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收场(1 / 1)

宋方的话说完之后,下边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然后说道:“我……”

宋方看了过去,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老成的学生了。

宋方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不同意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我授课的时候,你要是敢接近我的学堂……燕九!记得把他腿打断!”

“是!大人!”燕九上前拱了拱手。

这国子监现在已经沦落到了混日子得地步了,就你这么一个学生,现在都到了这个年纪了,还整天在这里厮混,你能有啥出息啊?

想反对可以啊,爱上哪儿玩上哪儿玩去,别特么碍老子的眼就行。

老子管不了那么多,老子只能管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了

旁边的刘弼一看,刚才说反对得,是那成绩最好的陈奇,一时间,心里居然松了一口气。

嗯……

不行,狭隘了啊。

怎么能因为宋方混的好,就产生了这种幸灾乐祸的心里呢。

不妥,不妥……

……

国子监这边的消息,传到了仁宗的耳朵里。

仁宗也是觉得有点诡异啊。

“他们怎么又都跑回去了?”

王骁在旁边解释道:“说是宋方教授的内容,有点奇怪。然后……所有的学生都趋之若鹜,而且……”

“那宋方还提出要求,想上他的课,先去跑圈,什么时候让他满意了才能停下来,然后还有几个学生跑得……体力不支,事后上吐下泻的。不过……”

“这些学生也没有一个说后悔得。好像能够去上宋方的可,比什么都好一般。”

嗯?这么神奇的吗?

这国子监,可都是那些饱学之士的地盘啊。之前仁宗让宋方去那个地方,也是想着能够多学点东西。

哪成想,这小子居然还真的在那个地方混了个风生水起啊。

嗯……

至于说其他的大臣们,也都先后得到了消息,很多人都是一脸的愕然,不过这种事情,和他们没关系,所以大家也不怎么想管。

……

如果说,刚开始宋方在国子监授课,就是想要应付应付差事的话,那么现在,张天命就不这么想了。

他觉得,这是一次契机,也是一次改变大宋未来得机会。

宋方回去之后,把自己的想法稍稍的透露了一点,王元泽眼睛都亮了起来。

“光复兄,你是说……这些国子监或者说太学的学生,要是都来学你教授的内容,将来,他们就是你的门徒,而你,也可以组建你自己的班底了?”

“想什么呢?”

宋方摇了摇头,然后说道:“要按照你这想法的话,那这所有在国子监混过的教授,都应该风生水起了,可事实上呢?又有几个人出人头地的啊?”

王元泽摇了摇头:“你跟别人不一样啊,你讲的这些东西,就连我都沉迷其中啊。”

其实王元泽说的不错。他确实有想过,靠着这个组建自己班底的意思。

想想将来,自己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法的话,靠什么啊?

当然靠着这些自己人啊。

什么叫自己人啊?这些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才叫自己人啊。

当年老王靠什么变法的啊?不就是靠着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那些自己人吗?

不过……老王认为的自己人,有点不靠谱啊。

最后老王变法失败,也是因为这些自己人,最后立场不坚定啊。

假如说,宋方可以把这国子监跟太学的人,都给弄起来的话,然后再把自己掌握的这些学识传播出去。

将来这大宋,不就多了一大批得,思想先进的人才吗?

要知道,在这大宋当官,实在是太简单太容易了。

基本上,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往上爬。

这个时代,或者说封建时期,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三年红线一说的。就算是有,在特权阶级面前,这东西也形容虚设。

然后……

如果这些人,一个的都升官了,成为了新朝的中流砥柱,那么……

这事儿想一想,宋方就激动啊。

到时候自己振臂一呼,谁能挡得住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啊?

至于说什么朋党一说,呵呵,该滚哪儿就滚哪儿。

宋方一想到这里,就已经按捺不住那心里的小心思了。

他直接扔下了王元泽,然后一溜烟窜到了宫里。

仁宗听了宋方的话之后,也是一脸的惊讶。

这小子,居然告诉自己,准备重新肃整国子监,要是太学也需要的话,捎带着一起管管。

仁宗感觉,这小子就是三分钟热度。

但是想想,那国子监跟太学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没落了,一直不管的话,确实也不像话。

想了想,仁宗直接冲着宋方摆手表示:想怎么折腾随便你,前提是你能做通那刘弼的思想工作。

说起来,那国子监跟太学管理混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宋方之所以这么上心,估计是这几天那些学生给了他信心,或者说成就感了。

你想折腾,就去折腾吧。反正你有钱。

只要你愿意做点好事儿,我干嘛反对呢?

不过……

等宋方真开始折腾得时候,那消息一条一条的传到宫里,仁宗就觉得,自己是不是给这小子放了太多的权限了啊?

怎么感觉,这小子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啊?

“陛下,宋方已经打着国子监的名义,到处去找那些大儒了。而且……要是那些门生弟子无数的当世大儒,听说……开的薪俸……那叫一个高……”

梁惠保在接到消息之后,也小心翼翼得给仁宗说道。

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小纸条,梁惠保又开口问道:“陛下,您前几日说,提醒您把宋方从国子监弄回来……现在……还弄吗?”

仁宗没好气得瞥了梁惠保一眼:跟了我这么长时间,你也学会和我皮了是吧?

这都混成这样了,我还有必要把他弄回来吗?

不过……这小子这么舍得花钱吗?嗯……你有钱,反正弄得鸡毛鸭血,回头找我哭就行了。

……

宋方去国子监给人当教授的事情,已经传了好些天了。

而且……

这宋方还是非常认真的,把这事儿当成了一个事业对待得,每天去国子监的那个劲儿,感觉比去上朝还认真。

刚开始,大家都在想,这个宋方能坚持几天。

想想当初,这宋方去枢密院的时候,才呆了几天啊,就开始天天请假了。

再后来,又因为能折腾,弄得宋郊都不待见他了。

现在这国子监嘛……一共就那么几个人,这要是再折腾折腾,国子监的人能受得了吗?

当然了,宋方这边的事儿,对大家来说,也就是一个笑话或者说是一个消遣的话题罢了。

真正让大家关注的,还是包拯那边的事儿。

也就是说,之前关于那三司使提名的问题。

陛下一直想让包拯来当,或者说,现在已经不是想不想的问题了,现在已经开始直接任命了。

这能行?

不说所有的臣子,最起码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是愤怒的无以复加了。

你这个家伙,有点过分了啊。那么使劲儿的把别人给弄下去了,最后为了啥?就为了给自己扫平障碍吗?你还说别人不要脸,你自己呢?

这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真是耻于与你为伍。还有什么好说的啊,一起弄翻他!

然后弹劾老包的那折子,还真是一封接一封的,没有断过。

而且看着情形,好像已经要停不下来了似的。

仁宗也感觉,这事儿有点不对劲儿啊。

难不成,这老包犯了众怒了?

但是……不应该啊。

老包的人品向来是不错的,做人也可以啊。

嗯……真是仁宗认为得。正儿八经得说,老包就跟茅坑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不过……最起码老包的忠心是没的说的。

“陛下……”

梁惠保急匆匆得来到了陛下的身边,然后脸色有些煞白。

仁宗把一本弹劾包拯的折子放在了旁边。

“什么事儿?说!”

仁宗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对着国家的大事小事,要有一个整体的衡量和把握。

不能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乱了阵脚,下边的人可以乱,可以慌,但是他不能。

至于说梁惠保嘛……这么多年跟在自己的身边,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基本上,这沉稳的气质也算是养成了。

但是现在,这梁惠保能露出这种慌张的神色,说明事情,确实闹得比较大。

梁惠保有点紧张得说道:“好多人都要求包拯回家避嫌,不过……包拯不愿意。现在,整个御史台都被人围住了。”

一般来说,这朝中大臣,要是别人弹劾的多了,那么被弹劾的人就会主动告病,然后在家安心呆着,至于说怎么处理,什么样的处理结果,静候就是了。

这样才能显得这人没有私心,问心无愧。

不过老包是一个执拗的性子。他觉得我本来就问心无愧,每天的工作,我该完成还是要完成的,我也没有病,干嘛要回家呆着去?

所以说……这事儿就这么僵着了。

仁宗也是有点头疼:“这个包拯,性子执拗地很,那帮人,肯定也是……哎,这可如何是好?”

说起来,这个事儿就是一个死结。老包本身就不愿意退让,至于说那些人……

他们更是不希望老包认怂,你老包认怂的话,他们上哪儿再找理由闹事呢?

不把事儿闹的大一点,怎么能搬得倒你老包?

梁惠保也是一脸苦笑:“陛下,这事儿得赶紧解决了。不然的话……真让那些人冲进去,那这事儿,就没办法收场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太监Summer晴空 平原 陆谦郦妃Summer晴空 大太监陆谦郦妃 押子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大明望族 百年壶间醉 战隋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