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煊的出现,令在场众人震惊不已。吴三桂部的高级将领早已经知晓,永历帝朱由榔禅让成为了太上皇,而明廷的新皇帝不过是一十七八岁的少年。
而今这小皇帝真出现在他们眼前,竟比他们预料之中的还要年轻英武。
“尔等皆为汉家儿郎,朕不想难为你们。若是投降于朕,朕可以保证你们不会混得比之前差,若是冥顽不灵的话,朕不介意杀几个人立威!”
朱慈煊道。
不想大开杀戒,是因为他还想争取一下。
吴三桂部之所以后来能在“三藩之乱”中打出半壁江山,也确实是因为他的手下人才济济。若是能将一部分人收揽到麾下,那么,朝廷的实力定会迅速壮大起来。
“投降?休想!吾等是王爷的人,绝不会跟着你这个没什么卵用的皇帝……”
一名将领大声呵斥道。
此人话音刚落,朱慈煊举起驳壳枪对准他的脑门就是一枪。砰,不过一眨眼的功夫,此人中枪倒地,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还有谁?”
那些忠于吴应麒的将领们倒是一点儿不怂,见此情景,将手中佩剑拔出,试图一起冲上来袭击朱慈煊。
没等朱慈煊动手,身后的沐忠显便领着宣威军们调整枪口。
砰砰。
砰砰。
燧发枪在黑夜之中猛地喷出火舌,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那些冲上来的将领们只发出一声惨叫,便陆续中枪倒地一命呜呼。
只此一招,便让那些未冲上来的人大惊失色,其中为首的夏国相更是满脸惊骇。
“明军的火器竟有如此厉害?”
“难怪小皇帝能领兵翻盘!这一次,恐怕王爷是凶多吉少了!”
夏国相心道。
“还有谁?”
现场倒下许多具尸体之后,朱慈煊已经没有更多耐性,只站在原地大吼一声。这一声喊出去,现场终于鸦雀无声,仅剩下的少数吴军将领都一言不发。看得出来,他们都被明军的火器给震慑住了。
“拿下。”
“忠显,派人将他们看守起来。”
“不许任何人接近,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朱慈煊吩咐道。
不过,在如何处理夏国相的时候,朱慈煊却没有将他一同关押起来。而是亲自上去给夏国相松绑,本来以为必死无疑的夏国相一脸惊诧,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却碍于身份只能继续维持住自己的姿态。
“你走吧!”
朱慈煊道。
“嗯?”
夏国相十分吃惊,“为何放了我?”
“朕听说过你,知道你是吴三桂的军师。坦白说,朕想用你,可朕清楚你是吴三桂的女婿,必定不会轻易投效朕。既是如此,那你便回去吧!顺利替朕给吴三桂带一个消息.……”
朱慈煊的话令夏国相难以置信。
一旁的张国柱也全然没有料到,“皇上,不能放走他啊!夏国相可是吴三桂那个大奸贼的首席智囊,在军中的作用可是极为重要的。若是让他离开的话,无异于是送虎归山……”
张国柱一边说着,还特地瞧了夏国相一眼。
此前夏国相打算坑他,用他的姓名来为吴应麒之死负责。而今张国柱改换门庭,夏国相倒是成了阶下之囚,如此形势,不趁机报复一把怎么行?
“朕知道。”
“不过此时朕已决定,不必再议。”
“皇上.……”
张国柱还想继续劝告,朱慈煊只回过头来冷冷地瞧了他一眼,张国柱便识趣地起身沉默下来。
“夏国相,朕知道你早年仕途不顺,没等得到朝廷青睐。后来幸得吴三桂的赏识才走到了今日这一步.……仕途不易,吴三桂并非明主,又非忠臣,最终一定会败的……”
“古人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跟着吴三桂这种背叛君王的奸贼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但是跟着朝廷正统,一旦来日朝廷夺回江山,你便是大明光复的功臣之一,功名利禄一样不会少的.……”
不过半个时辰,宣威军便将王宫彻底控制起来。
厮杀过程中有将领翻越宫墙逃了出去,朱慈煊得知消息后,立即带着宣威军们朝城中大营赶去。正巧,大军在半路上遭遇了前来王府平乱的吴军士卒们,双方刚一见面,战斗即刻打响。
“开火!”
城中近战,大军根本施展不开。数以千计的吴军士卒妄图上前近身搏杀,可他们才冲到一半,宣威军方阵的燧发枪就接连喷出猛烈的火舌,瞬间将吴军士卒们给吞入其中。
“杀!”
一波连射完成之后,朱慈煊又亲率宣威军士卒冲阵。此时吴军阵型早已经混乱不堪,面对持有刺刀的燧发枪士卒们,双方交战不过两三个回合,吴军便大败而逃。
城中一片风声鹤唳。
在张国柱提前封闭城门的情况下,这些士卒们根本逃不出去,反倒是被张国柱用来守城的人马顺势击杀。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日天明,当吴军士卒接连溃败之后,那些不愿投降的皆被斩杀,只剩下四千多人丢下武器跪地乞降。由此,加上张国柱麾下的两千兵马,昆明城中一共还剩下六千军卒。
战事结束后,城内一片狼藉。
街道上满是鲜血与尸体,残肢断臂随处可见,更有一些临近街市的店铺被明军火器的流弹击中,出现许多被击中的痕迹。
夜里如此大的动静,百姓们自然也听到了,家家户户惊惧不已,纵然到了午时,街面上依旧是空荡荡的一片。
“乡亲们,大明回来了!”
“皇上回来了!大家快出来啊!”
街道上有人呼喊了一声。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听见后好奇地探出脑袋。当百姓们瞧见甲胄鲜明的宣威军士卒们从门口路过之时,许多人都露出了极为惊愕的目光。纵使生活在清廷治下,他们却也清楚自己是明人,是汉家血脉。
“没错,从铠甲上来看,确实是大明!”
“是永历爷回来了吗?”
永历帝当初离开昆明之时,出于“妇人之仁”,不忍将城中粮草焚烧殆尽,害怕明军走后清廷会继续跟百姓们征粮。此举造成的后果对明廷大为不利,可是,对百姓们而言确实大又益处。
正因粮草未被烧掉,才不至于让清廷继续横征暴敛,也算是间接地救了昆明城的百姓们。
如此一件“小事”,在百姓们心中却成了永历帝的光辉事迹,因而,许多人都记得永历帝朱由榔。
如今听闻朝廷大军回来,也都好奇是不是永历帝重新带兵打回来了!
然而,当百姓们陆续走出家门,来到街市两侧观看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人群之中的皇帝并不是永历帝。
“不是永历皇爷!这是谁?”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永历爷的太子,是咱们大明的新皇帝!”
“啊?可是这也太年轻了吧!”
“年轻又怎么了?你不知道,昨夜正是咱们这位新皇上带兵打回来的。据说城中的清军都被消灭了,剩下的一些也都降了,或许,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去掉头颅后面这该死的辫子了.……”
宣威军不断行进,明军士卒们可谓是士气高涨,一个个扬起头颅十分自豪。他们军纪严明,战胜后也没有任何劫掠之事,此举可是令城中百姓们生出了更多好感。
队伍朝着平西王府转移,逐渐欢呼起来的百姓们也跟着一起往王府走过去。一路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待朱慈煊一行到王府面前的时候,附近的几条街道都被百姓们给占领了。
“皇上。”
沐忠显喊了朱慈煊一声,提醒他瞧一下后边。
朱慈煊见状,这才发现身后的状况!他略一思索,很快来到王府外的一处高台上。一瞬间,百姓们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他的身上,当朱慈煊将铠甲身后批上明黄色披风的时候,在场的百姓们都不约而同跪在地上。
“小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煊有些感动。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跪倒。他本以为昆明城百姓们会抱有戒心的,可是,真当朝廷大军打回来的时候,这些百姓们全都是喜迎王师的举动。
“平身!”
朱慈煊朗声一句。
百姓们纷纷站起身来,“谢吾皇!”
气氛愈发热烈起来,百姓们也变得喜笑颜开,待稍微安静一些之后,朱慈煊这才继续开口大声道,“百姓们,朕叫朱慈煊,以前是永历皇爷的太子,现在是你们的皇帝,也是大明的皇帝!”
“朕记得你们,从来都没忘记过。”
朱慈煊一脸正色道。
“几年前,父皇带朕路过昆明的时候,是你们,给朝廷凑齐了粮草,帮助朝廷抵挡清军。”
此话一出,人群顿时沸腾起来。皇帝可是高高在上的人物,能记得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对于他们而言着实是一种惊喜与荣耀。
“这几年,你们受苦了!”
“不过,从今日开始,你们不必继续生活在清人的残暴统治下。因为,朕,带领朝廷打回来了!”
“大明!回来了!”
朱慈煊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现场陷入了疯狂的欢呼之中,许多百姓喜极而泣,不少人更是出声痛哭。更有一些胆大的,在现场就一把剪掉了脑袋后面的辫子。
“这狗日的金钱鼠辫,老子早就想剪断了!”八壹中文網
“咱是汉家儿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留这样的东西来侮辱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