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月在1983年的全国中国式摔跤比赛之后,李婷和小玲都来找过宗月,庆祝宗月获得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的冠军。
小玲这次来,一方面是庆祝宗月获得一个好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宗月道个别。
小玲的父亲准备放弃汽车厂工人的铁饭碗,带着小玲和小玲的家人搬到广东去下海经商。
小玲这次走之前,送给了宗月一个红色的手工织的毛线围脖,小玲走时,含情脉脉的对着宗月说:“这次一别,恐怕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也许今生再也见不到了。我会想你的,不知道我走了之后,你会不会想我,我知道你并不喜欢我,一直以来都是我自作多情。不过,我就是喜欢你,从你在聚贤楼救我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上了你,觉得你是一个盖世英雄,一个豪情万丈的‘大侠’。我不敢奢求别的,我只希望你在寒冷冬天的时候,戴着我亲手为你织的红围脖时,你能够想起我来,那就足够了。”
宗月听着小玲表露心声,眼睛不禁红润着,吞吞吐吐的说:“我会想你的,我们是好朋友,如果有缘,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你到了广东那边,也要照顾好你自己,多保重。”
一直以来,宗月虽然不喜欢小玲,但是他也并不讨厌小玲。他对小玲的情感也很微妙。既超出了普通朋友范围的情感,又不是恋人般的感情。
在1984年小玲走了之后,李婷和宗月在这一年都到了考大学的时候,李婷一直以来都想考入常青市聊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由于她的优异成绩,最终如愿所长,考上了聊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
宗月由于是国家一级运动健将,并且获得过62公斤级的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的冠军,被聊东省常青市的聊东体育学院直接特招入校。
宗月的教练张永斌教练,也在1984年从常青市体校给调到了聊东体育学院,主抓聊东体育学院的中国式摔跤的成绩。
张永斌教练工作上的变动,让宗月感到很欣喜,这样他就又能够和张永斌教练再续师生情缘。
宗月、杨峰、李登平三人都被聊东体育学院特招入校,宗月以前的常青市体校的队友,赵小飞和邢亚军没有继续上体育学院,而是上了常青市的一个技校。
赵小飞学的是烹饪专业,邢亚军学的是建筑专业。而宗月常青市体校的队友戴忠义和李志文,由于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发生了冲突,动了刀,杀了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初到聊东体育学院,宗月就遇到了长拳套路门里的师弟张世泉,张世泉被聊东体育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系所特招。
张世泉为韩志富老师的得意门生,8岁就获得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的拳术和枪术冠军。擅长武术套路器械、刀、枪、剑、棍、双鞭、双钩等。
张世泉梳着两分头,长得很瘦、很清秀,看起来很是帅气。不训练的时候,张世泉爱穿浅色的牛仔服与白t恤。
张世泉露着笑容和宗月打着招呼,让宗月没想到的是张世泉练套路的,竟然跟宗月练中国式摔跤的,分到了一个寝室,聊东体育学院的混寝现象,在八十年代还是很常见的。
宗月、杨峰、李登平、张世泉被分到了一个寝室,寝室之中还有几个人宗月不认识。
宗月注意到他的寝室中有一位长相黝黑、个子较矮但浑身都是腱子肉的人,这个人的身高,也就在一米五五左右,宗月一开始还以为这个人也是练武术套路的,但是宗月与他交谈之后,宗月才发现他原来是练体操的,他的名字叫张瑞,是一个河南人,张瑞分到了张世泉的下铺。
宗月看到不同专业的人住到一起,心里就在想:“这寝室是怎么分的呀!跨度怎么这么大。武术套路和摔跤的在一个寝室,还可以理解,这咋还整了一个练体操的呢!真是让人费解。”
宗月和杨峰铺好床铺,坐在那里在发呆,两人怀念在常青市体校时的岁月,而李登平则躺在床上一声不吭,像是有什么心事似的。
李登平的下铺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他是南京人,家就住在距离南京夫子庙的不远处,他的名字叫李学福,他是靠着分数和摔跤特长考入了聊东体育学院。
宗月的床铺斜对角,是一位长得胖胖的男人,他性格开朗,爱开玩笑。宗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笑着说:“我叫次春雷。”
宗月很问他是哪个次、哪个春、哪个雷。”
次春雷笑着说:“你脑海中第一浮现出哪几个字,我就叫哪几个字,我这个‘次’就是太次了的‘次’,春天的‘春’、雷雨的‘雷’。”
当宗月听到了次春雷的自我介绍时,忍不住的笑了,宗月说:“听你口音是咱东北的,但是你这个‘次’姓在东北来说可太少见了,我还头一次听说有姓‘次’的。你是纯纯的东北人吗?”
次春雷哈哈的笑着说:“我就是咱聊东省本地土生土长的,纯纯的东北人。我这个姓不光在东北来说少见,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非常少见的。”
次春雷一边说着,一边拉着一个眉宇之间,长有一颗黑色痦子的黑皮肤男子走过来。
次春雷向宗月和杨峰等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好朋友王要武,我们俩上下铺,我以前就认识他,他们家祖上是开武馆的。要武也算上是武术世家,要武自幼随他父亲王云飞,练习常青市霍氏八极拳,后来随他父亲改练散打,和我一起考上了聊东体育学院的散打专业。”
宗月说:“你们是散打专业的!我还以为你们和我一样都是中国式摔跤专业的呢!这寝室怎么分的呀!一个寝室之中竟然住了四个不同专业的。”
住在靠门口的上铺的人,是一个名叫张文海的人,他出生在汽车厂的工人家庭,自幼好打抱不平,喜欢摔跤、打拳,汽车厂大院的孩子都打不过他。被汽车厂大院的子弟们称为“汽车厂拳王”,但是他没有打过正规比赛,这次来聊东体育学院散打专业,也是靠着文化课的成绩考进来的,当然他的各项体育成绩也都达标。
住在张文海下铺的是一个身高一米九,体重90公斤级的全国散打冠军,他的名字叫作吴辉,绰号“大力辉”,吴辉虽然也是东北人,但是他的长相酷似蒙古人,身材壮如牛。
吴辉和宗月上铺的韩雪东,都是常青武校的散打生,都是常青市武林形意拳门的第九代掌门张树仁的高徒。
张树仁自幼练习形意拳、东北戳脚翻子等,同时与金光大结为兄弟,一块研习中国武术散打。
那个时代,教中国武术散打的,多是练习中国传统武术的,张树仁与金光大都是聊东省最早一批推广武术散打运动的先驱。
张树仁当时既在常青武校任教散打,同时也在聊东体育学院任教散打,为聊东省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散打人才。
宗月上铺的韩雪东就是1984年全国武术散打75公斤级的冠军,他的技术特点是:劲大力巧、敏锐狠辣、鞭腿技法用的更是随心所欲。
韩雪东长了一张国字脸,脸上棱角分明,犀利的眼神透着杀气,一看面容就知道是格斗高手。
韩雪东在武术散打届素有“雪狼”、“神腿韩”之称,韩雪东出生地与林峰一样,都是“九道沟”,九道沟在那个年代,是聊东省常青市非常贫穷的地方,这里曾经盛产穷匪落寇,以至于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女不嫁九道沟,好男不娶清源路。”韩雪东和林峰虽然是老乡,但是彼此之间却并不认识。
韩雪东1964年生人,比宗月年龄小两岁,自幼家境贫寒,上边有五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
韩雪东自幼自尊心就特别强,特别好面子,嘴边时常故意粘上一个饭粒,好为了跟同村的小朋友,炫耀他们家又吃白米饭了。
其实他们家多数时候,都在吃掺了苞米叶磨粉的苞米面,就是这个都根本吃不饱,白米饭到头来一年,也吃不上几次。
韩雪东的命运悲惨,韩雪东的父亲天生软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在村里总受人欺负。
韩雪东的母亲性格刚烈,在1976年,韩雪东的母亲跟邻居发生纠纷,韩母气不过,自缢身亡。
韩雪东因为母亲的事,立志学武为母报仇,1979年拜入常青市第九代形意门掌门人张树仁的门下,随张树仁老师在“常青武校”系统学习武术散打。
韩雪东训练极为刻苦,谁比他厉害他就找谁打,每次都打的鼻口窜血,还继续打,就这样一来二去,韩雪东的散打功夫和散打经验在不断的提高。
韩雪东跟着张树仁老师练了两年之后,在聊东省的武术表演对抗赛上,获得了武术散手的冠军,在1984年,张树仁带着韩雪东,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参加了全国散打比赛,韩雪东在这里获得了男子青年组75公斤级的冠军。
韩雪东获得了冠军之后,在从潍坊回来之前,偷偷的吃了一份潍坊的特色小吃——朝天锅,朝天锅其实就是卷饼。回到东北之后,韩雪东还觉得潍坊的卷饼是最好吃的。
杨峰的上铺是一个长相端正、气质儒雅的人,这个人长得特别像现在的一位明星黄轩,他的名字叫作杜冷飞。
杜冷飞出生于聊东省常青市朝阳区,为军警世家,1963年生人,比宗月小一岁,他与雪狼——韩雪东、大力辉——吴辉虽然曾经都是常青武校散打队的,但是不是同一个教练。
杜冷飞的级别也是75公斤级,和韩雪东一个级别,只要是比赛中杜冷飞遇到韩雪东,就一定会输。
在省比赛和1984年的全国比赛中,杜冷飞都是位居第二,都是最后输给韩雪东。
韩雪东因此成为了杜冷飞的克星,杜冷飞也被常青武校的人戏称为“千年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