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原主的生母,陈芷兰只知道她的绣功极好,但不知道她竟然还有如此为国为民的情怀,“所有的衣物被子都要在京城做吗?边城不能做吗?”
吴玉娘戏谑地看着她,打趣着说,“你不是知道边城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吗?既然如此,哪里还有多余的棉布、棉花来给整个军队的将士们做军资呢?而且边城人烟稀少,别说绣娘了,就连人家都没有很多。所以将士们平日里穿的中衣、鞋袜,还能勉强从附近的几个镇上买来,可那么多人的棉衣棉被就无法在边城做出来了。”
陈芷兰也明白了吴玉娘的话,不过她还是奇怪地问道,“当时国家应该还在休养生息,经济并不是十分富足,我母亲当时为边城里的粮食们缝制衣物的料子是从哪里来的啊?”
吴玉娘闻言,继续说道,“当时沈家的势力还没有涨到如此地步,野心也还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那些衣料都是国库出一大部分,臣子们出一部分,然后再动员百姓捐赠一些。这样下来,材料也就收集得差不多了。最后,再由宫中的绣房赶制出来。”
吴玉娘顿了顿,继续说道,“可是皇宫里的绣娘人手不够,所以朝廷就命各个朝臣府中的绣娘也帮忙一起赶制。可边城的冬天来得早,京城与边城又路途遥遥,若是送的迟了,只怕边城将士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所以,为了能早些完工,你母亲就带着京城之中的所有绣女在宫城门口请愿,自愿为那些远在边城的将士们缝制御寒的衣物。”
陈芷兰一愣,喃喃地问道,“我母亲在京城之中还有些有这样的影响力?全京城的绣女都听她一人的调遣?都能和她去宫门口请愿?”
吴玉娘点了点头,“那身用月锦所制的百蝶戏落花的宫装是你母亲亲手所做,从中便可看出其技艺的精湛和构思的巧妙。所以你母亲当年的年龄虽小,但是在绣女中间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请愿过后,你母亲在京城里的名望更是大幅度增长。而且,在你母亲请愿之后,不仅是京城里的绣女们着手缝制这些物资,就连京城里的许多民妇,甚至是静心庵里的师父们也都自愿加入了此次军资的准备活动中。”
陈芷兰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京城的女子们竟有如此的家国情怀,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张了张嘴,没有出声。
吴玉娘看了看陈芷兰震惊的神情,知道她此时在想些什么,只点了点头,“你母亲她很伟大,她能以一人之力组织京城的绣女们集体请愿,能让全京城的女人们都自愿为那些远在边城的将士们缝制棉衣棉被,此举绝非是常人能有的魄力。”
“所以说,父亲是因此而结识的我母亲?”
吴玉娘浅笑道,“没错,当时你父亲还朝,在觐见了陛下之后就去寻了你母亲,当面道谢。就是在你母亲的带领下,几乎全京城的女子都加入到了这次的军资准备之中。所以,军资备妥的时间要比之前预计的早了一个多月也正是因为军资的充足与及时,所以边城的军队才能那么快攻退北燕。可以说,你母亲为那次战役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几年里,凡至冬季,都是倾尽全城之力筹备将士们的棉衣棉被,所以天靖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守境的将士才能安心过冬。”
说着说着,吴玉娘的脸上那种与有荣焉的骄傲竟然消失不见了,只留下几分隐隐的担忧,“只可惜,后来沈家的势力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朝政的影响力非同一般。所以自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倾尽全城之力去为那些将士们准备过冬的衣物了。而且不仅是过冬的衣物不能及时发放,还经常克扣粮饷,似乎是有意造成部队对朝廷的不满。”八壹中文網
陈芷兰只知沈家野心不小,但她没想到,沈家竟会如此胆大妄为,毕竟军队守城,即有可能与敌交战,可将士们若连饭都吃不饱,又如何卫护江山呢?而且军队之事,吴玉娘一个妇道人家怎会知晓得这般清楚呢?
想到这儿,陈芷兰问道,“父亲已过世多年,母亲怎么知军队被克扣粮饷之事?”
吴玉娘平静地看了看她,“你以为沈家是这几年才得势的吗?”
也不等陈芷兰回应,便径直说道,“沈家也是开国功臣之后,一直身居高位。在皇上刚刚登基之后,沈家就将女儿送了进来。沈太傅毕竟是皇上的老师,皇上也不好驳了沈太傅的面子,所以一入宫,便将其封为淑妃,在后宫之中的这些嫔妃中,属她位份最高。”
吴玉娘的声音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初,两个人的感情还不错,而沈家身为外戚,自然也因为女儿的荣宠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势力本就不弱的沈家因为女儿的荣宠,更是如虎添翼。可那个时候的沈家尚知收敛锋芒,处事小心谨慎,并没有因为一朝得势而显得盛气凌人。所以,甚得皇上的欢心。皇上越欢心,给的荣宠自然就越多,沈家的荣宠越多,势力自然也就越大。”
吴玉娘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淑妃可以说是椒房专宠,所以在怀有身孕之时就晋了位份,封为贵妃。皇长子出生之后,贵妃也就被顺理成章地被册封成了皇后,皇长子也因此而变成了皇家的嫡长子。可即便如此,沈家行事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甚至在你母亲于宫门前请愿之后,皇后还召令所有的宫妃都参与军资的缝制当中。尽管宫中事务繁杂,可还是身体力行,经常熬到深夜。”
想起沈家如今的嚣张行事,陈芷兰真的不敢相信皇后还能夜以继日地为边城的将士缝制棉衣棉被。吴玉娘知道陈芷兰觉得此事不可置信,便有开口道,“这些都是真的。当时举国上下,无一不称赞皇后的国母风范。所以此事过去不久,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就被册封为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