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宋援朝提出要上马纯净水项目,这让应安妮和露丝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这个项目其实不错的,除去崂山矿泉水这个品牌外,国内市场目前的水饮料基本是一片空白,西方发达国家的水饮料市场有多大,应安妮和露丝都是从国外来到内地的,她们远比普通人清楚。 目前司特的饮料产业进入了一个腾飞阶段,产品的名气和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趁这个机会尽快推出纯净水这个产品的确是一个好方向。 可是她们也在犹豫,因为上马这个项目耗费的资金是非常巨大的。虽然司特的财务情况良好,可这两年用钱的地方也很多,往往是左手刚赚进来的钱右手就花出去了,甚至还从银行贷了不少款子。 纯净水市场空白,同样也是表示这个市场的局限性。 如今人们的观念还不像十几二十年之后的时候,大家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呢,花和饮料差不多的钱去买一瓶纯净水喝?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就是败家的行为。 饮料也就算了,毕竟饮料带气还有味道,大人小孩都爱喝,花钱买一瓶尝尝也是正常的。 可纯净水是什么玩意?在普通人眼里不就是白开水么?家里烧一壶水能花多少钱?放凉了想喝多少就多少,哪怕出门在外拿个水壶灌一壶也行呀,居然花钱去买水喝?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 喝水饮料的习惯现在国人心目中几乎没有,再加上艰苦朴素的传统根深蒂固,自然就造成了市场空白的同时市场也狭小许多。 一旦司特花大价钱引进全套纯净水设备,上马这个项目的话,生产出来的产品反而卖不出去怎么办?这也是她们所顾虑的问题。 对此,宋援朝告诉她们这点不用多想,他还举了一个商业上的小故事来形容。 这个故事就是两家制鞋公司各派出一个销售员去一个落后的岛国开拓新的市场,其中一个销售员到了那边一看,这个地方人人都没穿鞋的习惯,大家祖祖辈辈都是打着赤脚的。 转了一圈,这个销售员心灰意冷打道回府,向公司汇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鞋子的市场,因为人人都不穿鞋,他们的鞋能卖给谁去? 而另一个销售员却不一样,当他看见这一幕的时候兴奋莫名,连忙拍电报给公司说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这里人人都不穿鞋,如果让这些人都穿上他们公司的鞋的话,这将会给公司带来多么巨大的利益啊。 这个故事的来源是《读者》,哦现在的《读者》还叫《读者文摘》呢,不过它再过几年就要改名字了,因为原来的名字和美国有名的一本杂志名字一模一样,由于美国方面因为两本杂志的撞名表示不满,并提出了异议,从而在1993年第七期开始,《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读者是国内心灵鸡汤售卖的祖庭大本营,每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鸡汤小故事出现,而且很受欢迎。 宋援朝前世的时候也经常看这本杂志,年轻的时候觉得许多文章很有道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积累,宋援朝渐渐就对这本杂志失去了兴趣,三十五岁之后,他就很少再看这类东西了。 但就算这样,杂志上有些小故事直到现在宋援朝还记忆犹新,他刚才说的小故事就是如此。 他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应安妮和露丝,水饮料市场不是简简单单地从现有市场去判断,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水饮料是饮料产品中占据很大部分的一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必然也是饮料大国,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原本的市场结构和人们习惯也会发生变化,参考西方国家,未来水饮料的市场是很大的。 这点宋援朝可以确信,因为他知道未来中国首富不是老马也不是小马,是卖水的那位老板。 靠着卖水卖成了首富,这难道还不能证明这个市场的潜力? 再说了,宋援朝要上马这个项目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现在因为饮料市场的变动,司特在饮料上的主要对手是健力宝,而且借用之前宋援朝的布局和手段扭转了不利局面,后来居上和健力宝争夺的不可开交。 除去南方市场外,健力宝占有优势稳稳压了司特一头,可在其他地方司特已经超越了健力宝后来居上。 可这样的争夺是碳酸饮料市场的争夺,司特不能把饮料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碳酸饮料上面,必须尽快竖立一个更占据主动的饮料品牌。 就这样,水饮料项目就在宋援朝心里构建起来,他很清楚在未来饮料事业部的重心恐怕水饮料的前途比碳酸饮料更大些。 再加上宋援朝已经得到消息,一家香江的公司已经在鹏城开始建厂了,这家叫中国龙的饮料公司未来就是生产水饮料的,它的产品品牌后世许多人都知道,就是怡宝。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这个品牌的水饮料是非常出名的,而且也是许多人购买的首选。 至于后来,另外两个品牌后来居上,从而抢夺到了大部分市场,其中一个品牌的老板就是之后那位靠卖水卖成的首富。 司特现在上马这个项目已经晚了一步了,可从公司的实力和饮料市场的渠道、覆盖力、影响力各方面来说,司特依旧有着很大优势。 这也是宋援朝决定尽快上马这个项目的原因,要早做就不要晚,早一日投产就早一日能够占据市场。 在宋援朝的坚持下,这个水饮料项目得到了通过,接下来宋援朝会召开公司高管会议进行确定和实施。 不过这个项目的落到宋援朝没打算继续放在金陵,而是放在姑苏。 姑苏的地理位置比金陵好,离沪海也近,再加上林道远的秘书小邵在那边任职,还有宋援朝的老朋友张卫东也在。 对了,说到他们就不得不提盛华电讯了,因为盛华电讯和姑苏方面是最初展开合作的,再加上地方的配合合作进展很是顺利。今年年初盛华电讯制定了新的合作方式,姑苏那边也是第一批。 随着盛华电讯在内地市场的渠道铺设,业务量也开始大幅度增长,这给地方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同样也是小邵和张卫东的政绩之一。 但这个政绩仅仅只能让小邵在姑苏站稳脚跟,毕竟电讯方面的合作只是受益于一小部分,相比姑苏整体的经济提升影响不大。 宋援朝早就答应过小邵在有机会的情况下给他一个大项目,而现在水饮料厂项目就是最好不过的大项目了。 在姑苏靠近沪海的区域设厂,地理位置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小邵和张卫东的照顾,厂子的设立没任何问题。 而且这家厂一旦设立投产后,给予地方带来的好处是极大的,这点显而易见。 当司特公司的高管会通过了这个项目之后,宋援朝就马上给小邵打了电话,得知这个消息小邵在电话里兴奋不已,差一点就要马上订火车票来金陵和宋援朝亲自见面,好好谈谈这个项目的落地了。 宋援朝告诉他不用着急,项目的落地他绝对能够保证,但司特方面也不是没有条件的,这个项目可不小,如果不是他和小邵的关系绝对不可能把项目放到姑苏去。 小邵做了那么多年的领导秘书自然是聪明人,一听宋援朝这话就明白了。他当即在电话里告诉他只要项目落地一切都没问题,需要他怎么配合直说就是,大家也不是外人,这个项目多亏宋援朝能想到他。 宋援朝在电话里告诉他先做好准备,给上面的领导吹个风,近期他会和公司的人去姑苏实地考察,到时候再细谈。 挂上电话,小邵兴奋莫名。坐不住的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转了好几圈,点上一支烟狠狠抽了口,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接着想了下他拿起电话就给张卫东打了过去。 秦正国是前几天刚刚回来的,这一次去美国在那边一呆就是近两个月的时间。 美国那边的公司成立耗费了他不少时间精力,再加上顺道还要和应安伦谈一些合作,再深入考察一下那边的市场,这些日子忙的不行。 终于一切告一段落,目前公司那边已经没什么大事了,接下来的具体工作会由下面的职业经理人和乔治负责,不需要他继续在那边盯着了。 回到香江,秦正国才知道盛华和大刘的事,听完了徐慧的汇报后,秦正国先是错愕,接着哑然失笑。 他没想到自己才离开了两个月左右香江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宋援朝当初是考虑到这件事已经结束了,而且从下定决心到实施用了很短的时间,鹏城和美国那边有着时差,如今通讯也不方便,所以宋援朝也没和秦正国仔细商量,直接就拍板做了决定。 秦正国倒没有埋怨宋援朝的意思,他们不仅是哥们,更是经历过生死的知青战友,再加上宋援朝才是盛华真正的老板,做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宋援朝的权利。 何况,这件事盛华捞了不少好处,同时也给了大刘一个教训,更让大刘欠了他们一个人情。 只不过秦正国有些惋惜,这样有趣的事自己居然不在场,让他感到遗憾。 在香江休息了两日,倒完了时差,秦正国正打算找个时间约大刘喝酒,顺便笑话他几句的时候却接到了从老家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