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听了宋方的话,都是一脸钦佩。
谁都想不到,宋方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偷偷得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儿了。
王元泽一脸赞叹得说道:“光复兄,您这是功德无量啊!”
宋方笑了笑,摇头说道:“没有你想的这么夸张。只不过……”
“我经历过那种苦日子,我知道,那样的生活滋味都不好受。但凡能够过的安稳,谁又愿意颠沛流离呢?”
“所以,当我能够有余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人生在世,再多的钱财,也不过是满足自己的物欲。物欲得以满足,多余的那些……”
“不过就是数字罢了!”
几个人一起拱手说道:“光复兄仁义!”
宋方摆了摆手,对着旁边唤道:“燕九!”
“公子!”
“去,出去传话!告诉别人,只要我宋方在国子监一天,那么……以后那些人,就甭想再让自己家的孩子,进入国子监!”
这是开始亮剑了!
王骁前脚刚刚出门呢,宋方后边的话就扔出去了,很明显,宋方就是明火执仗得告诉别人,我不爽了!我要报复了!
“这下好玩了!”
王元泽笑了起来:“这些人,其实都是一些半桶水的水平。以前之所以愿意来国子监,就是欺负国子监的学子这几年没大出息……”
“现在,光复兄把这门槛关上了,那么他们在想考试,就只能去开封府抢名额了。这开封府……哈哈……他们该哭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开封府的名额比国子监还要多。不要以为这名额多,就是好事儿。
还有一点,那就是要看看,这开封府的招生对象是谁。
那是面对周边各个地区的所有学子。
也就是说,放到现代来说,开封府就是一个省重点或者说是国家重点中学。
名额虽然多,但是人家招生对象面对全省或者全国。
也就是说,从全省或者全国里边挑几百人,这几百人,可是实打实的尖子生啊!
京城的学子占着一个学籍上的便宜,想在国子监争几个低档线,现在不可能了!
这大门被宋方给关上了,也就是说,以后,你们要去和那些高考大省的学子们拼分数线了……
想想这个结果,王元泽就觉得,这乐子大了。
宋方看着蹲在旁边挖土的媛媛,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复杂的情绪,最后还是说道:“欺负我可以,我可以不去计较。但是……让媛媛不高兴,那就不行!”
赵仲针深以为然得点了点头,不错,找媛媛不高兴,那就不行!
……
王骁带着人往宫里走去,几十个人浩浩荡荡,看起来也颇具声势。
此时在宫门口,居然聚集了不少人。
王骁大老远的就看到了。仔细辨认一下,各个都是权贵啊。
很明显,这些人就是那些学生们的家长了,也是这一次闹事儿的当事人。
王骁笑了笑,这些人真是不开眼啊,得罪谁不好,得罪宋方,等一下你们就知道什么叫脸疼了。
现在且不和你们说和么多。
看到王骁带人赶来,这边有人自诩身份比较高的人,已经凑了过来。
“王大人,宋方何在啊?”
王骁看了看来人,没有说什么。
“怎么?宋方跑了吗?”
“想来是了!肯定是自觉罪责难逃,所以畏罪潜逃了!”
“这是罪加一等啊!”
……
所有等在这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如果说,你宋方真能在御前自辩几句的话,大家说不定还要想想,下一步应该怎么进攻呢。
毕竟大家也都知道,仁宗在对待宋方的态度上,还是多有回护的。
要是宋方的态度诚恳一些,然后再装装可怜,提一提自己以前的功劳什么的,说不定这事儿,也就是申饬一番,大家最多也就是让宋方在汴京城丢个大人罢了。
可是现在,宋方居然畏罪潜逃了,那这事儿就闹大了。
这已经不是宋方一两句话,就能化解过去的罪名了。
他完了!他的仕途彻底得完了。
已经有人笑着说道:“王骁,宋方现在何处啊?该不会,已经出了城了吧?”
“没有!”
王骁冷声回了一句,然后直接进入了内宫。
嗯?
听着王骁的回答,不少人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
是说……宋方没有跑路吗?
可是……没有跑路的话,这王骁为什么没有把宋方抓回来呢?
这中间有什么误会或者说,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吗?
有人拧着眉头问道:“这王骁平日里是不怎么和别人说话的,这……这突然来这么一句,是什么意思?”
“想不通啊!没有……是说宋方没有跑吗?难不成……宋方没事儿?”
“不应该吧!”有人也是一脸迟疑得说道:“咱们东西不都送过去了吗?怎么可能没事儿啊?难不成……那些东西不是宋方收的?被那管家给……”
“那宋方也跑不脱责任,这明显是在顶罪,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怎么能让他这么轻松跑脱罪则?”
“没错!”
众人义愤填膺得说道。
不过这说来说去,始终不得其法。众人也有些迷茫了。
这个宋方,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啊?
王骁走进了大殿。
仁宗看到了王骁后边一个人都没有,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心情,此时更是有想要爆发的感觉了。
“人呢?”仁宗冷声问道。
谁都知道,仁宗问的是谁。
王骁先行礼,然后说道:“陛下,宋方没有过来。但是……臣已经拿到了证据!”
拿到了证据?
拿到了证据,你还不把人直接抓起来?
难不成……人已经抓起来了,所以连自辩的过程就省了吗?
想到这里,仁宗又觉得有点不爽了。这个王骁,你是不是有点自作主张了?
就算是你拿到证据,拿到人了,也应该把人带古来,我不审审这个宋方,怎么对得起往日我对他的关注?
我要问问,这个家伙到底为什么,不愁吃不愁穿的,为什么还要做这种是,你对得起朕对你的期望吗?
王骁已经把那小本子递给了梁惠保。
从梁惠保手上接过小本子,仁宗翻了翻。
然后……
他愣住了。
原本一脸怒气冲冲的表情,此时已然消失不见了。
接着,仁宗开始认真仔细得翻阅起手上的这个小本子了。
整个大殿的气氛,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的臣子都盯着仁宗,大家也都看到了,仁宗脸上表情的变化了。
大家都知道,能够引起仁宗这种情绪上变化的,肯定是他现在在看的这个小本子了。
至于说这个小本子上写的什么,记录的是什么内容,谁都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已经好奇起来。
仁宗翻看的,是上边的内容,还有详实的数据。
最早的一笔捐赠,是在三年前。
钱不多,或者说对于皇帝来说不多,不过是一贯。
可是……仔细算算日子,好像是宋方刚来到汴京没多长时间吧,然后……
那时候宋方好像刚刚赚到了第一桶金……
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宋方就开始做这种事情了?
仁宗继续往下翻阅,然后……
随着宋方赚的钱越来越多,这捐献的数额也就越来越大。
每一笔数额,都有详细的记载,时间,日期,地点……
城外一共分东西南北四个福田院,每一个福田院,宋方都有捐赠。
再然后……
最大的一笔捐赠,是在宋方的花露生意做到了番邦使臣那边,一笔捐赠了近万贯!
近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啊?
都说万贯家财万贯家财,一个人,能赚到万贯家财,已经算是殷富之家了!
这等于说,光这一次捐献的钱财,就抵得上一个富家翁的全部身家了啊!
仁宗被震撼到了。
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个宋方,居然能够做到这个程度。
草草的算一下,差不多有六七万贯啊!
仁宗怕自己算错了,又重新得翻一次,再细细得算了一遍。
是七万贯!
然后,仁宗发现了后半部分,有一笔捐赠是有附注的。
xx年xx月,国子监学生家长送来礼物,折价出售,所得银钱三千五百七十四贯!全部捐献。
仁宗感觉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
之前还想着,宋方贪心不足。明明已经这么能赚钱了,还不想着多分点好处给宫里。
然后好像这大肆收受他人的好处,为这事儿,自己还让王骁去宋方的府里抓人。
自己的这个态度,怕是会让宋方心寒吧?
就算是宋方无所谓,他那妹妹呢?这么多人上门,气势汹汹的,他家的那个妹子,肯定也会害怕吧?
想一想,仁宗都替宋方感觉到委屈。
“哎……朕……让他受委屈了!”
仁宗叹了一口气,最后说道:“朕错怪宋方了。之前收受的礼物,已经被宋方全都捐出去了!”
旁边的众位大臣一听,顿时恍然。
原来,本子里记的是这些东西啊。
富弼点了点头,一脸赞赏得说道:“这个宋方,还真是让人想不到啊。要是放在一般人的身上,陡然之间受到这么多的礼物,怕是要迷失了……”
“可是他,却能如此把持得住,难得,难得啊!”
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诸位大人都心知肚明。
谁没有过这种接受礼物的经历呢?
除非你不做官,否则的话,肯定会有人找上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