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人眼中流露出来的疑虑,曾乐正知道,如果不给这些人说明白,他们肯定不会死心。
想了想,曾乐正开口说道:“这人,是宋方!”
“宋方?哪个宋方?”有人下意识得问道。
“还有哪个宋方?当然是汴京的那个宋方了!”曾乐正说道。
“啊?曾相,您说的是……那个搞出花露生意的……汴京财神爷?”
有人瞪大了眼睛。
曾乐正点了点头。
“嘶……”
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然后一个人拍了拍脑袋,转身就跑。
这一下,曾乐正也愣住了。
虽然他知道,宋方的财神爷之名,流传的范围比较广。可是也不至于说,让这边的文人如此谄媚吧?
刚才那个跑过去的文人,踩过舢板,冲到了宋方身边之后,又是鞠躬又是赔礼的,那样子,似乎比对待自己还要谄媚。
老曾有些抑郁了。
不是说文人都有风骨的吗?为何你们爱财爱到了这个程度?
眼看着其他的几个人,也都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曾乐正挥了挥手。
“去吧!”这些人赶紧转身,一个接一个的往宋方那边走去。
曾乐正旁边作陪的官员笑了起来。
“这宋方,在你们这这么受欢迎吗?”曾乐正笑着自嘲,“居然比我这老骨头还讨喜啊!”
“额……曾相还不知道吗?”一个官员一脸的诧异。
“知道什么?”曾乐正被搞糊涂了。
“哎呀,现在这宋方……不仅仅是汴京的财神爷,他现在已经成了全天下学子心目中的,可以点石成金的启蒙大儒了!”
“什么?这……这是怎么回事儿?给我好好说说!”曾乐正一脸的震惊。
那官员苦笑着摇头:“原来曾相真不知道啊。哎,省试的成绩出来了,您可知道……这一次国子监录了多少人吗?”
“多少人?有十人吗?”曾乐正迟疑得问道。
按照以往的成绩,国子监能出一两人就不错了。曾乐正之所以说十人,也是因为上一次,国子监在发解试的成绩非常亮眼。
“十人?”那人苦笑了一阵,最后摇头说道:“曾相,你小看那国子监了。这一次的省试……国子监录了六十八人!两百人的名额,国子监录了六十八人啊!”
“其中前十名两人,最好的一个,还是第五名的成绩!”
“什么?”曾乐正顿时瞪大了眼睛,“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真的,比什么都真啊!现在所有人都说,国子监翻身了,而且……这全天下的学子,也都知道,国子监是靠什么翻身的。大家都说……”
“是宋方,是宋方弄出来的这个什么刷题战术,让国子监改头换面。现在这宋方,已经成了学子心中,可以点石成金的神啊!”
曾乐正的嘴巴张得合不拢了。
六十八人!
将近四成的录取率。这个成绩……真的太吓人了。
“对了,下官还没问,这宋待诏,怎么跟曾相在一起了?”
那官员忽然想起来这是,于是开口问道。
曾乐正一听,又是连连苦笑,最后摇头说道:“他……他是跟我一起去交阯平息祸乱的。哎……想不到,想不到啊!这个宋方……”
“真的是,快压他不住了啊。”
曾乐正忽然想起来,陛下一直头疼的那个问题了。
这个宋方,立功的速度太快了,应该怎么赏他呢?
封赏太快,将来等下一任皇帝赏无可赏的时候,岂不是要平添君臣的猜忌之心?
可是不赏吧,又怎么能服众呢?
当然了,这个问题曾乐正也只是想一想,就抛到脑后了。这个问题本来就是陛下该考虑的,自己在这里操什么心?
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陪在曾乐正身边的官员看着曾相一脸郁闷的表情,心中也是疑惑万分。
不过他也不敢问。
只能看着曾乐正,一脸求知欲。
曾乐正苦笑摇头,最后说道:“这宋方……此次随我一起远赴西南,平息交阯之乱。可以说,老夫从头到尾,都是在给他当副手啊……”
“什么?”
看着那官员一脸震惊的表情,曾乐正把西南之行,宋方做的事情,挑重点的说了说。
随着曾乐正的讲述,身边的那些陪客,也是越听越心惊,越听……看向宋方的眼神,越是尊崇。
这样的少年人,才多大啊,就已经有如此惊人的成就了,如果再给他三十年……不!再给他十年,朝堂之上,那宰辅的位置上,是不是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呢?
谁也不敢妄下结论了。
……
殿试的日子到了。
毛大勇又早早的在家和父亲一同吃过早饭,然后准备去参加考试。
毛辉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脸开心得说道:“省试都过了,殿试就更不用怕了。不用管名次了,好好做自己的便是。”
殿试已经不存在淘汰人的事儿了。
毛辉还是觉得,自己的儿子能够过了省试,就跟做梦一样。这些日子,他也过的精神恍惚。总是做着什么事儿,做着做着就笑了起来。
有时候笑着笑着,又哭了起来。
出了家门,好多人看到毛辉父子,都笑着打招呼。
大家都知道,毛大勇要当官的事情了。
当了官之后,自然不会再在这种贫民区住了,所以大家都想着,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和未来的大人物攀上交情。
于是打招呼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然了,这其中不乏羡慕嫉妒恨的人。
有人看着毛大勇,大声喊道:“大勇,你说你的恩师是那教格物的宋方,那他能保佑你在殿试拿到好名次?”
毛大勇的身子僵了一下,他转过身,想要看看刚才和自己说话的是谁。
虽然听那声音,毛大勇就知道那人是谁,不过他还是想亲眼看看对方的样子。
可惜那人喊完话之后,就缩到了人群中,生怕自己被毛大勇看到一点点影子似的。
毛大勇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恩师教我的,不仅仅是学识!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能不能考中,他都是我的恩师!”
“大勇,听说有那员外要招你回去当女婿,你怎么不去啊?”
大家都听说了,那天在集上发生的事情。
不少人都觉得可惜。这么好的一场富贵,毛大勇怎么就拒绝了呢?
“你该不会是想当驸马爷吧?哈哈……”
毛大勇摇了摇头:“要沉稳!恩师说过的,做事前……要沉稳!不忙做决定,等想清楚再做。”
说完,毛大勇转过身,离开了巷子。
毛辉赶紧跟上。
除了巷子口,毛辉却一头撞到了毛大勇的后背上。
“大勇,怎么不走了?”
毛辉疑惑得问道。
毛大勇看着外边的街巷,笑着说道:“恩师还未回来,爹,你说,如果恩师知道我今日能参加殿试,他会不会高兴?”
“肯定会,肯定会,哪有当老师的,不喜欢自己学生出息的?大勇啊,做人可不能忘本啊。你要记住,你能有今天,全靠着待诏对你的栽培!”
毛辉一脸郑重得说道:“所以将来,你也要好好报答待诏才是,你若是做那忘恩负义之辈,那就真的猪狗不如了。爹若是在的话,不会饶过你,爹就算是不在了……”
“九泉之下,也会来找你,剖开你的心肺,看看里边是不是都黑了!”
毛大勇笑了:“不会的!”
……
从皇城中走出,毛大勇深深得吸了一口气。
殿试时发挥的正常,不过和省试的时候,又有些不一样。
毛大勇似乎感受到了几分自信,几分从容。
父亲还在外边等着。毛大勇走上前,和父亲聊了两句,又转向祭酒刘弼那边。
此时国子监的六十多名学子都出来了。
大家围着刘弼,在那笑着聊起刚才殿试时的题目。
刘弼就在那笑着听大家的议论,然后时不时得插上一句,而这插话的内容,也基本上是夸赞。
看到毛大勇后,刘弼笑问他有何感觉。
毛大勇有点不好意思,想了想说道:“学生也没有把握,就是……做完了。”
刘弼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去问了,你那省试的卷子,是被主考王禹玉主推的。当时他给的理由是……文采平平,可是态度诚挚。因此才特意录取。”
“今日这一场殿试,虽然说没有淘汰只说,不过……论文采的话,你确实不占优……”
说这话,就有点伤人了。刘弼没有说完,他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没关系。总而言之,你们都算是出人头地了。大勇啊,回去之后,好好准备准备吧。”
“有机会的话,找前辈请教请教,到了官场上,有些事情还是要注意的。”
这是对毛大勇的提点。
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太多了,一个不小心,到处都是坑。那些上官,说不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给你穿小鞋。
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去请教请教前辈。
可是……刘弼却忽略了,毛大勇的家庭环境。
他一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哪里有这方面的关系,能够让前辈指点他为官之道呢?
看着毛大勇一脸茫然的表情,很多的同窗也都笑了起来。
不懂是吗?那就自己用头试吧,等你碰的鼻青脸肿的时候,自然就能自己领悟了。
这是自然进化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