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象雄王国的实力强大起来了。
他依然可以反叛。
对于李恪来说。
最稳妥的方式,肯定还是将象雄王国覆灭。
然后将整个象雄王国变成大唐的一块领土。
只不过。
象雄王国毕竟已经投诚。
李恪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对象雄王国动手。
只能先考虑如何拿下骠国。
骠国这一次动手。
自然给了李恪足够的动手的理由。
南诏国现在可是大唐的地盘。
骠国既然敢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
那就是在挑衅大唐帝国的威严。
天威不可侵犯。
骠国自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李恪可没有丝毫跟骠国客气的想法。
正好现在骠国的大部分军力都已经进入了南诏国的范围内。
骠国内部虽然算不上是绝对的空虚。
但如今的兵力配置,绝对不算高。
因此。
在楚风带着五万军队去黑吃黑的时候。
李恪又让苏定方带着十万兵马出动。
目标直指骠国的国都。
如今骠国的内部空虚。
十万兵马已经足够了。
哪怕是正面战场上。
十五万兵马。
也足以直接将骠国击溃。
更别说现在李恪还有象雄王国的辅助。
这一场战斗,不赢天理难容。
蜀军的实力就不用多说了。
那可真的是在整个世界都是最顶尖的。
不但有最顶尖的武器装备。
更是有最顶尖的训练方法。
如此训练出来的。
自然也是最顶尖的士兵。
特别是他们还都有共同的信仰。
这信仰虽然平时看不出来。
但是在战场上。
这样的信仰,能够让士气变得非常恐怖。
很多军队和蜀军交手。
刚刚接触。
就会被蜀军的可怕士气直接吓破胆。
几十万蜀军的气势一起放出来。
普天之下。
恐怕没有什么军队会不胆怯。
哪怕是李世民的王牌军队都是如此。
更别说是骠国的军队了。
骠国的军队实力自然也不算很弱。
毕竟是大唐周边的国家。
但和李恪的蜀军相比。
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了。
单独对战其实实力差距还不算大。
蜀军最多也就一打二撑死了。
甚至有可能一打二都打不过。
毕竟蜀军本身也都是普通人。
但是如果军团作战的话。
蜀军十万人。
完全可以换掉骠国四十万军队。
甚至如果激励的好,这个数量还好更多。
当然。
十万人打四十万。
哪怕是蜀军能赢。
也绝对会损失惨重。
李恪当然不会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能够用智谋解决,能够直接大军压境解决的事情。
他绝对不会省着。
哪怕是多消耗一些粮草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一定的事情。
就比如这一次的战斗。
李恪完全可以派遣更多的军队,直接碾压过去。
相信三十万军队甩出去。
骠国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但动用如此大量的军队,管理方面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
李恪还需要防备着南方的一些小国。
虽然说象雄王国已经臣服。
但在象雄王国周边。
还有一些小国家。
这些小国家如今都已经联合起来。
南诏国已经灭亡。
如果大唐继续扩张的话。
很快就轮到他们了。
他们当然早就已经给长安上书表示臣服。
但这种臣服,不过就是口头上的臣服。
他们在长安连人质都没有。
每年只是缴纳一些岁贡而已。
只要实力足够,利益足够。
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反叛。
李恪当然不会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
事实上。
如今蜀国的发展已经非常好了。
通过经济战争。
李恪都能直接将周围的那些小国家搞得经济崩溃。
更别说是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了。
李恪对于这些东西非常了解。
如果有机会的话。
他也绝对不会客气。
不过现在。
李恪确实是没有对那些小国家动手的理由。
行军打仗。
最怕的就是师出无名。
更重要的是。
他们现在扩张领土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现在他们面临的窘境是,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官员去管理这些土地。
就好像是南诏国和象雄王国一样。
为了管理南诏国和象雄王国。
大唐都已经让房玄龄过来了。
虽然说房玄龄是过来主持大局的。
等到局势稳定之后。
房玄龄肯定就要回到长安去。
但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
现在大唐的人才确实是稀缺的。
科举确实是解决了人才来源的问题。
但这种改变是相当漫长的。
最起码在短时间内。
科举不可能真正改变天下寒门学子的问题。
毕竟如今知识依然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除了蜀地之外。
长安等大唐各地。
寒门学子能够上得起学的依然很少。
李恪倒是很想直接将蜀地的各种政策直接推广到全国去。
但这种事情。
需要李世民的配合。
而且这种事情。
是直接触犯到世家利益的。
李恪现在和世家和解的机会,来自于金钱上的利益。
世家虽然说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是影响并不大。
只是少赚点钱而已。
面对势力庞大的蜀王。
他们当然没有任何意见。
但是如果蜀王李恪开始对科举和知识动手。
世家就真的坐不住了。
他们能够统治平民,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财富和知识的垄断。
李恪如今推广出去的政策。
知识在财富上让世家不再实现绝对的垄断地位。
但实际上。
世家依然处于绝对的优势。
毕竟无数年的积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
他们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足够和世家媲美的财富。
所以财富上的威胁。
世家可以不在乎。
虽然说有些大商人的财富非常多。
但底蕴确实不行。
而且商人依然是最低贱的。
身份地位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正是因为如此。
世家代表的那些大臣才会和李恪合作。
虽然说他们确实是牺牲了一定的利益。
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利益。
可是李恪如果对知识的垄断动手呢?
这是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知识的垄断必须在世家的手里。
这是他们不容商量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