇不可当,可毕竟只有三千兵马,皇上一路领兵去奇袭昆明城,这一路的危险比起晋王他们可是更大的.……万一被清军发现的话,恐怕.……”
丁继善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叹息一声。
“只希望皇上洪福齐天,不论战事顺利与否,都能平安归来。”
众臣们也同样如此。
“唉!吾等兵力还是太少了!皇上也太年轻了!吴三桂那样的老狐狸可是在边关打了很多年仗的,要是皇上吃亏怎么办?”
“皇上乃大明真正的中兴之主,不论出了何事,只要他能够平安归来,朝廷就还有救!吾等总有一日能打回去!总能将清人们给赶出中原!”
正在众臣们议论之际,从关城过来的那队传令兵们已经来到光武城外。守城的士卒见到是皇帝龙旗,便没有关闭城门,只将他们拦下来询问。
岂料,还没拦住他们,传令兵们就开始大声喊叫起来。
“吾等大胜!”
“皇上已经带兵夺下昆明,吴三桂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