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极品败家子 > 第两百四十五章 破例

第两百四十五章 破例(1 / 1)

第二条不行。朝廷派监军去你的军队中,一应任免,必须由朝廷说了算。这样你花钱壮大军队,也不会有人说你什么。”

韩㣉最恨的就是监军,监军多为太监。多数太监都不懂军事,仗着他们的特殊身份,在军队中瞎指挥。宋朝之所以常打败仗,这是原因之一。“我的军队,不想任何人指手画脚。因为我的训练方法有别于其他人,要是我不能掌握这支军队,几乎不可能将他们训练成虎狼之师。我的训练方法、包括士兵的起居等等都会时时向朝廷汇报。朝廷可以派人去旁观,包括我与士兵的对话也可以监督,但监督的人没有任何指挥权。要是还不放心,那就当我没说,我也没必要去领兵。”

赵丹一听韩㣉要罢工,赶忙将自己的幻想说出来:“父皇,忠侯带兵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要是朝廷不同意,儿臣可以去当监军。”

赵丹的话连个泡都没有得到,赵惇说:“一万兵而已,就让忠侯做个试验吧!要是他的训练方法行得通,也可以为我大宋以后的军队作个参照。”

在外面的人终于得进来,为了表示歉意,韩㣉说:“待会大家走的时候,每人送两瓶琉璃装好的酒。”

一场婚宴差点成了大朝会,韩㣉不敢再待下去了,赶忙辞行,去外面招呼亲朋。赵丹也借故离开,朝另一个地方走去。……南院其它地方都没改变,只有主楼,拆了一座三楼,又建了一座三楼。样式虽有些改变,仍是木材建筑,让韩㣉大为摇头。但里面的装修和以前比起完全不一样,比如一楼的大厅。中间顶上有一盏赵扩想买的那种琉璃灯,顶被黄色有纹理的木板盖顶,四周也被一块块大半尺长宽的木块包裹着。地也铺上淡黄色木地板,土得很像是歌舞厅的包厢,出自韩㣉的手笔。左右两面墙上有各有两盏精致的壁灯。此时无论是楼下楼上的琉璃灯,全被点亮,照得屋内纤毫毕现。三楼的厅房比以前的更大些,此时厅房的一张琉璃圆桌前坐着三女,谢夕韵的红盖头已被揭开,前方的珠帘不少,谢夕韵想将这些珠帘也揭开,旁边的谢兰赶忙说:“小姐不可,小姐已经将红盖头揭开了,这些珠帘必须等姑爷来给你取开。”

谢夕韵此时又心乱又紧张,皱着眉头问:“今日的客人不少,皇上他们也来了,他该不会喝多吧?”

“小姐放心,姑爷那么聪明,自有办法对付那些人。”

谢香看了眼四周:“说真的,这里比起在建设的公主府差远了。姑爷怎么不早点将水泥造出来?要是将韩府也建成那种样子,该有多好啊!”

两个丫鬟的想法不一样,谢兰说:“砖做的房子有什么好?冷冰冰的像石头。特别是冬天,又冷又潮湿,还是木材建的住起来舒服。你要是想住,以后你去公主府住好了。”

“我哪会去那里住?”

谢香的话未说完,二丫闯了进来。“嫂嫂,我打听到不少消息。”

二丫坐到谢夕韵旁边,没喘几口气就开始告密:“我们挂出来的琉璃灯非常受欢迎,有好多人都在问价。酒也一样,每桌两瓶酒,不少桌还不够,又上了一些。可惜这些东西哥哥卖得太低了,大家都说,就算再卖高一倍也多的是人要。皇上和各位大臣在中院那座偏厅吃饭,没一会哥哥也进去了。也不怎的,许多官员被赶出来,门口有禁卫守着,我们也不能进去。”

三人听得有些发呆,谢香问:“是谁将他们赶出来的?这样做太失礼了。”

“还有谁,一定是皇上。”

谢兰一句猜出:“怕是他们有什么大事商量,连那些官员也不能听。不过也太奇怪了,今天是姑爷小姐的大喜之日,他们在这里商量什么大事?”

谢夕韵没有两个丫鬟八卦,问二丫:“你没看见你哥?”

二丫摇摇头:“不过嫂嫂放心,姐姐就守在偏厅门口,有什么事会来给你汇报的。”

谢夕韵有些担心,今天来的客人不少,怕韩㣉今天喝多了。二丫嘴没闲着:“今天这两样东西,太受人喜欢了。也不知哥哥怎么想的,卖得如此便宜。许多问到价格的人,都吵着要买。灯和酒虽存了一个月,一旦对外销售,那些存货怕是撑不到几天。”

说到琉璃,大家朝顶上看去去。顶上是一个米多大的琉璃莲花灯。莲花分开六瓣,中间有六盏亮光,周围六瓣向下坠的花尖各有一个小莲灯。最难得的是里面一些设计,见里面的油还有一半,谢香兴冲冲架起一个叉梯,谢兰递给她一个琉璃瓶,里面装满了金黄色的灯油。见谢香将灯油倒进外面一个小莲灯中,没过一会,里外其它几盏灯中的灯油,竟同时在增加。要是能透过灯下面的金属支架,可以看见,谢香倒进去的灯油,顺着这些灯油流到其它灯盏中。这个方法还是两小教谢兰两人的,二丫一点没奇怪,她问:“嫂嫂,为什么莲花这么受欢迎,贴的窗子有不少莲花,几盏灯也是莲花,连你们的被子上也绣着莲花?”

谢夕韵脸色微红,还未回答,下面的门被敲响。谢兰惊喜说:“莫非是姑爷来了?”

谢夕韵心中一紧,她也以为是酒肉饭饱的韩㣉回来了。谢兰下去没一会,传来赵丹的兴奋声:“姐姐,我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