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八万大军就出发了,离开了幽州,很快就进入了突厥的领地,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突厥是游牧民族,他们并不在意一些土地的得失,因此在这种边境上,没有驻军,自然也没有守备,连城池都没有。主要是这里是戈壁滩,不适合驻军。再说了,突厥人要放牛放羊,他们自然住在草原上,像这种贫瘠的土地,根本就不在乎。同样的,大唐也是不在乎的,这种地方,征服了那也是没有用处的。突厥士兵跟大唐士兵不一样,大唐士兵那是不从事生产的,吃得就是当兵这一碗饭,而突厥士兵,不打仗则是去放牧,而打仗的时候,再聚集起来,随意性很大。八万铁骑,那是浩浩荡荡地,房俊自然处于中军,他坐在战车上,四匹马拉车,速度也是很快,不至于拖后腿,连累行军速度。至于张冒和陆乘风,则是骑马行在房俊的身后,负责保护房俊的安全。根据情报,突厥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不过主力在何处,那也是不清楚的,突厥人的行动性太大,难以获取情报。房俊是在按照地图上的行军路线行事,这刚开始速度不快,按照薛仁贵的部署,会在今天晚上进行分兵。由两万人伪装前行,其余六万铁骑,直扑突厥的国都。突厥也是有城池的,只不过很少,而且是那种石头城。这一次的目的,是与突厥主力决战,而不是真要拿下突厥的国都,李世民的意思,就是教训,把突厥打疼打怕,几十年恢复不了元气的那种,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边关长时间无事。简单点来说,就是大幅度的消灭突厥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没有办法组织起像样的军力,这样的话,对于边关的威胁性,也就没有了。至于征服突厥的土地,李世民是没有兴趣的,又不能种地,征服起来做什么?大唐的百姓,那都是种地的,不搞放牧。房俊也是觉得,教训一下突厥也好,对方太过分了,很是残暴,残杀大唐的百姓,还劫掠大唐的人口,大唐必须要有所表示,否则,这些个外族,还以为大唐好欺负呢?入夜,大军扎起了像模像样的营帐,而等到了深夜,房俊就率领六万铁骑,开始了长途奔袭,而其余两万人,则是继续驻扎原地,明天天亮再动身。这两万人,要多立旗帜,队形要拉散一些,这样的话,就可以让敌人的探子,以为这就是唐军的主力,这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坐在战车上,房俊还是不好受,这种长途奔袭,确实累人,幸亏这是平地,如果是那种山路,那颠簸可就厉害了。铁骑是风驰电掣,速度很快,薛仁贵安排的这条行军路线,那是比较偏僻,避开了突厥的牧场,以及一些小城,直指突厥的国都。到了天明,房俊就下令停止前行,驻守在隐秘的山谷中,天黑再赶路。草原上的月亮很亮,因此,晚上并不需要打火把。房俊算是明白,薛仁贵为何非要出击了,肯定是这几天晚上有月亮,一个良将,肯定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而一旦过了这几天,就也许没有月亮了。昼伏夜出,是薛仁贵的既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