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秀见江小翠端了一大碗饺子回来,再一听还是白面肉馅的,不由高兴坏了,破天荒的夸了江小翠一句:“你今儿倒是机灵,知道去你二嫂那儿蹭饭,省的老娘再做饭了。”
江小翠心情复杂的看着亲妈,以前她任劳任怨也没得一句夸奖,今儿什么都不管反倒被表扬了,可真是——
“妈,你说二嫂心里是咋想的,她到底听没听清大嫂说的话啊?”江小翠一想到这事儿会导致的后果,就担心不已。
胡兰秀没好气的白了江小翠一眼:“老娘好不容易消点儿气,你又提这茬,等着看吧,早晚得闹一场。”
“那咋办?要不,我去给二哥传个信,让他好好跟二嫂解释解释?”江小翠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这么个办法。
胡兰秀狠狠瞪了江小翠一眼:“解释个屁,你二哥那个死性子,谁知道他心里咋想的,说不定越解释越麻烦。你把嘴给我闭紧点儿,你二嫂问了就说不知道,不问更一个字也别提,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苏晓果发现自从送了趟衣柜后,她这儿突然热闹了起来,天天都有人过来串门。
先来的是刘嫂和一个叫小梅的嫂子,俩人还给苏晓果提了些菜过来,先说了些男人们去上工了女人们彼此多走动,互相有个照应的话;然后就开始打听衣柜的事,原来她们觉得那柜子好,也想打一个。
苏晓果对柜子的事儿一无所知,只能告诉她们是江宁找人弄得,她不清楚。
对方没说什么,依然把菜奉上,苏晓果不太好意思,便请她们进屋坐坐。
哪知这两位嫂子进来东看看西转转,把苏晓果家里看了个遍,拉着苏晓果问东问西起来。
苏晓果暗暗叫苦,硬着头皮应付了好一会儿,总算把人送走了。
哪知,第二天又有人来了,还来的更多,除了刘嫂这些年轻的嫂子,还有几个年长的婶子。大家还拿着鞋底、针线筐过来,大家围坐在院里阴凉处,做着活计聊着家常。
苏晓果一头雾水,午觉也没睡成,还烧了一大锅绿豆汤招待。
哪知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苏晓果吃不消了,抓着江小翠追问缘由。
而江小翠的一番解释,却让苏晓果哭笑不得。
苏晓果刚嫁过来时,村里的媳妇都觉得她不好相处。
觉得她是支书媳妇,又在大队部工作,看不起她们这些媳妇家,加上苏晓果很少出门,更没去过谁家走动,所以她们也都不敢来串门。
可那天,苏晓果亲自带人送衣柜,众人见她话不多但和和气气的,跟那种婆婆也能处得来,便觉得苏晓果脾气好,跟想象中不一样。
于是,大家派刘嫂为代表,来和苏晓果接触接触,见苏晓果既热情好客又礼貌周到,大家就放了心,来走动的就多了。
江小翠见苏晓果发愁,以为她担心还跟大家相处,忙安慰她:“嫂子,其实大家都特别喜欢你,我现在出去老听别人夸你呢。再说,我哥是支书,她们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为难你,说不定还会巴结你呢,你别太担心了。”
苏晓果苦笑,她不担心,她是烦心啊,一个人待着多清净啊,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进空间就进空间。
结果来了那么多人,她得陪聊陪坐端茶送水,简直,累死个人啊。
社交什么的,对于她这种懒人真真是一种折磨。
但苏晓果也知道,在村里,大家愿意跟你来往是给你面子,虽然她不想要这个面子,但也不能拂了这个面子。
思来想去,苏晓果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跟胡富军请了几天假,去凤山村。
这次来凤山村,苏晓果倒也不是完全为了躲村里的女人们,而是有正事要办。
王文义给苏晓果打电话,有好几件事要跟她商量:一是王文选被他妈爸接到城里人,因为要上初中了,凤山村离学校太远,不如城里方便。对此,王周氏等人毫无异议,但对于他们向王文义要钱一事,却颇有微词。
二是,王文义上次进城卖货的时候,见一家药材公司门外贴着收购,便进去打听了一番,对方表示如果只要他们的药材够好,没有介绍信也可以按同样价格收购。
三是,王文芳因为处对象的事儿,跟大舅吵架了。
这么多事堆在一块儿,王文义自己处理不了,只能向苏晓果求助。
苏晓果到了凤山村,径直去了收购点,找王文义。
不过一个来月没见,王文义竟瘦了不少,见苏晓果过来,王文义忙拉着她说个不停,因为房子的事儿,这几天他真是快烦死了。
苏晓果很快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小舅两口子回城后,通过这半年的努力,工作和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但是房子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王文选要上的初中不能住校,小舅妈的娘家也实在再挤不进来人了,小舅就提出搬出去住,在厂子附近租间房子。
但租房子不光是房租,还得买床买锅碗瓢盆什么的,全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他们俩人刚上班没多久,为了调岗,又为了给王文选安排学校,把存的钱都花了,现在一穷二白,实在没钱。
于是,小舅妈便给王文义打电话,看他能不能凑点儿钱帮家里渡过难关。
都是一家人,王文义也没多想,忙把手里所有的钱都给他们送了过去。
哪知,才过了不到十天,他们又打电话说没钱了,让王文义想想办法再凑二百。
王文义惊讶坏了,他上次可是送了三百块呢,别说租房子,就算盖房子都够了,怎么这么快就没钱了?
王文义犯了嘀咕,忙进城当面问问清楚,哪知进了城才知道,家里根本没租房子,而是买了两间房子。
说着这儿,王文义郁闷的直挠头:“姐,你说我妈咋想的啊,竟然要花五百块钱买那么两间破房子!姐,你不知道,那可不是跟咱们家带院子的这种房子,就是一个四合院,还不是砖瓦房,是土坯房,又旧又破,还是西边的厢房,竟然要五百,真是,傻子才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