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派下人打探到,李随意小小年纪就嗜赌成性,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既然如此,也要让你改改了。”殷太傅边说边往李随意身边走来。
李随意压低了头,身体紧张的打起了哆嗦,看着殷太傅又到了自己的面前,连忙磕头求饶。
“小人这下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我改,我什么都改。”李随意吓得边嗑头边求饶。
殷太傅不屑的回头命令手下:“来人,将李随意押下去,择日发配边疆,如果敢逃走,严惩不贷!”
李随意听到殷太傅的命令,感觉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没有抓住,吓得浑身发软,瘫坐到了地上。
李老汉跪走到李随意身边,搂住了李随意,边哭边说:“去了那边,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来见到爹娘啊。”
李老汉紧紧的抱住儿子李随意,李随意也抱着李老汉,俩人哭成了一团。
颦儿见此情景,虽然心有不忍,但是想到李随意嗜赌成性的坏习惯,转过头去,并没有说什么。
殷太傅的两位随从过去强行把李老汉父子二人拉开,带着李随意往外走。
李随意被越拉越远,哭声越来越小,突然,李随意大喊了一声:“爹,等孩儿回来孝敬你。”
“谢殷太傅不杀小儿之恩,我李老汉听候处置。”李老汉老泪纵横的向殷太傅一再跪拜,感谢其不杀小儿之恩。
颦儿看见李老汉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在还多了些愁容和疲惫,顿时心里又动起了恻隐之心。
颦儿走到殷太傅面前,深深的向殷太傅鞠了一躬。
“太傅,如果您重罚李老汉的话,颦儿这一生都会在内疚和不安中度过的。请您从轻发落吧。”颦儿说着说着,珍珠般的眼泪从眼角一颗一颗的顺着脸颊滑落下去。
李老汉听到颦儿向自己求情,怀着愧疚的心拉住了颦儿,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原谅。
“我自知对你从小都不够好,不管殷太傅如何处罚我,我都认了。如果从轻发落,我还是会亏对你的。”
“快别这么说,如果没有你收养了我,我也许再也不会和我的家人相认,更不会知道我自己是谁,也不会遇到这样爱我的夫君。”颦儿感激地望着李老汉。
殷太傅听完二人的话,也不禁动容了,把李老汉扶了起来。李老汉有些受宠若惊,用诚挚的眼神望着殷太傅。
也许是跪的时间太长,李老汉起来的有些吃力,踉踉跄跄的许久才直起腰来。
“看在你年老体弱和收养颦儿的情份上,我就不罚你了,也许对李随意的处罚,就是对你的处罚。”
殷太傅接着说:“先在我府上休息几日,等身体恢复过来了,我再命人把你送回梦洲镇李家村。”
李老汉心中万般感激,只要还活着就真的万幸了,儿子还能还好改造。
殷夫人对李老汉的惩罚,并不赞同,她觉得对李老汉惩罚过轻了,应该狠狠的惩罚这样的人。可是看着颦儿不再哭泣了,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李老汉连忙拜谢殷夫人和殷太傅,并对颦儿说:“老生今后一定要多做善事,以弥补对你的亏欠。”
颦儿将李老汉扶起,命人把他送去后院休息,叫了大夫帮李老汉治疗风寒。
“外祖母……”
还没等颦儿说完,殷夫人打断了她的话:“该叫我祖母了!”
颦儿悲喜交加,满眼含泪与殷夫人拥抱到了一起。
屋内灯火掩映,薛阳坐在窗前摩挲着手里的玉佩,玉佩通体晶莹上面映有幽幽烛光,她突然觉得这玉佩让她感觉很特别,是那种久违的亲切感。
微兮月白从前厅和殷太傅议事完回来,在门外他就看见薛阳坐在灯下一副有心事的样子,他挥退了四周的下人悄悄走过去坐下来。
“怎么还不休息。”微兮月白的声音在耳畔沉沉响起,薛阳抬头看着他,然后往他那边靠了靠将头靠在他肩上整个人偎进他怀里。
“你说世事是不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好的,我总感觉这一切像场梦一样。”薛阳将玉佩拿起来对着烛光看了又看,然后珍藏似的放在距离心尖最接近的位置,这是她亲生父母留给她的信物,她会好好珍藏好。
微兮月白知道这个傻丫头又开始多心了,低笑着将她额头上凌乱的发丝给她别到耳后。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会是你,可是很庆幸那个人是你。”微兮月白偏头在她耳边低语,两人双手交握,思绪朦胧就似今夜的月色让人的心上痒痒的。
第二天大家都起了个大早,殷太傅夫妻更是高兴的一整晚没和眼,用早膳的时候薛阳同往常一样在一旁布菜。
“忙活一个早晨了,小心累着。”殷夫人拉着薛阳的手让她坐下来一起用早膳。
殷太傅笑眯眯的喝着粥,然后说了一件他想了一整晚的事情,“颦儿既然是我们殷家的血脉,如今已经认祖归宗了,我们老两口商量了一晚上准备办一个流水席昭告京城,你们小两口意下如何啊。”
薛阳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类似的事情,被殷太傅这么一问下意识的看向了微兮月白,微兮月白看向她拉着她放在桌上的手说,“既然太傅已经深思熟虑,那不如就这么办吧。”
殷太傅和殷夫人看他们小两口这么恩爱,两个人相视一笑嘴里也不停的说着好,流水席这件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
皇宫里面皇历帝正在批奏折,听一旁的近身太监说了这件事从书案中抬起头来说。
“世上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殷太傅这个老东西真是赚到了啊,自己的孙女变成了孙媳妇亲上加亲,也算是一段奇缘。”皇帝摸着下巴上一寸长的胡须哈哈笑着。
笑归笑,皇帝听说了殷太傅要办流水席的事情心里自然高兴,可是一想到当年是因为宫里一段冤假错案才造成薛阳流落在外和殷太傅分别十多年,皇帝心里顿时有些愧疚。
殷太傅也算是朝中元老,这么多年更是忠心耿耿,当年的事虽然迫于当时情况迫不得已,但是皇帝还是觉得愧对了殷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