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 413 象雄王国十万军队出动

413 象雄王国十万军队出动(1 / 1)

等象雄王国的实力强大起来了。

他依然可以反叛。

对于李恪来说。

最稳妥的方式,肯定还是将象雄王国覆灭。

然后将整个象雄王国变成大唐的一块领土。

只不过。

象雄王国毕竟已经投诚。

李恪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对象雄王国动手。

只能先考虑如何拿下骠国。

骠国这一次动手。

自然给了李恪足够的动手的理由。

南诏国现在可是大唐的地盘。

骠国既然敢到大唐的地盘上打秋风。

那就是在挑衅大唐帝国的威严。

天威不可侵犯。

骠国自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李恪可没有丝毫跟骠国客气的想法。

正好现在骠国的大部分军力都已经进入了南诏国的范围内。

骠国内部虽然算不上是绝对的空虚。

但如今的兵力配置,绝对不算高。

因此。

在楚风带着五万军队去黑吃黑的时候。

李恪又让苏定方带着十万兵马出动。

目标直指骠国的国都。

如今骠国的内部空虚。

十万兵马已经足够了。

哪怕是正面战场上。

十五万兵马。

也足以直接将骠国击溃。

更别说现在李恪还有象雄王国的辅助。

这一场战斗,不赢天理难容。

蜀军的实力就不用多说了。

那可真的是在整个世界都是最顶尖的。

不但有最顶尖的武器装备。

更是有最顶尖的训练方法。

如此训练出来的。

自然也是最顶尖的士兵。

特别是他们还都有共同的信仰。

这信仰虽然平时看不出来。

但是在战场上。

这样的信仰,能够让士气变得非常恐怖。

很多军队和蜀军交手。

刚刚接触。

就会被蜀军的可怕士气直接吓破胆。

几十万蜀军的气势一起放出来。

普天之下。

恐怕没有什么军队会不胆怯。

哪怕是李世民的王牌军队都是如此。

更别说是骠国的军队了。

骠国的军队实力自然也不算很弱。

毕竟是大唐周边的国家。

但和李恪的蜀军相比。

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了。

单独对战其实实力差距还不算大。

蜀军最多也就一打二撑死了。

甚至有可能一打二都打不过。

毕竟蜀军本身也都是普通人。

但是如果军团作战的话。

蜀军十万人。

完全可以换掉骠国四十万军队。

甚至如果激励的好,这个数量还好更多。

当然。

十万人打四十万。

哪怕是蜀军能赢。

也绝对会损失惨重。

李恪当然不会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能够用智谋解决,能够直接大军压境解决的事情。

他绝对不会省着。

哪怕是多消耗一些粮草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一定的事情。

就比如这一次的战斗。

李恪完全可以派遣更多的军队,直接碾压过去。

相信三十万军队甩出去。

骠国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但动用如此大量的军队,管理方面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

李恪还需要防备着南方的一些小国。

虽然说象雄王国已经臣服。

但在象雄王国周边。

还有一些小国家。

这些小国家如今都已经联合起来。

南诏国已经灭亡。

如果大唐继续扩张的话。

很快就轮到他们了。

他们当然早就已经给长安上书表示臣服。

但这种臣服,不过就是口头上的臣服。

他们在长安连人质都没有。

每年只是缴纳一些岁贡而已。

只要实力足够,利益足够。

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反叛。

李恪当然不会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下去。

事实上。

如今蜀国的发展已经非常好了。

通过经济战争。

李恪都能直接将周围的那些小国家搞得经济崩溃。

更别说是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了。

李恪对于这些东西非常了解。

如果有机会的话。

他也绝对不会客气。

不过现在。

李恪确实是没有对那些小国家动手的理由。

行军打仗。

最怕的就是师出无名。

更重要的是。

他们现在扩张领土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现在他们面临的窘境是,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官员去管理这些土地。

就好像是南诏国和象雄王国一样。

为了管理南诏国和象雄王国。

大唐都已经让房玄龄过来了。

虽然说房玄龄是过来主持大局的。

等到局势稳定之后。

房玄龄肯定就要回到长安去。

但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

现在大唐的人才确实是稀缺的。

科举确实是解决了人才来源的问题。

但这种改变是相当漫长的。

最起码在短时间内。

科举不可能真正改变天下寒门学子的问题。

毕竟如今知识依然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除了蜀地之外。

长安等大唐各地。

寒门学子能够上得起学的依然很少。

李恪倒是很想直接将蜀地的各种政策直接推广到全国去。

但这种事情。

需要李世民的配合。

而且这种事情。

是直接触犯到世家利益的。

李恪现在和世家和解的机会,来自于金钱上的利益。

世家虽然说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是影响并不大。

只是少赚点钱而已。

面对势力庞大的蜀王。

他们当然没有任何意见。

但是如果蜀王李恪开始对科举和知识动手。

世家就真的坐不住了。

他们能够统治平民,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财富和知识的垄断。

李恪如今推广出去的政策。

知识在财富上让世家不再实现绝对的垄断地位。

但实际上。

世家依然处于绝对的优势。

毕竟无数年的积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

他们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获得足够和世家媲美的财富。

所以财富上的威胁。

世家可以不在乎。

虽然说有些大商人的财富非常多。

但底蕴确实不行。

而且商人依然是最低贱的。

身份地位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正是因为如此。

世家代表的那些大臣才会和李恪合作。

虽然说他们确实是牺牲了一定的利益。

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利益。

可是李恪如果对知识的垄断动手呢?

这是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知识的垄断必须在世家的手里。

这是他们不容商量的底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逆写三国 战国大秦商 大明庸医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盛唐纨绔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女权世界之不做膝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