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到汉文时代 > 第83章 志心笃行

第83章 志心笃行(1 / 1)

文帝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这消息真如天崩地塌一般,人们想起文帝的节俭,文帝的爱民如子,文帝的政治功劳,不仅让刘家天下,而且让全中国平安富庶的功劳,人民都处于哀痛之中。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对待丧事,有规定的规范,大至皇帝驾崩,小至亲人死亡,我国都有可遵从的典章制度:

孝子们穿的丧服有一套规定。父亲去世,孝子在小敛之后、成服之前要用麻括发。母亲去世,孝子在小敛之后,也要用麻括发,但未至成服就要改为用免束发。女人服齐衰,头上要戴榛木做的丧笄,腰部要缠麻带,就这样一直到服丧期满。男子的冠,相当于女人的笄。小敛之后,男子用“免”,女子用“髽”,这也没有其他原因,只不过是作为男子就用“免”,作为女子就用“髽”,表示区别而已。为父亲服丧用的哭丧棒叫宜杖,是用竹子做的;为母亲用的哭丧棒叫削杖,是用桐木做的。

祖父去世,而后祖母又去世,在这种情况下,嫡孙要为祖母服丧三年。父母丧失长子,或长子失去父母,在宾客来吊孝时,丧主都要行稽颡之礼。如果丧主是士,而大夫来吊,为了表示尊重,即使是服缌麻之丧,也要行稽颡之礼。妇人只在为丈夫和长子服丧时,对来吊的宾客行稽颡之礼。如果丧家绝后无嗣,要寻一个接待男宾的主人,就一定要找同姓的男子。接待女宾的主人,就一定要找异姓的女子。如果自己是父亲的嫡长子,为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就不要穿任何孝服。

大凡人亲爱自己的直系亲属,首先是上亲父,下亲子,形成三辈相亲。然后由父而亲祖,由子而亲孙,扩展为五辈相亲。在五辈相亲的基础上,再往上推,亲及曾祖、高祖;再往下推,亲及曾孙、玄孙,这样就扩展为九辈相亲。由父亲往上,血缘关系愈远,亲情愈薄,丧服也就愈轻。这样向上逐代减损,向下逐代减损,向旁逐代减损,亲情关系也就完结了。

按照礼的规定,不是天子就不能举行禘祭。天子举行禘祭,是要祭祀诞生其始祖的天帝,并且还以其始祖配享,立高、曾、祖、称四亲庙。即令是庶子继承王位,其祭天立庙之礼也是如此。别子(即庶子)为其后裔之始祖,继承别子的嫡长子是大宗,继承别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即小宗,因为小宗四世亲尽,不可能继续祭祀高祖之父。因此高祖的庙迁动,继称的宗同时也要变易于下。因为尊祖,所以要尊敬嫡长子,而尊敬嫡长子正是尊重祖称的具体表现。庶子之所以不祭祖,就是要表明这件事改由嫡长子来做。如果作父亲的是庶子,就不能为其长子服丧三年,道理就在于庶子不是祖称的正体。庶子不祭祀未成年而死的和没有后嗣的,因为这两种人都附属在祖庙中受食,而庶子没有资格祭祀祖庙。庶子不祭父庙,因为父庙由嫡长子主祭。在亲属之中,为父母的丧服最重,为祖、曾祖、高祖的丧服逐代减轻,为旁系亲属的丧服也依亲疏关系而递减,为男性和女性的丧服也是有区别的,这就是制定丧服轻重的基本原则。

跟从某人而为他人服丧的,如果所从之人已经不在,就可以不用穿丧服。凡因亲属关系而跟从为之服丧的,尽管所从之人已经不在,还应为之服丧,因为亲属关系仍然存在,如果妾跟随主妇一道被丈夫休弃,就不再为主妇之子服丧。天子、诸侯的太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也并不能因此而降低为其岳父岳母服丧的规格。天子、诸侯的太子为其妻服丧,规格与大夫之嫡子为其妻服丧相同,父亲生前的爵位是士,而他的儿子现在贵为天子或诸侯,就可以用天子或诸侯的祭礼规格来祭祀其父,只是替代亡父受祭的尸还是必须穿士服。反之,父亲生前贵为天子或诸侯,儿子却沦落为士,就要以士礼来祭祀其父,而代替其父受祭的尸也只能穿士的服装。作为媳妇,如果在为公婆服丧期间被丈夫休弃,也就不用再为公婆服丧。如果是为娘家的父母服丧,有下列几种情况:在练祭之前被丈夫休弃,那就应该和自己的娘家兄弟一样服丧三年,在练祭之后被丈夫休弃,因为本应服的丧期已经服满,就不需要再为父母服丧;在练祭之前又被丈夫召回,那还是要按照常规为父母服丧;在练祭之后才被丈夫召回,那就要像未出嫁的闺女一样,为父母服满三年。

服丧过了两周年,就算三年。服丧过了一周年,就算两年。服丧九个月或七个月,就算三个季节。服丧五个月,就算两个季节。服丧三个月,就是经历了一个季节。这是说服丧的长短与四时之气相应。死后一周年举行小祥之祭,二周年举行大祥之祭,表示对以故亲人的思念,礼数应当如此。在小祥之祭以后,男子可除去首絰,妇人可除去腰绖;在大祥之祭以后,就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表示活着的人也要节制悲哀,顺乎天道。祭祀与除服,二者虽然同时并举,但各有各的礼仪,不要误会为举行二祥之祭就是为了除去丧服。如果孝子未能及时葬亲,就要在停柩三年之后才能举行埋葬,那也要按规矩举行小祥、大祥之祭,而且小祥、大祥之祭要隔开,不能在同一个月,然后才可以除去丧服。如果自己与死者是大功之亲,并且为之主持丧事,而死者还留有遗婿及幼子这些需要服三年丧的亲属,那就要在为死者举行了二祥之祭以后才可以去除丧服。如果为朋友主持丧事,因为朋友不是亲属,只是同道的情谊,就可以在虞祭、祔祭之后除去丧服。对于士,假如妾生有儿子,就为她服缌麻之丧,否则就不为她服丧。

因为出生于他帮,从未在生前见到过住在本国的祖父母、伯父和叔父、叔伯、兄弟,等到这些亲属去世的噩耗传来时,已经过了丧期。这种情况下,父亲应该追服丧服,自己就不必了。如果本来是齐衰、大功之亲,因故降为小功、缌麻丧服者,则应追服丧服。作为臣子,理应为国君的父亲、母亲、嫡妻、长子服丧,但由于臣子出使他国,久留未归,等到臣子得知国君的上述亲属去世的消息时,国君本人已经除丧,这种情况下,臣子就不用再追服丧服。如果国君出访久而未归,等到回国后才闻知上述亲属的噩耗,这种情况下,国君还是要追服丧服,国君的随从之臣也要跟着追服丧服,至于其他的臣子,由于在丧期内就跟着服丧,过了丧期的就不需要再跟着追服。君在国外臣在国内,国君知道噩耗较晚,但是留在国内的臣子还是应该按照常规来服丧。

虞祭的时候,哀杖不要带入寝室;祔祭的时候,哀杖不要带到堂上。庶子被立为嫡母的后嗣,如果嫡母去世、就不需再为嫡母的娘家人服丧。五种服丧首絰、腰绖的递减,都以递减五分之一为度。斩衰用的直杖,粗细与斩衰腰衰相同。妾为丈夫的长子服丧的时间,与嫡妻为长子服丧的时间相同,都是三年。小祥祭时除去丧服,原则是先除重者,即男子先除首絰,妇人先除腰绖。先遭重丧,卒哭之后又遭轻丧,在把轻丧之服改换为重丧之服时,原则是先改换轻者,即男子把轻丧的腰绖改换为重丧的腰绖,妇人把轻丧的首絰变为重丧的首絰。大殓之后,除非有客人来吊孝,否则,则不能打开殡宫之门的,原因是鬼神喜欢幽暗。至于昼夜无时之哭,则都是在倚庐之中。招魂时所喊的和明族上所写的文辞,上自天子,下至士,都是一样的。男的,要直接称呼其名,女的写上她的姓与排行,如若不知道姓,就写上她的氏。

斩衰的丧服,在卒哭之后,就要把麻絰改为葛絰,葛絰的粗细与卒哭前所服的麻絰相同。齐衰的丧服,在卒哭之后所服的葛絰,粗细与大功丧服在卒哭前所服的麻絰相同。有了这种相同,对连遭两丧的的人,就要兼服麻絰与葛絰。提前下葬的,可以提前举行虞祭,但是卒哭之祭是不能提前的,必待三个月以后才可举行。如果遇到父母同时去世,那就要先葬母亲,葬后不举行虞祭和祔祭,等到葬过父亲,并为父亲举行了虞祭和祔祭之后,再对母亲进行虞祭、祔祭。葬母时父未葬,应服斩衰重服。

大夫为其庶子服大功,是降福。但庶子的儿子不可以为其父降服。大夫不能为士主持丧事,是由于二者尊卑有别,地位悬殊。不为慈母的父母服丧。如果丈夫过继给别人为后嗣,那他的妻子就只能为其亲身父母服大功。士的神主祔于祖庙,如果其祖是大夫,祔祭时就不能按照士的规格用特牲,应该按照大夫之礼用少牢,所谓继父不同居,指的是曾经同居、后来不同居的继父。继父没有大功的亲属,随母改嫁来到继父家的儿子也没有大功亲属,继父要用钱财为此子建造庙宇,使他可以按时祭祀自己的生身父祖,才叫同居。如果继父有大功以上的亲属为之主持后事,就叫异居。

吊朋友时,应站在朋友寝门外的西边,面朝南。祔葬于祖墓时,不需要再占筮墓地的吉凶,因为当初已经卜筮过了。士、大夫不能祔葬于身为诸侯的祖父的墓旁,只能祔葬在做过士、大夫的叔伯、祖父的墓旁;士、大夫的妻子也只能祔葬在身为士、大夫的叔伯、祖父的妻子的墓旁,士、大夫的妾也只能祔葬在身为士、大夫的叔伯、祖父的妾的墓旁。假如没有适合祔葬的祖辈,可以间隔一辈而上祔于高祖,道理在于祔葬一定要按照昭穆顺序。诸侯不能祔葬在当过天子的祖父的墓旁,但天子、诸侯、大夫能够祔葬在当过士的祖父的墓旁。

如果生母是外祖父的嫡妻,自己就要跟着生母为外祖父的正妻服丧。但如果生母已死,自己就不必再为之服丧。如果是宗子,尽管母亲健在,也要为妻服丧三年。《丧服》中要求可为慈母服齐衰三年。同理,为庶母服齐衰三年也是可以的,为祖庶母服齐衰三年也是可以的。为父亲、母亲、妻子、长子、都可以服丧三年。对于慈母和庶母,为其服丧的仅限于受其抚育的子本人,子的下一代就不须要再为之服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超级电脑系统 海贼王之蓝条特别长的画家 斗破:重生之我为异火 木叶龙野 神火战记 大明神相 海贼:复活罗杰当小弟 漫威之猛鬼无敌 堕入深渊 大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