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看着一脸殷切的折继祖,笑了笑,然后说道:“当不起折将军如此厚爱啊。”
宋方当然不会去主动迎娶一位将门的闺女了,不然的话,宋方将来的仕途,还真的就此结束了。
这文官和武官之间的沟壑,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填平的啊。
而在这些沟壑还没有被填平之前,你这文官跟武官要是联姻的话,绝对会授人以柄,让被人说你们私相授受,准备文武勾结……
折继祖看着宋方,叹息道:“要不是有你帮忙出谋划策,这一次折家,说不定就真的过不去了。”
宋方笑着说道:“哈哈,没有您说的这么严重。之前那主意也是我帮忙想的,既然我给出了主意,当然要一管到底了。”
折继祖点头说道:“哎,我也就是一个粗人,好多事情考虑不周全。不像那种家,都是有勇有谋的名将……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也比不过你啊。”
折克行在旁边一脸不服气得说道:“哼,种家,说到底,也就是仰仗了他们老祖宗是文官出身罢了。除了这个,他们哪点比我们强?”
“呵呵,种家比你们强在懂权衡,知进退啊!”
宋方淡淡得说道。这话也让折克行感觉非常委屈。
赵仲针找到了门口,结果听到里边有人在议事,一时间也是进退维谷,尴尬异常。
这要是进去吧……人家的话题比较私密,不欢迎自己怎么办?
这要是不进去吧……怎么感觉有点像是偷听到了别人的秘密之后,想要偷偷溜走的那种小蟊贼一样。
“我们是不懂权衡,可是我们只知道一样,那就是为了大宋效死,誓死不退!”
折克行一脸不忿得说道:“光复兄,您可知,我们折家男儿身上伤口最多的是在何处吗?前胸!为什么?就因为我们在战场上,永远不退,永远不把后背留给敌人!”
“我就想知道,像我们这样一心为了大宋的好男儿,为什么还要被别人猜忌!”
听了折克行的话,折继祖摇了摇头,脸上也满是苦涩的表情。
宋方当然知道,这是折克行心中的怨气。这怨气如果不发泄出来,恐怕真的憋在他心里,憋不知多长时间。
而这种怨气憋到最后,说不定会成为引爆一切的炸弹!
宋方想了想,然后说道:“你可知道,汉末时,为什么会那么乱?就是因为,武人的手里有刀枪!”
赵仲针在外边点了点头。
这些东西他可是学过的,这种看法,也是主流的看法。
汉朝的皇帝够强了吧?可是为什么汉末的皇帝说话却不好使了呢?因为他手底下的那些各路统领,都有了自己的权柄,都有了自己的兵马,都掌握了话语权。
你给那些武官说:你们的权柄太重了,把兵权交回到皇帝的手中,你们当一个挂名将军吧……
如果说,说这话得皇帝,还掌握着最强大得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军事威慑力,那这话说起来就有底气。
但是,如果这皇帝手头上的兵力,还不如一个最末流的统领,你说这话,有谁会听?
你的话,在那些将领的眼中,就是一个笑话!
“汉末……前唐……乃至于唐末,这无数风雨变幻,武人已经把他们的忠义形象给消耗殆尽了,留给别人的形象,都是朝三暮四的不守信用之辈。”
宋方说到这里,苦笑着说道:“在那乱世当中,文人在武官得面前,命贱如蝼蚁,说杀就杀。现在呢?这就是报应!”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推己及人吧……你们想想,太祖皇帝当初的出身……他又是怎么……”
宋方没有说完,外边的赵仲针低下了头,他感觉宋方这话说的……
有点太犯忌讳了。
太祖皇帝赵匡胤以前就是柴荣手底下的武将啊。后来呢?在陈桥说是被黄袍加身,但是你说你是被逼得,这也得有人信啊是不是?
说来说去,你自己屁股底下都是屎,想别人自然也干净不到哪去。
为了避免别人重演自己这一套黄袍加身的把戏,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
这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那时候被定下来得基调。
当然了,不管是从汉唐时期,还是到现在,这对武人的提防,从来就没有放松过。
“只不过,现在咱们这边文官打压武官的现象,确实有点过分了。这不想是一般的打压和防备了,更像是一种泄愤……”
宋方说道这里,也是有点无可奈何:“这种感觉,就好像当年那些武人杀的那些文官,都是他们的祖宗一样……”
“咳咳……”
折继祖也是非常尴尬得咳嗽了起来。
虽然说自己就是武官,宋方帮着武官说话,他听着是挺高兴的。可是……这话说的是不是有点太大胆了呢?真要是让那些文官们听到,估计宋方就没好日子过了。
折继祖咳嗽的时候偏过了头,然后看到了门口站着的赵仲针。
宋方在旁边继续说个不停:“其实对武人设限是没有错的,但是,这种打压的方式,就有点过了。”
赵仲针也看到了折继祖的视线,他也不躲了,直接走上前,然后问道:“那你说说,应该怎么设限呢?”
宋方看了看赵仲针,然后说道:“这设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吗?真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很简单啊,采用轮换制。”
折继祖说道:“有啊。有些地方一两年都会轮换一次。”
宋方一脸无奈得说道:“我说的,可不是军队轮换制,我说的是将领轮换制!”
“哦?愿闻其详?”折继祖的眼神一亮,虽然这个名词有点新鲜,而且听起来,好像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不过,他都是想要听听,宋方在这方面的理解。
宋方笑着说道:“换防确实是防备武人造反的一个方法,但是实际上呢?治标不治本。”
“先说说这件事的弊端吧。一个军伍,刚到一地,这四周的环境什么都还没有熟悉呢,就要换到其他的地方了。这整日里都忙在半路奔波了,我就想问问,这样能形成战斗力吗?”
折继祖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换防的弊端。这个弊端,他也早就知道了。
刚才进来的赵仲针是什么身份,折继祖倒是不太清楚,因此只是冲着对方点了点头。
宋方指了一下赵仲针,随口介绍了一句:“这是赵仲针,父亲赵曙,爷爷赵允让,汝南王府家的……”
折继祖这才拱手见礼。
众人客气了一会儿,宋方继续说道:“这边的部队因为换防被折腾得形不成有效系统的战斗力,那么在面对外敌的时候,自然也就打不赢胜仗。长此以往……”
“这对部队的战斗力,包括对朝廷得威信,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害。所以等这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些武人面临不造反就要被灭掉得情况时,他们怎么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你说的换将……”赵仲针拧着眉头,迟疑得问道。
“换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前提是,打破私军的制度!”
宋方淡淡得说道:“你可知道,现在大宋,包括之前各朝各代,那些将领手底下的军队,都可以称之为私军。什么是私军?那就是只认将不认皇!”
“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话本身是为了起到令行禁止,让军队能够快速反应得效果,可是后来了,这话也就变味了。为什么?”
“你忠诚于朝廷的军队,居然连皇帝的话都不听了,这种情况正常吗?那些军士不是朝廷的军士,而是你将领的军士,这对吗?那我且问问,当着天下将士有二心的时候,皇帝指挥谁去?”
折继祖陷入了沉思。
“换将嘛,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隔三差五的换一次将,让那些将领没有去培养私军得时机和念头。因为给他们一个信号,你们就是带兵得!”
“怎么带兵啊?帮皇上带兵。这些兵,你培养好了,你打仗的时候如臂指使。不过,你培养的再好,过段时间,你也要被调任到其他地方,这些人不能跟你走!”
“换下一个人过来接替你指挥,你能指挥的,就是其他的人在别的地方培养的士兵。想要形成战斗力,可以啊,你给别人留下好兵,别人自然给你留下好兵。”
“你若是摆烂,打败仗之后,那就要追责,看看到底是士兵的事啊,还是统帅的事儿,是现任统帅的事儿啊,还是上一任统帅的事儿。”
折继祖顿时一拍大腿,然后瞪着眼睛看着宋方说道:“这……这当真是……治军良策啊!如此一来,我折家也不用如此辛苦了!”
折继祖是可以看出来,宋方这个治军之策的真正核心的。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的话,那就意味着,皇帝会成为这世上最大的军阀头子,这就是集权制。不过……
那些拥兵自重的臣子会同意吗?
折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折家军,你说交给别人就交给别人了?尽管折继祖心里没有造反的念头,不过他心里也不会舒服就是了。
但是反过来想想,就是因为没有造反的念头,所以说,他们也是希望大宋越来越来的。
而如果宋方的这种想法可以实现得话,那可以说,段时间可能看不出成效,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大宋的战斗力绝对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