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人走远了,小天宇才把唐亮的信交给晏樱,说道:“姐姐,这是唐叔叔给你的信。”
晏樱摸了摸天宇的头,说道:“回去吧!天气怪冷的。”
一大一小牵手走回到三门,婉儿也拿了封信和玉佩交给晏樱,道:“从萧公子枕头下面翻出来的。是留给小姐的信。”
晏樱扶额,她故意次次堵死萧伯逸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来这一手。叹了一口气接了过来,说道:“真麻烦。”
晏秋在收拾牛燕山的房间,闻言从房门里探个脑袋出来,笑嘻嘻地道:“咦!不会是萧公子给你的定情信物吧?”
晏樱横了她一眼,牵着小天宇的手走了。
婉儿脸色却变了变,晏秋不懂规矩这话那能张口就说的?别说姑娘无意,就是有意,也是私相授受有损清誉。
等到晏樱走到不见影儿了,才走到晏秋身边细声道:“秋姐姐,下次不要这样说话。虽然主子性格随和,但定情信物这种话传出去有损姑娘清誉。那怕姑娘和萧公子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也会被人误会的。”
晏秋随口说出来,本是打趣晏樱,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再看晏樱的表情,心知自己这话说错了。听到婉儿提点,老脸一红,说道:“知道了!是姑娘平日里对我这贱骨头太好,一时骨头轻了,张口就来。”
婉儿闻言抿嘴笑了笑,回去继续收拾东西。
晏秋的话和晏春的时不时想作媒的行为,令晏樱深深地觉得,一个家很有必要有一个管家,给大家立立规矩。省得老是没上没下,说话都没个分寸。
用了午饭,晏樱就把晏海和晏三叫到了书房。把晏春和今天晏秋的话说了出来。道:“咱家里缺个管家,我知道她们都是一心为我的,但是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全然没个谱。
本来管家是想从你二人中挑一个出来。但是晏三我想你帮我跑生意。晏海我想你帮我打管田地湖塘,估计会忙得不可开交,也不没时间管家。婉儿和晏城虽然懂规矩,但年纪太小不能服众。你们看,我是不是应该再找个管家?”
晏海和晏三的脸色都很是严肃,晏三拱手道:“姑娘说得很对,确实要找个管家。不能放任她们分不清尊卑、上下。加上姑娘年纪小,她们个个都比你大,有时候难免把你当成孩子看。却不知道乱家多是主不主,奴不奴。只是这管家得慢慢找,不知根底的人做管家的话,就怕治家不成反为其害。”
晏海皱眉道:“三哥的话有理!姑娘自己管着家,也忙不过来。大小事一样样要姑娘决断。别说立规矩,就是以后做起生意来,什么人都要往来。没管家,姑娘一个女孩儿家出门见客,接待客人都不是很方便。但管家职责重大,务必要找个知根知底忠心的。”
晏樱见他们都支持自己找个管家,点头道:“那就慢慢儿寻,对了你们两个得把我说的种子给找齐了,等到冰雪融化翻了地,就播种。还要什么东西,记得提前买下来。别到时候要用什么没什么。”
两人连声应是,晏海道:“姑娘,我们家这么多地,耕牛是不是要买上几头?还有就是种地后可以养些禽畜,官田的山那么大,完全可以放养牛、羊、鸡。自家有池塘池也可以养鸭子。庄子那边也有猪圈的。”八壹中文網
晏三连连点头:“田地多了,还要买多些人回来照看田发。官田既然租了十年,那完全可以把那边破旧的庄子修补起来。到时候安排人住过去。”
晏樱点头道:“好!这些都花不了多少钱。晏三,你在白云城时买柴炭所得的那三百多两银子,你们两人一人一半拿在手里,置办起来。不够再到我这里要。耕牛我找董大人问一问。”
商量好了,忽然想起杨玉娘约了自己过府赏梅,便对晏海二人道:“今天初十,约莫三月初雪就要化了。庄子现在就可以找人修补。你仍然去找马师爷或是县令大人,请灾民中的泥水匠去帮忙,给他们讨工钱。”
晏海二人连声道是,退了下去。
晏樱叫了门外的婉儿,说道:“把你做的那个果子露,糯米甜酒装上些,一会去秦府。”又叹道:“可惜在白云城买的马车没能拉回来,否则就方便了。”那马车寄放在程东海在白云城的府上了。
婉儿应了一声去收拾东西。
晏樱快步走出去,把晏三叫住,说道:“让晏东和晏南去车马行挑两辆车。横竖以后拉货到白云城也是要的。现在买下来方便大家用。”
晏三迟疑道:“都是马车吗?”
晏樱道:“都是马车,牛、驴车等买到耕牛时,买车子回来就行了。现在没必要买。”
“会不会太多车了?咱们白云城还有一辆。”晏三感觉主子有点铺张了。
晏樱笑道:“怎么会多?到时候你一辆,晏海一辆,我一辆啊!许你们跑来跑去的有车,就不许家里备一辆给我用?”
晏三笑了笑,说道:“奴才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也有专用马车的时候。一时没反应过来。”
听得晏海在一边直笑个不停!对他打趣道:“三老爷,到时候可得好好提点一下小的哦!”
晏春见晏樱要出门,问道:“姑娘一会可回来吃饭?”
婉儿暗自摇头,主子吃不吃都要留着的,那里还用问?以为是你自家人出门探人访友,在外吃饭不用留饭?
果然晏樱受了晏秋的刺激,睨了她一眼:“不知道!”往门外走出去。
晏春:“……”心道:“姑娘今天似乎不高兴?”
出了门,晏虎帮忙请来的马车已经在外候着了。主仆二人上了车,车夫便驾着车子悠悠的往秦府去。
婉儿低声道:“姑娘!奴婢有个提议,没请到管家前。不妨先立家规家法。好让大家守着规矩行事。”