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千秋帝师 > 第225章 都不要走了

第225章 都不要走了(1 / 1)

两边兵力的差距,又不可能去正面交锋,那等于是给对面送人头。

带兵侵扰,李逵比自己更擅长。

急令使又说道:“帝师,统领让属下传话,襄国将领屡次三番问帝师下落,统领觉得其中恐怕有诈,让帝师不要前往据北关,最多再有一个月,他有把握让襄国不得不退兵。”

魏子诸点点头,“嗯,你回去告诉他,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侵袭为主,至于能不能出城迎战,让他自己跟王腾判断,不用担心我。”

“是!”

急令使领命一声,恭敬告退。

林墨大笑道:“哈哈哈哈哈!驸马爷,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竟然靠着一千多人,逼退襄国数万大军十里路?!”

魏子诸淡然一笑,颇为装逼的说道:“逼退?那你就太小看黑旋风营了,十里路对骑兵来说,不算什么,襄国如果执意在这里耗着,只会死更多人。”

“到时候他们兵力若是减少到可以一战,那就一个都不要走了!”

林墨大惊。

“这......驸马爷还想出城迎战?!”

魏子诸笑而不语。

林墨已经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样的胜利,已经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了,估计王腾徐起也是如此,没想到现在因为魏子诸的到来,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结果魏子诸的打算还不远不止于此,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据北关大捷,还是给了他更多的信心,平复了内心的激动情绪之后,林墨拱手道:“驸马爷有何吩咐,尽管交代,此次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跟着驸马爷大干一票!”

魏子诸哭笑不得,“用不着你抛头颅洒热血,你这条命还要留着,你死了,偌大个兵部上哪找人去?”

“行了,你拟定军报,让人送回京都吧,估计赵丙得知这个消息,要气个半死了,接下来就看据北关那边的了,我们还是继续等着吧。”

林墨立即领命,“是!”

一场大捷,极大的震动了锦康郡。

作为跟襄国交界的郡县,锦康郡的人知道大尧跟襄国交战的这些年,是怎么个情况,如今这一场捷报,让很多人都处于懵逼状态中。

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怎么就赢了呢?

当然,绝大部分人,还是喜悦的,只有少部分人依旧抱着观望的态度,毕竟襄国的大军还在据北关外驻扎,只是退兵十里,并不是直接退回襄国,孰胜孰负,最终的战局,还不好说。

一匹快马,从后河关赶往京都,水路陆路不停。

当然,抵达京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

京都,永定殿。

陈灵山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群臣的争吵声,有些不胜其烦。

“皇上,帝师此举,未免太过武断了!那孙家为叛逆之族,是要处置的,可钱家等士族,当初都是为太上皇出过力的!”

开口的人,正是赵丙,他满脸愤愤不平之色,“火烧钱家,大肆收敛其他士族的钱财,逼得那些士族走投无路,一封封奏折,不仅送到了永定殿,臣这些日子,也接连收到了他们的求助信。”

“臣以为,若此事不及时处置,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牵连甚广,紧挨着的江州,乃是士族最多的州,一旦他们联名上书,再想处置就晚了!”

赵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合他脸上的急切表情,当真像那么回事儿,有点忧国忧民的意思了。

陈震出列,冷笑道:“丞相,你这话有些本末倒置了吧?帝师之所以办那些士族,是因为他们通敌叛国,钱家跟孙家勾结,其他士族跟他们同气连枝,脱不了干系,奏报上只说帝师如何威压他们,让他们走投无路,可曾说帝师为何如此?”

“我不相信丞相不知道是何原因,若是不知道,不妨请皇上告诉你。”

赵丙脸色一沉,低喝道:“陈震!你莫要以为老夫是在偏袒那些士族!老夫是在为大尧,为帝师着想!”

“你也不想想,那些士族乃是我大尧之根本,若没有他们,何来大尧的建立?他们一旦联合起来,断然不能无视,否则将会有大祸!”

“到时候,是处置帝师,还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处置那些士族?”

薛成这时候说道:“我倒是觉得,丞相此言有些过于言重了,帝师只是处置了一批锦康郡的士族,江州那边,可没有任何动静,若帝师真不知道分寸,到时候再制止也不迟,现在说这些,太早了。”

“何况眼下北境正是战事胶着期,帝师奉命前去镇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千里之外的北境局势如何,你我都不知道,目前也没有战报回来,而且临阵换帅是大忌,丞相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如今的朝堂,魏子诸不在,杨瀚海不在,林墨跟秦川都被派出去了,公主府这一脉,能说上话的,自然就是陈震和薛成这一批人。

薛成原本是极少插嘴说这些话的,但自从魏子诸去了北境之后,他就好像豁出去了一样,彻底把所有的宝压在了魏子诸身上。

这一次北境战事的结局,直接关系到他们这一脉最后的下场。

薛成说完之后,工部尚书孙常昌也破天荒出列道:“皇上,帝师出征之前,曾来过一趟工部,问了一下军械的生产进度,途中跟臣闲聊,偶然聊起过关于锦康郡士族一事。”

他一开口,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便都落在了他身上。

无他,孙常昌这个工部尚书,上朝向来都只是例行公事,有战事的时候,皇上问到他,才会出来说话。

平常时候,不管什么话题,基本上是插不进嘴的。

被边缘化太严重了。

现在突然开口,太过反常,但又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毕竟魏子诸此前曾经常跑去工部,孙常昌在这些人眼里,早就已经被打上了公主府的标签了。

陈灵山来了兴趣,“哦?帝师与孙爱卿说过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美味农家女 平乱传 盛世华唐 争霸:开局召唤西凉铁骑 督抚天下 锦衣镇大明 平汉传 大周赘婿 三国:一朝入汉,潜龙在渊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