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狼知道不能硬撑了,再打下去自己会死!八壹中文網
他也顾不上整个场面了,咬咬牙,捂着伤口远遁而去!
独孤小宛没想到叶长风竟然把独孤狼打跑了。
他用的究竟是什么暗器?
难道他是唐门的人不成?
叶长风对周围高声喊道:“独孤狼都跑了,你们这些人还拼死抵抗,有什么意义!放下武器者,我可以向皇帝求情既往不咎,负隅抵抗者,按反叛罪论处,夷其三族!”
全场的动作几乎都停下来。
那些反叛军陷入了犹豫之中。
此时,站在高台的上的萧太后,赶紧道:“焘儿,你还愣着干什么。传口谕啊!”
宇文焘反应过来,高声道:“刚才叶大人所言,正合朕意!现在放下武器者,朕恕你们无罪,但依然抵抗者,朕决不轻饶!”
反叛者们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挣扎。
在第一个人放下武器之后,其他人也纷纷把武器放下来。
这场叛乱到此结束。
北府军和猛虎营的人收拾残局,宇文焘在锦衣卫保护下亲自来到叶长风身边。
宇文焘放下一个皇上的身段对叶长风躬身一揖,千恩万谢。
他狂赞叶长风用调虎离山的计策把魏武卒牵制在芥子口这一招。
叶长风没有邀功,而是开门见山的和宇文焘提及了鹦鹉洲的问题。
宇文焘不敢回避这个问题,不过他觉得当务之急还是独孤狼的问题。
独孤狼虽然受伤,但他并没有死。
散人阁的势力还控制在他手中,关键是“魏武卒”还在独孤狼的掌控之中。
虽然他们稳住了灵秀城的局势,但如果此时独孤狼组织魏武卒反攻的话,结果还很难说的。
魏武卒可是大魏国精锐中的精锐。
叶长风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不彻底除掉独孤狼和魏武卒的势力,鹦鹉洲也很难要回来的。
“陛下放心,这件事交给我了,但事成之后,鹦鹉洲必须归还我大宇。”
“叶大人能打败魏武卒?”宇文焘不敢相信道。
“陛下就等我好消息吧,不过,你要把猛虎营交给我。”
“我把北府军一起交给你指挥。”
叶长风摆摆手,“不用,北府军留下保护灵秀城,我只带猛虎营就足够了。”
宇文焘一脸犹豫,“叶大人,猛虎营虽勇,但并不是魏武卒的对手啊,你确定只带猛虎营?”
叶长风自信的点点头道:“当然,我保证把魏武卒搞定。”
宇文焘也只能选择相信叶长风,此人足智多谋,他的想法自己必然猜不透,此次平叛政变就证明了一切。
连独孤狼都算不过他的。
“好吧。甄焕,取朕的剑来。”
宇文焘把他的御剑交给叶长风,道:“叶大人,持此剑可先斩后奏,猛虎营交给你全权处理!”
宇文焘雨叶长风虽然第一次见面,但对他却是无比信任,原因很简单。
在自己一生中最虚弱,最薄弱的时候,叶长风帮助了自己。
如果他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选择放任不管。
叶长风接过御剑,直接来到猛虎营大营之中。
看到叶长风来了,营中每个将领都极为敬佩。
他们知道此次行动就是有叶长风暗中策划的。
猛虎营统领林兴霸亲自把叶长风接到帐中,把他让到主位上召集所有将领擂鼓升帐!
叶长风毫不客气的做到帅位上,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一片恭敬。
他也不拖泥带水,开门见山说出了行动计划。
想必这会儿独孤狼应该想明白了,他必然会立刻调集魏武卒反攻灵秀城。
叶长风的计划就火速赶到平城。
平城所在位置位于灵秀城和芥子口中间的咽喉要道上,只要把这个地方守住,他们就没有办法进宫灵秀城。
林兴霸赞成叶长风的意见,事不宜迟,火速拔营!
负责镇守平城的太守袁珂可紧张坏了。
他一切都听说了,城内能调动的军队只有两千多人,如何能应对强悍的魏武卒。
叶长风和林兴霸他们一来,袁珂压力总算小点儿了。
但是,知道来的只有猛虎营之后,心里还是非常忐忑。
猛虎营能打得过魏武卒吗。
……
独孤狼在散人阁的保护下跑到魏武卒大营之中。
右胸口流出来的血已经把独孤狼的衣服彻底染成了红色。
若不是独孤狼用内力把血封住,他现在恐怕已经失血过多而死了。
来到大营的时候,他已经几乎晕厥过去。
这么多年来,他还从来没这么狼狈过,就算是和诸葛侯对决的时候失去了一条腿也没有想今天这么狼狈。
他竟然连儿子的尸体都没能抢回来。
魏武卒中的军医,废了好大力气才从独孤狼的肺部取出了那颗小钢球。
众人疑惑了,这种圆球形的东西是如何一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几乎贯穿了独孤狼的身体,肋骨都折了两根。
独孤狼都疼的晕过去了。
他醒来后,军医已经把伤口处理好,独孤狼眸中迸出一股冰冷的杀意。
“叶长风,我独孤狼与你势不两立!”
“大冢宰,您醒了?”赵边问候了一句。
“赵边,你给我集合魏武卒所有人马,不惜一切代价,攻下灵秀城。活捉小皇帝,生擒叶长风,我要把叶长风碎尸万段!碎尸万段!”
他伤口一阵隐痛,不禁咳嗽起来,咳出两口血。
“大冢宰,您的伤?”
“不用管!只管出兵!”
“那敕勒人这边?”
“敕勒人不用去管了。从一开始这就是叶长风的阴谋诡计,他是想用敕勒人来牵制住你们,然后他们好在灵秀城那边搞事。”
魏武卒拔营起寨,浩浩荡荡的朝着灵秀城方向而去。
敕勒人得到了魏武卒撤退的消息。
他们这边带队的人是腾格尔。
“将军,魏武卒退了,现在我们怎么办?”腾格尔的副将问道。
腾格尔玩味一笑,道:“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回去!”
敕勒大军拔营起寨,刚走出十几里,一名探子就送来一封信。
正是敕勒部大汗普六茹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