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有一些他国的探子奸细,也影响不到大局,因为真正能够左右大局的人,都是他绝对信任的。
襄国境内战事的总负责人李逵,京都这边的陈震方新阳等人,都是自己这边的人。
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随着陈涵素说出来的一个消息,倒是让魏子诸眉头微皱。
“算算时间,这两天三亲王应该就要入京了,上次三亲王入京,还是父皇仙逝的时候,自此一直在封地,此次入京,不知道具体为何。”
陈涵素眉宇间,有些忧愁的说道。
魏子诸眉头紧锁,“此前在城外,未听灵山说起此事。”
三亲王入京,这么重要的事,陈灵山应该会告诉自己才对。
陈涵素说道:“你刚从离国回来,灵山肯定想让你先休息,明日朝会估计才会与你说。”
魏子诸点点头,这倒也是。
“这个三亲王,不简单?”
魏子诸又紧跟着问道。
说起来也有些尴尬,他虽然如今贵为帝师,但对于大尧皇室的一些情况,其实知之甚少,以前陈涵素也从来不与他说,后来就没必要说了。
毕竟如今的大尧,上上下下,谁都知道他们出了一位力挽狂澜的帝师,文可入圣贤书院,武可平定北境战乱。
上下拥戴,敬仰不已。
所以对于这位三亲王,魏子诸一知半解都没有,只知道是陈涵素跟陈灵山这对姐弟的三叔。
也就是先帝的亲兄弟。
大尧也有传长不传幼的传统,先帝在那一辈中,是老大哥。
朴凤跟江清荷两人,也有些好奇,不过这种话,魏子诸能直接问,她们却不方便问。
陈涵素解释道:“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确实不简单。”
“父皇当初即位,其实发生了一些插曲,我那六叔,对皇位有想法,而且太上皇驾崩得太突然了,那时候我父皇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准备。”
“我六叔就因此做文章,想要做摄政王,父皇能从那件事里面获胜,并将我六叔发配边疆,我这位三叔功劳极大。”
“当时就属三叔最拥立父皇,不留余力的相助,后来平定朝堂之后,父皇想让三叔做摄政王,也被三叔拒绝了,并且主动提出要到自己的封地去,只是他原先的封地是在西境,也就是沙州,此事之后,三叔提出改封地为凉州。”
“鉴于他确实立功巨大,父皇便同意了,从那之后,三叔便极少回京,外面甚至都有传言,三叔是贤明之王,不回京是为了避嫌。”
陈涵素说到这里,柳眉微颦,叹了口气道:“如果只论这些,他确实当得起贤明之称,当初父皇驾崩,赵丙把持朝政,也是三叔回来主持大局,才成功让灵山即位,否则的话,赵丙虽没有当皇上的心思,却也绝不会让灵山那么轻易即位。”
“肯定会从中谋取巨量好处才会罢休,而因为三叔的作用,赵丙最终也没能获得什么好处,当时我也私下找过三叔,希望他能留下来震慑朝堂上下,再次许诺他摄政王一职,可三叔还是拒绝了,并不久之后就回了封地。”
“所以我感激他,但心中也始终有隔阂,若非你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大尧当初的局面,可能就会因为赵丙和襄国,而毁于一旦,到时候大尧依旧姓陈,却不是陈。”
几人都在静静地听着,都不知道,原来大尧朝堂中,还有这件事发生过。
魏子诸沉吟片刻,随即问道:“之前襄国跟我们开战,他也没有任何表示?”
按理说,如果大尧被襄国攻破了,他一个三亲王,守着封地还有什么用?
凉州他知道,位于正南,既不跟北边的襄国交界,也不跟西边的西夏交界,在永定城下方,临海而建。
所以凉州也被称为南凉,背靠大海,看上去确实没有什么危险,就算永定城被攻破了,敌人也还没打到凉州。
外人看来,只当是三亲王想要找个地方养老,对朝堂争权,没什么兴趣。
若是有兴趣的话,当初先帝即位的那一个插曲,说不定就不是后来那种情况了。
陈涵素闻言摇了摇头,“我派人去找过他,并没有得到回应,这也是我心中有隔阂的原因,国难当头,都不肯出手相助,这位三叔,真如外界传言一般贤明么?”
魏子诸不置可否,这种事没有亲眼所见,都不好下判断,他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大尧朝堂,如今有多少分封亲王?”
先帝的兄弟,都算亲王,按理说除了在京都即位的皇上,其他兄弟除非是皇上点名让其留下,否则都是会分封出去的。
自己管理自己的封地,连税收都不用上缴,权力极大。
除了名义上还是受皇帝管辖之外,简直就是国中国。
陈涵素解释道:“父皇当初有兄弟六人,最小的六叔已经不在了,连年征战中,二叔四叔也都战死在了战场上,连子嗣都未曾留下,五叔早年在父皇被困险境时,曾主动扮成父皇受降,也因此帮助父皇逃脱。”
“之后五叔也没能回来,好在他留有子嗣,一儿一女两人,如今的封地,便是他儿子在管,父皇当初回京后,有感五叔的舍生为国,特封其儿子为中亲王,当时他儿子还不足十岁。”
“所以到现在,六人中只剩下三亲王还健在,二叔四叔连封地都没能去,有封地的,也只有三亲王和中亲王。”
魏子诸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先帝兄弟六人,如今死了五个,确实这一辈里面,只有三亲王一人。
也正因为如此,三亲王在这个节骨眼突然回京,的确耐人寻味,难怪陈涵素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神情有些复杂。
不过她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当初国难当头,三亲王不管不顾的原因。
而在魏子诸看来,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古代的皇亲国戚,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沾上了皇亲国戚几个字,在民间就会有极高的威望,不管是好的坏的,好名还是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